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卡尔松 | 景观多元化与正确课程

《自然与景观》 作者:艾伦·卡尔松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艾伦·卡尔松(加拿大阿尔伯达大

《自然与景观》

作者:艾伦·卡尔松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艾伦·卡尔松(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哲学教授,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哲学博士)

翻译 陈李波

◆ ◆ ◆ ◆ ◆

“亲密接触之现象”仍然暗示着另外一种方式,在此方式中景观可被认为是,回到桑塔亚那的话语,无定形以及混杂的:它们将自身托付于并将自身依据各种各样的个人与文化所赋予它们的不同景象去欣赏,这同时也暗示着景观欣赏的某些维度,可能说它们是后现代观点毕竟不太适当。更恰当的说,称为景观多元化的似乎更好一些。如同后现代观点,多元化观点接受景观与文本之间的比照,并且允许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思诠释景观的多种涵义,为了我们自己的某种理由去找寻某种涵义。但与后现代主义者不同,景观多元化主义者认为对于特定的读者、读者群体或文化,这些可能性的意义具有优先性,并且构成了阅读景观的特权。但是这些阅读的特权取决于头脑中到底是哪一些“想象”的景观是个人、群体或文化所持有的,即到底哪一些景观图像将他们自己所“囚禁”。以此,在适当的审美欣赏中多元化观点给予景观的神话、符号以及艺术使用一个在语境上受限定的角色。这些使用,通过构筑头脑中“想象”的景观,形成在语境上享有特权的景观的审美欣赏的基础。然而,这些欣赏所要求的知识并没有如同事实上的景观创作史那样构筑景观的欣赏。后者对于任何欣赏者,其景观的适当的审美欣赏都是基本的,而前者则是对于特定的个人、群体或文化才是有意义的。

最后,依据景观欣赏的多元化观点,我转向景观的适当的审美欣赏的正确课程以及斯图尼兹所提及的审美关联性问题。如上所提及的,关于形式和常识的内容以及事实上的景观的创作史的相关知识对于任何欣赏者对景观的适当的审美欣赏而言都是基本的,但是对于各样不同的景观神话、符号和艺术使用则是在特定语境下才有意义。这个区别暗示出一个对于正确课程而言的模式,该模式包括着一些核心科目以及一系列可供选修的辅助科目。在这个模式中,核心科目将仅仅包含着对我们最初的五个选项,即形式、常识、科学、历史以及当代使用,而可供选修的辅助科目则涵盖后三个,即神话、符号与艺术。在审美教育中,核心科目将在各个语境中作为基础予以教授,至于选修这些辅助课程则取决于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

在审美教育,设立这样一种课程意味着什么呢?一方面,依据此课程,我们可能未给予斯图尼兹的审美关联性问题——在何种条件下,那些“不是对象自身呈现的思考、意象或知识”,却是与审美体验相关联?——提供一个普适而又明确的回答。在另一方面,我们却慢慢地灌输一种对景观而言适当的审美欣赏。进而,我们才可能找寻到,如前所述的,桑塔亚那所谓的“最大限度的美”。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便走向他所描述的“想象与现实的联姻”,并且将明确将之视为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

审美教育在于训练我们看到最大限度的美。在物质世界——环绕我们的身边物质世界——中去看它,就是走向想象和现实间的联姻的大路上,这便是我们最终期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