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修复设计之父”朱仁民受聘师董会导师

8月23日上午,师董会创始人胡海平主席来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拜访了著名的传奇色彩人物、中国生态修复设计之父、浙江大学生态修复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生态修复产业联盟理事长、浙江大学朱仁民艺术馆馆长朱仁民教授,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师董会导师、师董会产业中国项目首席战略官丛继念,师董会副总裁兼师董会杭州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蒋建亦,师董会外联部总监张淑敏一起陪同会谈。

null

null

null

朱仁民简介

null

中国浙江大学生态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浙江大学朱仁民艺术教育基金主任;

中国浙江大学生态修复产业联盟理事长;

中国浙江大学朱仁民艺术馆馆长;

意大利维罗纳朱仁民艺术馆馆长;

美国硅谷朱仁民艺术馆馆长;

中国潘天寿景观建筑设计集团董事长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朱仁民出生于中国浙江省宁海,作品曾获共和国最高级别展览的众多奖项。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所长、院长。目前为浙江大学生态修复研究中心主任。朱仁民在上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以艺术拯救生态”的学术理念和“心灵生态、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的三个生态理论,开始创建《人类生态修复学》学科。他艰苦卓绝研究实践三十多年;孤身奋战在荒沙、荒岛、黄河、运河、裸崖、荒滩等被人类破坏了的最荒蛮地貌;撰写了近百万字的生态修复、文学艺术作品和文章;修复了近千亿人民币投入的生态修复工程量;创造了生态、GDP、就业率、文化等多头并进的世上少有的生态修复成果;其个人独资投入五千余万公益慈善资金,建立了众多的心灵生态、免费教育公益机构;带出了成千上万的艺术、设计人才,他的学科理论和实践在联合国总部、世界粮农组织、美国伯克利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院等高端学术机构学术论坛中取得了震撼人心的反响。美国硅谷、意大利维罗纳政府、中国浙江大学、宁波市政府、上海世博期间等破例为朱仁民建立了个人艺术馆传播他“用艺术拯救生态”的理念和人生的正能量。

胡海平与朱仁民同为浙江舟山老乡,一见面就倍感亲切,双方用家乡话展开热情交谈。在参观完艺术馆里无数个令人赞叹的生态修复成果展后,胡海平向朱仁民介绍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创办师董会的初心。随后,胡海平介绍了师董会的发展成就,师董会通过凝聚600多位大咖导师们的力量,共享智慧,实战互助,在线上线下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打造企业服务生态链,未来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交易平台(智慧界的亚马逊),把人的智慧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的技术实现定量化,最终实现智慧交易。

朱仁民高度肯定了胡海平创办师董会的初心,并对师董会的服务理念表示认同,对师董会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问题的社会价值表示赞赏。

随后,朱仁民介绍了自己70年厚重的人生经历。朱仁民在上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以艺术拯救生态”的学术理念和“心灵生态、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的三个生态理论,创建了《人类生态修复学》学科,从此,朱仁民一生奔波在生态修复的伟大事业道路上,取得的无数个生态修复产业与艺术成果,获得了无数个国际国内的大奖与荣誉,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国内外主流媒体报道,被誉为“这个世界的达芬奇“、“中国的米开朗基罗“。美国硅谷、意大利维罗纳政府、浙江大学、宁波市政府、上海世博会等为朱仁民建立了个人艺术馆传播他“用艺术拯救生态”的理念和人生的正能量。

朱仁民轶事

null

朱仁民的父亲朱和原来是国民党元老、中国“四大家族”之一陈立夫先生的秘书,外公是当代艺术大师潘天寿先生。新中国解放之前,他父亲不愿离开祖国大陆,想为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但解放之后,他父亲被划为“历史反革命”,全家人被遣送到海岛普陀。他妈妈是潘天寿的大女儿,那时是中学美术老师,全家四口人的生活来源都依靠他的妈妈,生活非常艰辛。朱仁民有很高的艺术天赋,从小就出类拔萃。“文化大革命”时期外公潘天寿被打倒,到处进行批斗,他家也受到牵连,并因此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但他还是自学成才。有一次他在创作一幅300米长3米宽的巨作《大道·海天篇》时从脚手架上掉了下来,造成瘫痪,医生也诊断他永远不可能再站起来。就这样,他在普陀山山顶的一个隐修庵破庙里躺了近六年的时间。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居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用朱仁民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上苍叫他要受这苦的。身体好了之后,他就到国外举办个人画展和讲学,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景观设计这个新行业,回国之后成立了杭州潘天寿景观设计院,取得了人生和事业的成功。

1996年,他花了近10万元买了一个荒岛。历经十几年的建设,先后投入几千万元,这个荒岛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件大地艺术品,特别是500罗汉的石头雕塑已经成为海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还坚持公益事业。一是潘天寿艺术沙龙,以艺术沙龙的形式给学生免费上课,这里后来成为我们浙江工商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的实习基地之一;一是湖州菱湖国际艺术家村,向全国招聘许多贫困艺术家到这里进行创作。作为一位文化人,不仅进行艺术创作,每年还要拿出许多资金做公益事业,实在难得。

朱仁民说,“文化创意产业”这六个字他自己都具备了。一是自己是个文化人,二是自己有创意,三是自己有产业。他每年都能赚不少的钱,但都用到了自己的公益机构上。他后来又设立了上海世博会朱仁民艺术馆和浙江大学朱仁民艺术馆。朱仁民在艺术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人类生态修复学”的概念和理论,并构建了“人类生态修复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可以这样说,他在艺术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人类生态修复学”的学科,并用他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几十年来他倡导“人类生态修复学”,以艺术的手段来改造心灵生态、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并以这一思想对被人类破坏最荒蛮的荒岛、荒滩、湿地、运河、裸崖、黄河、残礁、建桥、修路等地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系统修复,获得巨大成功。所以说,朱仁民作为一位艺术家,他是用艺术来拯救自然、社会和心灵,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意大利国家美术协会主席曾称他是“这个世界的达芬奇”。潘公凯教授认为,朱仁民“用艺术拯救生态”的创作理念和实践具有重大的艺术和社会价值。

我没有什么思想,什么主义,草民一芥,跳蚤顶不起被窝,泥鳅掀不了大浪,但是我分明感到来自五千年血脉中、基因里与生俱来的豪情和孤高,它可以独立寒秋,它可以横刀立马,它可以用人生和生命作代价为心灵中的理想死而后已。

——朱仁民

”“

我没有豪宅名车、没有亿万富翁们赚钱的本事,更没有“大师”们营造一座座个人城堡宫殿的气度,我却有着血液中本来就流淌着的坚韧、孤傲、向上、嫉恶如仇和对英雄的崇仰,对人文的关爱,也伴随着我的自恋、偏激和我的心理、生理种种肮脏。我在儒、释、道中寻求净化,为孔孟、老庄、屈原、玄奘而激动得泪花纷飞;也在本本中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文、圣西门、托尔斯泰、卢梭这些大师们娓娓对话;我更几十年混迹于农民、工人、学生、小商贩中体验这社会中最大群体的生活,他们给了我力量、希望和温暖,真正养活我们的是他们!毛泽东有句话说得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他们的喜怒哀乐歌唱,但是更应该引领他们认识自身的文化价值和趋向,与他们一起为复兴民族文化精神而奋斗。

——朱仁民

在听完朱仁民的介绍后,胡海平一行被朱仁民作为一位伟大艺术家的赤子情怀所深深的打动与震撼,当面向朱仁民表达了由衷的敬意与赞叹。

会谈中,胡海平与朱仁民就今后在生态修复产业领域如何与师董会加强合作展开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师董会与生态修复产业联盟今后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赋能,共同为生态修复事业作出贡献。

最后,朱仁民愉快地接受了胡海平的邀请,受聘为师董会导师,师董会再次增添一位杰出的大咖导师。

null

朱仁民所获殊荣

中国国家文化部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十余年儿童、渔民、大学生免费艺术培训)

文化部最高国展获奖;(二届中国青年美展;六、七届全国美展;首届中国艺术节等)

2014“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中国、欧洲世界绿色设计组织颁发)

2017年住建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颁发“中国设计大师勋章”

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颁发“一带一路”绿色文化先锋

2015“国际生态设计终生成就奖”“ 中国生态修复设计之父”;(IEED国际生态环境设计联盟颁发)

2016“绿色浙江文化导师”;(绿色浙江颁发)

2009新华社推出朱仁民为“全国十位共和国同龄人”之一;

2009第八届中国骄傲时代十大领军艺术家;

2012住建部、文化部“中国建筑设计风云人物”;

2013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艺术展,作品《金秋》永久悬挂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大楼内; (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首次举办的个人艺术展——用艺术拯救生态)

2015年受邀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馆创作《西溪龙舟会》,永久悬挂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内的首幅作品;

2012年与意大利国家议会副议长Vannino Chiti同时被授予“意大利国家国际艺术家协会荣誉主席”;

《光明日报》 2010年4月9日整版报道朱仁民;(新华文摘、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转载)

《光明日报》 2010年6月19日推出上海世博会浙江周唯一世博人物朱仁民;

《光明日报》 2013年7月1日头版套红报道“用艺术拯救生态——朱仁民”;

《光明日报》 2013年9月15日《沃土上的艺术大树》整版报道朱仁民;

《文汇报》2006年5月8日整版报道朱仁民;

2015年由意大利国家参议院、米兰市政府、维罗纳市政府、意大利国家艺术家协会在米兰皇宫联合举办“朱仁民国际生态艺术奖成立大会” 。这是首位以华人艺术家个人名字命名,意大利国家艺术家协会主席Gabriele Altobelli为法人的国际奖项;

2017年1月,浙江大学吴朝晖校长在浙大万名院士、教授、博士、硕士中提名朱仁民和另一名院士申报 “世界文明奖”(吕志和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