《骑行上海》:城市骑行不只是代步,更是一种文化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骑行一度是市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中国的自行车拥有量居世界前列,被称为“自行车王国”。作为“结婚三大件之一”,每个国人或多或少对自行车都有着个人记忆。然而,随着1990年代城市的迅速扩张与城市机动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以机动车为主导的路权分配倾向逐步出现,骑行环境日趋恶化。

20年后,以汽车为主导的城市设计弊病显现,自行车以其低碳、环保、灵活和亲民的形象再次回归大众视野。骑行在今天的城市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如何营造一个友好的骑行环境?类似的问题再次受到关注。

左起:王卓尔、冯路、张辑,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〇筑设计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导师王卓尔带着新书《骑行上海:关于骑行规划的思考》,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多年对于“骑行”的研究结果。无样建筑工作室的创始人冯路,以及WAKEUP单车联合创始人张辑出席活动,就城市与骑行问题进行了讨论。

《骑行上海》历时4年完成,从自行车发展历史入手,以全球自行车友好城市为比较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上海的骑行现状,通过资料的搜集和绘画的方式,初步理清上海当下的骑行状况,并对骑行的无限可能进行大胆的设计遐想。

值得一提的是,书籍在设计上花费巨大心血。为了寻找到荷兰最优秀的平面设计师进行合作,王卓尔六次往返上海和阿姆斯特丹,面试了20多位平面设计师,研究前后投入了17名学生。在设计阶段进行6轮修改。

“在印刷上,为了体现这种年轻活力的魔都氛围,我们下了非常大的成本,用了四种专色进行设计。潘通蓝、潘通粉、荧光黄、金属银,这四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在阳光的照耀下,会让这本书产生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金属质感,会让别人想到自行车这种机械装置。”王卓尔分享。

王卓尔对于骑行研究的兴趣来自在荷兰工作留学期间,当地发达的慢行系统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独立自行车道、大型自行车停车场、地铁自行车车厢等硬件设施形成了一个非常高效的系统。而在这些完善的硬件支持之外,在荷兰骑行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上升到了一种城市文化。

“荷兰的骑行者众多,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多年前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在阿姆斯丹人均自行车的拥有量是大于1的。”王卓尔说,“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外,挂着大幅的海报,上面写的是阿姆斯特丹爱自行车。”荷兰首相经常被人拍到骑车上下班,原荷兰的皇室也会骑自行车带着两个女儿出行。在他们看来骑车就是一种习惯的出行方式,与任何街边看到的普通人都一样。

而反观中国的情况,自行车常常胡乱停在道路两旁,在张辑看来这是缺乏骑行文化的一种表现,“文化一定是基于大家的尊重的,喜欢自行车就会去保护它,研究它,让自行车成为人的性格个性的一种延伸。当你真正去热爱这个东西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一种文化。”

共享单车是近年来广泛热议的话题,同时也带来了骑行的回暖。王卓尔强调,共享单车并不是一个新的产物,阿姆斯特丹、汉堡、柏林都有类似模式的出现。而国内的共享单车并不是纯公益的,根本初衷是短期资本的逐利的行为。“我们所不需要的是一个短期的策略,而是长期的愿景。”

而冯路认为共享单车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是一种资本运作的失控。但是同时也有好的一面,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很多道路开始开辟自行车道,划分自行车停放区域,滨江公共空间开发中的骑行道也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觉得这件事可以让全社会都共同来认真看待骑行的问题。”

除了常规认识之外,冯路认为骑行背后是一个更加严肃的问题,即城市空间究竟是什么?他分享道,城市来自于一种古典模式下的平等,公共空间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样的。但是当汽车成为主要出行方式之后,城市空间的意义发生了转变。

冯路说,城市空间的话题不只是上海的问题,更是全世界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研究骑行和如何实现骑行的优化是需要热情和勇气的。

王卓尔的研究始于自身的经历,却出乎意料地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 她说,“陆陆续续得到一些正向反馈后,让我意识到这个研究背后不仅是我个人兴趣所在,更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