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拥兵百万,还是被一月亡国,数据看德军优势到底有多大?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隆隆的炮声和爆炸声沿着从波罗的海之滨到喀尔巴阡山巅的漫长边界回荡着,此起彼伏的火光代替朝阳提前照亮了地平线,空中密集的引擎声取代了公鸡啼鸣惊醒了沉睡中的人们,由150万德军官兵组成的重兵集团越过波德两国边境线,开始了“白色”方案的第一轮突击,英国首相张伯伦口中的“一代人的和平”在这一刻成了泡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在初秋的晨曦中缓缓拉开了。

■1939年9月1日,德军士兵和边界守卫拆除波兰标志,这是象征二战爆发的经典镜头。

波兰战役是二战的首个大型战局,也是经过重整军备后的德国武装力量的首次大规模实战,更是全新的闪电战理论的第一次战场实验,其重要意义和历史地位毋庸置疑。其实,关于波兰战役,外界并不惊讶于它的结局,而在于它的过程之短暂。至少从军队规模上,整体军力居欧洲第六(前五为苏英法德意)、拥有百万之众的波兰并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对手,战前法国军事专家预判即使处于劣势,波军也能坚持三个月以上,而波兰总参谋部更是自信地认为能抗击德军入侵达六个月之久。然而,战役进程出乎所有人预料,实际上德军仅用了两周时间就摧毁了波兰的国土防御体系,奠定了胜局。波兰战役的结果根源于两国整体实力的巨大差距,而德国在军事力量上的优势几乎是全方位的。值此二战爆发80周年之际,本系列文章力图从多个方面解析波德两军的实力对比和优劣之处。

陆军总体实力

军队的实力首先基于国家的整体实力,就综合国力而言,德国与波兰远不在一个量级上。自从1871年实现统一后,德国就是欧洲的主要强国之一,经济发达,国力日盛,德国军队自普鲁士时代起就是欧陆劲旅,军事传统深厚。经历一战战败的打击后,德国通过十余年的努力重回强国行列,特别是纳粹党上台后,通过国家统制、军事订货和公共基础工程拉动经济,在政治外交上打破了《凡尔赛和约》的桎梏,重整军备,积极扩张,收复一战失地。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标志着德国的崛起。

与之相对,波兰在18世纪遭瓜分亡国,作为独立国家从欧洲政治版图上消失长达百余年,直到1919年才得以复国。波兰在东欧各国中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但其经济相对落后,以农业为主,缺乏现代工业。其军队规模不小,但装备水平不高,作战思想也较为落伍。波兰领导层过分依赖于英法确保国家安全,与周边邻国关系不睦,尤其与苏德两国宿怨颇深,外交孤立,将整个国家至于危险之中。

■一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新生的波兰共和国割占了德国东部大片土地。

从维持战争的几个资源要素上就足以凸显出德波两国的实力差距。在人力资源上,德国在1939年时人口为6900万人,波兰为3400万人;在煤炭产量上,德国在1938年时为3.8亿吨,而波兰为3800万吨;在生铁产量上,德国在1938年时为1800万吨,而波兰为88万吨;在原钢产量上,德国在1938年时为2200万吨,波兰为144万吨。据统计在1935年至1939年间,德国的军费支出约为240亿美元,而同期波兰的军费仅为7.6亿美元,相差30倍以上。总之,正如德国将军蒂佩尔斯基希的评论:“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工业上,波兰都还没有达到可与大国进行战争的水平。”

■1926年时德国埃森克虏伯工厂厂区鸟瞰,即便战败德国的工业实力依旧位居世界前列。

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事力量做出了极为严苛的限制,陆军裁减至10万人,总参谋部被解散,不得拥有坦克、飞机、毒气、潜艇等新型武器。但是,以泽克特为代表的军事精英们以隐蔽的方式保存了德国军事制度的精华总参谋部,同时将“十万国防军”打造成未来扩军的胚胎,每一名官兵都作为各级指挥官来培养,从而为日后重建的德国陆军准备了极具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核心军官团。另一方面,以克虏伯为代表的德国军工巨头们虽然暂时被迫转产拖拉机、婴儿车等民用产品,但其军工制造潜力犹存,德国工程师们在各种掩护下暗中描绘着新型武器的蓝图,进行技术积累。纳粹上台后公开重整军备,于1935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扩充部队,在短短四年之内,德国陆军就再度成为世界一流的地面武装力量,在欧洲范围内除了英国、法国、苏联等国外,其他国家的陆军难以望其项背,包括波兰陆军。

■魏玛国防军司令冯·泽克特(前排中)与年轻军官们合影,泽克特是新的德国陆军的缔造者之一。

波兰陆军是在一战后建立的,并在与苏俄的战争中经受了洗礼。在德国观察家眼中,波兰陆军“没有自己的军事传统和有机发展的基础”。波兰陆军的作战思想深受法国影响,同时基于1920年苏波战争的经验,波兰军队更加重视机动作战,但是将业已没落的骑兵视为最主要的机动力量,直到二战前夕仍保有大规模的骑兵部队。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波兰陆军也意识到现代机械化部队的优势,但有限的国力和落后的工业能力都不足以为波军提供足够合用的装备,同时也不能支持波兰沿边界线建立法国式的筑垒防御地带。尽管在和平时期,波兰维持着可观的军队规模,但其装备水平基本停留在一战时期,缺乏摩托化装备和通讯设备,机动性低下,训练水准和动员能力也都难与德国陆军比肩。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波兰领导层依然试图保卫西部国土上重要的经济区,将部队主力沿西部边界部署,从而为德军南北夹击合围创造了条件,波兰平坦且缺乏天然屏障的地理环境非常有利于德军摩托化部队机动,进一步增加了波军的防御难度。

■波兰陆军骑兵部队,他们被波兰军队视为最精锐的机动作战力量。

参战兵力对比

在战前的和平时期,德国陆军的常备兵力已经扩充至60万人,编为51个师,包括35个步兵师、3个山地步兵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5个装甲师和4个轻型师,但并不是所有的师都齐装满员,而在战时德国陆军还将动员并扩充至102个师。1939年夏季,随着战争危机的迫近,德国开始秘密地进行动员,其规模高达400万人,其中包括250万已经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员。在战争爆发时,德国陆军师分为四个动员批次,第一批次是素质最好,装备最佳的35个基干师,每师编制人员达18000人;第二批次是由预备役人员组成的16个师,每师编制人员15000人,上述两个批次为一线作战部队;第三、第四批次则由年龄较大、训练不足的后备役人员和新征召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增援一线部队或担负次要防御任务。

■二战前德国陆军举行阅兵分列式,在1935年废除《凡尔赛和约》后,德国陆军迅速扩充。

根据“白色方案”,德军为进攻波兰展开了42个师,包括37个步兵师、1个山地步兵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4个轻型师和6个装甲师,其中大多数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基干师,包括全部装甲师和摩步师,上述部队编成两个集团军群实施进攻。由博克大将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3、4集团军,共16个师,63万人;由伦德施泰特大将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8、10、14集团军,共26个师,88.6万人;德军总兵力共151万人。在西线,德军部署了22个师,多为预备役部队,主要任务是依托齐格菲防线抵御法军对西部边境的进攻。德国陆军总司令希望在法国完成动员前结束波兰战事,以便将部队调回,加强西部地区。

■这幅地图展示了波兰战役前德波两军主要重兵集团的部署位置。

战前波兰陆军的常备兵力为德国的三分之一,约21万人,编成30个步兵师、14个骑兵旅及若干地方部队和边防部队,根据战时计划还能再编成15个预备师,如果完全动员可达到135万人。在战争爆发前几个月,波军就已经秘密地进行部分动员,但直到8月底才开始全面动员,到9月1日时其动员尚未完成,大约动员了100万部队,其中在一线展开的包括23个常备步兵师、3个预备步兵师、8个骑兵旅、3个山地旅、1个摩托化旅和边防部队。上述部队被划分为7个战役集群,沿着从东普鲁士到斯洛伐克边界近2000公里的国境线靠前部署。在国土纵深仅有少量预备队,而后方动员的二线部队往往在向前线开进途中就遭到德国空军和快速推进的德军摩托化部队的打击,无法到达指定集结地域。

■整齐列队的波兰陆军官兵,在1939年时波兰陆军有百万之众,但装备和战术都较为落后。

就波兰战役双方参战总兵力而言,德军拥有1.5∶1的优势,其一线野战部队以559个步兵营对阵波军的376个步兵营。在主要进攻地段,德军集中部队获得了2.3∶1的更大优势。在野战火炮方面,德军投入5805门火炮,而波军为2065门,比率为2.8∶1,在主要进攻地段达到4.4∶1;在装甲部队方面,德军的优势更为突出,德军总共投入2511辆坦克,而波兰仅有615辆,总兵力对比为4.1∶1,而在主攻地段更达到8.2∶1!除了数量上的优势,德军在动员程度、训练水平、装备水平等方面也都优于波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