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甲:心不死,画亦不死

多年前,有一位青年理论家说“中国画要完蛋了”时,我倒吸一口凉气。心想,我这儿画得还挺有滋有味呢,怎么说完就要完了?中国画完了,我干什么去?去种地?去卖烤白薯?于是在一幅画中题了一大片字,中心意识是“中国画是心的画,心不死,画亦不死”……

中国画是心之画,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写意画,就讲究画心性,画感受。讲究意在笔先,吐胸中块垒。重什,形为次。虽然几千年来绘画样式的发展比西方似乎要单调些,尤其近代就更显得衰弱而缺乏时代气息。但之所以是这样,并非绘画本身,而是社会政治所决定。一个封建保守禁锢的政治制度和其相应的是哲学主张,就造成了这种单调。中国人本来是极富创造与想象的民族,古代文明就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遁世、自善其身等,看来极为普通,却是极为不利于民族生存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

写心,我想是中国传统艺术精华之所在。这种思维,是要比照猫画虎画必求似、结构要对、近必大、远必小、光影色谱等科学思维第一深广得多。说句白话,就是无论如何胡思乱想,也都是“合理”的。因为心是无界的。

中国画本来是千姿百态、玄妙无边的,中国的艺术却没有随心所欲起来——中国文化中的消极,一直被中国的社会政治所制约。本无界的心,并没有驰骋多远。就像家养的鸟,由于住惯了笼子,并不认为天空是属于它的。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但中国近代的觉醒使大众重新认识了蓝天。画中国画的画家们开始振翅欲飞——当代中国可以说各个方面都在飞跃着。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九斤老太”永远会有,不足为怪。中国画离死尚远!我非常乐观。

摘自 :老甲随笔

null

较量 69x46cm 1990年

null

动静论 66x66cm 1989年

题识 :

事物之难易是可分的,但难亦可变易,易可为难。静与动,有人说静易表现,有人讲动易为之。实静与动均有难易,动多不易深,故而更难。悲喜剧之创作,喜剧更难,其理也。以己之长鄙他人之短,而遮己之短,实为损己,多此一举也。老甲图并记。一九八九年七月。

null

高山 96x180cm 1987年

null

高山云起 137x68cm 1988年

null

四力士 70x69cm 20世纪80年代

横过手机看大图:

null

牛群 300x143cm 1994年

null

老甲,本名贾浩义,1936年生于河北省遵化县鸡鸣村。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北京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美协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特约创作顾问,中央文史馆书画院艺委会委员,老甲艺术馆馆长。

老甲从艺几十年,不断修正步履,使之归于“一,”即“以我法写我心 ”追求强悍、浑厚、博大富于现代意义的中国画大写意风格,世人称“非常大写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