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发布公益助学助教发展报告 公益助学继续“转型升级”

广东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蒋南致辞。 南方都市报发布2019年公益助学助教发展报告。 扫码看直

广东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蒋南致辞。

南方都市报发布2019年公益助学助教发展报告。

扫码看直播回放

“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认真对待,每一个希望都值得认真灌溉”。昨日下午,“2019南方助学助教公益盛典暨阳光助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广州顺利举行,成功入围2019广东阳光学子的115位家贫志坚的大学新生每人获颁5000元的助学金。

广东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蒋南与南都报系党委副书记、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戎明昌出席会议并致辞。

据悉,阳光助学迄今已步入18个年头,阳光助学广东区自2003年至今已连续资助阳光学子17年,总直接资助超过2200名贫困大学生顺利迈入大学校门,资助金额累计超过1100万。与会期间,由南方都市报倾力撰写的智库报告《2019公益助学助教发展报告》亦在活动中发布,该报告指出,目前该公益助学模式已成熟,但目前该模式需要“转型升级”。另据了解,本次盛典在南都APP上的“南都经济”账号进行直播,短短2小时,就获得了近15万在线用户的参与,让公益助学助教的爱心再度被广泛传递。

南都为助学助教赋能18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应助尽助,到精准资助,再到资助育人,公益助学助教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南都报系党委副书记、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戎明昌参加此次活动时指出,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机构媒体之一,目前南都正全面加快融合转型步伐,以用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以“优质原创+创意传播+智媒服务”为路径,围绕“全品类新闻+垂直类内容+创意类产品”的爆款产品为核心,致力于做中国一流智库媒体。另一方面,南都主动将自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当中,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南都从“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向“做中国一流智库媒体”转型。

而在公益助学助教方面,南都也一直参与其中。近年来,南方都市报已引入大数据、智库报告、公众调查、民意榜单和评价产品等手段,为助学助教等公益事业赋能,8月27日南都便发布了《2019公益助学助教发展报告》。除了对公益助学助教新闻的报道探索外,南都还在亲身参与。“以阳光助学行动为例,18年来,南都一直在与省慈善总会、业内爱心企业携手,帮助品学兼优、生活贫困的高考生实现大学梦想”,戎明昌进一步指出。

点赞致敬助学助教优秀企业

据南都记者了解,本次成功入围2019广东阳光学子的115名学生,均系家贫志坚的大学新生。在活动期间,这些学子每人获颁5000元的助学金。据悉,获资助的阳光学子大多来自广东偏远农村,他们家贫志坚,在就读的高中学校班级中都是佼佼者。

在发放助学金同时,南都记者留意到,本次“2019南方助学助教公益盛典”还向助学助教优秀企业发起点赞和致敬。据悉,此次被点赞和致敬的企业有10家,其中联想集团、湖南中烟工业有限公司、星河湾集团、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广东分公司、农夫山泉获得“公益助学助教成就奖”;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获得“公益助学助教行动奖”;中国人寿广东省分公司接受企业社会创新奖的致敬;浙江中烟工业有限公司和贵州茅台集团获得“年度致敬奖”。

数读

资助金额超过 1100万

资料显示,阳光助学行动始于2001年,是一项大型社会公益项目。阳光助学行动工作组在每年夏天都会寻访有理想、有追求,成绩优异、品行端正,但生活贫困的应届高考生,对他们进行资助。据统计,阳光助学行动在2001年至2018年的17年期间已直接资助累计超过21000名阳光学子,帮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校门,阳光助学广东区自2003年至今已连续资助阳光学子17年,总直接资助超过2200名贫困大学生顺利迈入大学校门,资助金额累计超过1100万。

瓶颈

公益助学助教“大水漫灌”式微 “精准滴灌”已成主流发展方向

当日发布的《2019公益助学助教发展报告》显示,基于公益助学助教多方合力推进、助学助教获稳步发展;“大水漫灌”模式式微,“精准滴灌”已成为公益助学助教主流发展方向,公益助学助教瓶颈已现,公益助学助教如何升级才能符合新时代要求成为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南都记者注意到,目前公益助学方面主要满足的,是受助人物质方面的需求,例如求学过程中必需的资金、支教、书籍以及教育环境改善(例如建设学校)等方面的物质需求。这些措施均是多年助学公益实践出的可行模式,也是目前大多数助学公益所采取的成熟方案。

但这些捐助缺乏针对性,就目前助学学子的年龄层上,南都记者发现,其主要分为小学期、中学期和大学期,而每个年龄层受助学子真实需求亦是不太一致。除了捐献缺乏针对性外,目前公益助学的瓶颈还有助学公益人才短缺。据民政部发布的《2019社会服务统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43.9万人,其中社会工作师10.7万人,助理社会工作师33.2万人,但其中多少从事公益助学方面,暂时无统计数据考证。

此外,公益助学助教还存在部分项目缺乏延续性的问题。南都记者注意到,有诸多助学项目因资助者与助学学子之间互动不足、企业公益预算易压缩等原因“效果欠佳”或“无疾而终”,例如江西新余的某助学项目,曾经因资金问题差点无法开展。

建议

专家:公益助学助教需走向全面育人

针对公益助学助教瓶颈渐显的问题,南都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其中,ABC美好社会咨询社的张蕊认为,目前设立公益助学方面,机构应从设置项目的最终目的作出评估,例如项目目的是要达到“对受助者能力建设”还是“受助者回报社会”等,在此成效达标的基础上,公益助学项目在做成效评估以及受助人需求的评估之后,未来助学项目方向有可能会转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贾西津与张蕊有相似看法,她认为未来公益助学趋势应更有“针对性”,即更注意其怎么做,产生什么效果,而非简单的“给予”。“公益有‘给’出,但不代表给出的钱越多越好,如果给出一百更新了受助者的理念,让其更新了更多的资源和理念,可能会远比给出一个亿的效果更好,因此我们不要过多关注‘给’的那个环节,而在于实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做到的是否符合伦理的、有目标的、有价值的。”贾西津说。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潘江雪强调,公益助学将走入2.0时代,在国家“全面育人”要求下,公益助学助教应该“创设多元的教育环境,能够更深度的支持到学校面向全面育人这个新的而且比较艰难的环境”。

“既让孩子有感恩之心,但是又不要让学生贴上一个‘穷学生’的标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泽强调了在公益助学助教时,要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和自尊。

统筹:南都记者 马建忠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钱小莉 南都记者 贝贝 李群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