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科研管理体制,让科学家安心科研

8月24日,2019海丝博览会“营商环境优化与提升”平行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北京以及

8月24日,2019海丝博览会“营商环境优化与提升”平行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北京以及粤港澳三地的多名学者、企业代表围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展开主题演讲与讨论,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方案。分论坛还聚焦高科技企业成长所需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展开讨论,为广州打造全球营商环境高地提供多方见解。

该论坛由2019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组委会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海丝研究院承办。

开放

建立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自贸园区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原副主任李本钧提到,日前中央发布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这不仅给深圳赋予新的定位、新的任务,也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一次表明决心和信心。

李本钧说,自己在澳门工作多年,见证了中央出台的多个支持港澳发展的政策,实践中也发现,要让港澳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必须有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而如何让港澳融入这个平台,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提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强调了开放的重要性。张燕生认为,中国的开放进程正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等制度性开放,而粤港澳大湾区、海丝建设将推动规则的现代化。

如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张燕生认为,第一个重点是,打造全球开放程度最高的特殊区域,建立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自由贸易园区,缩小香港、澳门、深圳、广州之间的经济国际化差距。

同时要营造全球知识、技术、人才聚集度最高的特殊区域,“现阶段的营商环境改善,个人体会最重要的是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让科学家能够安心地做科研,让工程师能够安心做发明,让企业家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家创新精神,十年、二十年不要去干扰”。张燕生还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人才方面,要全方位开展国际合作来补短板。

优化

既要对标世行标准,也要超越

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珺认为,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都在下行的背景下,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逆势上扬,营商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重要因素。

数据表明,近几年,我国营商环境改革在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都拿出了多方面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开办企业的门槛降低带来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王珺给出数据,2013年到2018年,我国每日新增企业数量从0.69万家增至1.84万家,每千人拥有的企业从11.4家增至23.6家,广东从14家左右增至46家,珠三角地区增至74家。我国在世界银行对190个国家和地区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中从第96位升至第46位。

对于我国营商环境再优化的方向和重点,他认为,可以对标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指标来推进,分项指标中低于我国综合排名46名的就是要重点优化的,“我们的标杆就是邻居香港”,他同时亮出香港在世行报告中的指标情况,认为香港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在纳税、办理施工许可证等方面排在第一位,借鉴学习香港的经验非常重要。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提出,对大湾区营商环境的衡量评价,他认为不能完全照搬世界银行的标准,世界银行的标准更强调从微观企业出发,而世界经济论坛在衡量一个国家的营商环境时,更多强调市场、制度、人才各种生态环境,“大湾区作为一个区域,我们既要对标世界银行的标准,也要超越它的标准”。

香港

国际规则衔接方面可小范围先行先试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作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提升大湾区营商环境》的主题演讲,对于推动大湾区的营商环境优化问题,关家明提出,希望通过香港在CEPA和国内在服务业方面的流通、开放,对外商能逐步做到“不论里外、不论国籍都可以是国民待遇,这在营商环境方面是很重要的”。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规则衔接方面,关家明建议,可以在一些方面进行先行先试,“特别是深圳,在一部分范围内做一些改动,不是完全套用国际那一套,在某一些方面连接起来,这个空间还是有不少”。

关家明提到,香港的金融业特色是离岸金融,香港本身经济产值不大,但金融服务的资金量远超本身经济体量,更多是作为周边国家地区在金融服务方面的离岸中心,从这方面讲,中国在海外投资贸易、经营越多,对离岸金融的服务需求就越多,“都在说什么时候香港的金融地位被新加坡、上海、深圳超过,我说无所谓,欢迎大家超过,因为大家做不同的生意”。

澳门

提升澳门旅游业

对湾区城市的渗透率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林志军介绍了澳门多方面的营商环境优势。“澳门税种少、税负轻,多年来都是亚洲国家和地区中实际税负最低的地区”,他介绍,虽然税率与香港差不多,但澳门的财政储备丰富,政府能给予不少豁免,所以澳门的实际税负是更低的。

澳门还有国际自由港、独立关税区的优势,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澳门的辐射能力在提升,澳门科技大学已牵头广东省几所大学成立大湾区物流与供应商创新联盟,为大湾区的物流和供应链培养高端人才。

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陈靖涵重点介绍了澳门国际旅游休闲业发展与其面向湾区城市的渗透率,她给出数据,从2001年至2018年,澳门游客中内地游客的比例从25%升至71%,增长很快,澳门的旅游产品已经从博彩业扩展至非常多元化,除酒店业还有高级餐饮、会展业、零售等。

细看澳门旅游对大湾区各城市的渗透率,即每100个人里有多少人次来过澳门,最多的是珠海,126人次,但很大一部分是贸易往来和劳动输入与输出;香港也较高,为85.4人次;而广东其他地方,包括大湾区几个西部城市,数据都不高。“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怎样宣传澳门的旅游业发展、带动澳门和大湾区多元化经济的发展”。

陈靖涵还提到,去澳门的游客中,把澳门当作唯一目的地的占到半数以上,而把澳门作为其中一站进行旅游的游客较少,怎样把澳门发展为“一程多站”的旅游地,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企业

希望有更多

小企业与政府沟通平台

论坛上,多名企业代表也提出了对大湾区营商环境的感受和建议。广州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明都说,在南沙发展多年,感受到南沙自贸区很多政策在全国都非常领先,作为企业对各种政策的实施细则会非常关注,希望新的政策实施过程中能用新办法而不是沿用老办法。

林明都还提到湾区内部交通联通的问题,他说,在南沙去深圳机场搭飞机是最方便的,“但打车时网约车、出租车都不愿意去,因为路桥费太高”。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副总裁薛鹏提出,希望能有更多创新创业小企业与政府沟通的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也让小企业有更多发声的机会。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