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二度亮相琉森音乐节,“五行”哲思跳跃瑞士青山绿水间

琉森,面向阿尔卑斯山余脉,依傍琉森湖,历来最受文人墨客青睐。瓦格纳居住于此的五年间,乐思泉涌,完成了

琉森,面向阿尔卑斯山余脉,依傍琉森湖,历来最受文人墨客青睐。瓦格纳居住于此的五年间,乐思泉涌,完成了《纽伦堡的名歌手》《齐格弗里德牧歌》等一批作品。

1938年,时值二战,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率领大批包括流亡犹太人在内的音乐家来到琉森,开启了琉森音乐节的传奇旅程。当时,还有一批躲避战火的犹太音乐家选择了遥远的中国上海,并加入了被称为“远东第一”的上海工部局乐队。他们,为琉森和上海播下了音乐的种子。

当地时间8月23日晚,琉森音乐节主场KKL音乐厅内,满堂观众掌声如潮,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多次返场,带领乐队不断向热情观众致以谢意,这是上交继2017年后再次亮相琉森音乐节。

上交此番音乐之旅中,所有演出均以陈其钢的《五行》开场,琉森之夜也不例外。《五行》里,“水”的叮咚婉转,“土”的悠远空灵,虽是饱含中国人文哲思的小型组曲,却与琉森的青山绿水意境无比契合,现场观众无不听得兴致盎然。来自苏黎世的Birte音乐会后表示:“《五行》非常具有现代感,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太棒了!我从小学习小提琴和中提琴,听到他们用弦乐来表现水的流动,感觉太形象了。”

著名小提琴家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作为独奏家与上交一起献上了普罗科菲耶夫的《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他与乐队的合作十分默契,与指挥余隆更是一个眼神就能“秒懂”对方。原来,两位艺术家已是结交近三十年的老友,且年龄相当,堪称乐坛“兄弟”。“非常高兴能再次与上交合作,乐团状态非常好。世界上优秀的交响乐团很多,上交不仅是拥有深厚底蕴的中国乐团,也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这让上交今天在琉森的演出很特别。”齐默尔曼说。两人曾在世界各地无数次搭档演出,一起登台琉森却是首次。接下来,两人还将继续在接下来的格拉芬内格音乐节、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同台献演。

下半场,上交带来了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有趣的是,拉赫玛尼诺夫曾经在琉森居住长达7年之久,并在此完成了《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此次上演的《交响舞曲》是作曲家的晚年之作,来自苏黎世音乐学院的学生Rita听了音乐会后评价道:“从乐队的演绎中好像感受到作曲家的呼吸如同烈火一般炽热,我们能从中听到挣扎、痛苦和无尽的漫漫长路,但最终依然有虔诚、坦然与长吁一口气般的解脱。”

琉森音乐节行政与艺术总监迈克尔·海弗里格在演出前也来到后台,与演奏员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欢迎回来”。他表示:“两年前,上海交响乐团在琉森音乐节的首演获得巨大成功,我们很愿意和上交保持良好的合作和友谊。琉森音乐节、琉森的观众也很期待上交今年的再度亮相。”

演出结束后,余隆来到KKL大厅内为上交首张DG唱片签售,观众排起长队耐心等候。签售排在第一位的观众是苏黎世保险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赫豪坎,2017年他曾在琉森音乐节上听过上交的音乐会。他还会说一点中文,并用“你好”跟余隆问好。Marcel schilling是一位来自德国的资深乐迷,他买了18场琉森音乐节的票,其中一场便是当晚上交的演出。签售时,他拿着一叠自己打印的余隆照片,并兴奋地用德语跟指挥交谈了起来。

走过140年的上海交响乐团,在巡演中通过中西对话的曲目设计,用中国作品开场凸显中国文化标识,逐渐践行出一条中国文艺院团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的有效途径。而再次亮相琉森音乐节,乐团用实力征服了严苛的音乐节观众,进一步提升了上交乃至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力,在世界舞台上再一次亮出具有上海特色、国际水准的城市文化名片。

延伸阅读——

琉森音乐节:

每逢夏季,世界各地的名团名家相聚琉森,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古典乐迷前来“朝圣”,瑞士政府更是因其“文化灯塔”的地位将其定为官方音乐节。

今年,这座“文化灯塔”于8月16日至9月15日间点亮于琉森湖畔,基里尔·佩特连科与柏林爱乐乐团、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与西东合集管弦乐团、丹尼尔·哈丁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伯纳德·海丁克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安德里斯·尼尔森斯与莱比锡格万豪斯管弦乐团、西蒙·拉特尔爵士与伦敦交响乐团以及余隆和上海交响乐团等成为本年度琉森音乐节的座上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