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画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新金陵画派”作品齐聚上海

“英满芳甸——新金陵画派播布研究展”9月1日—9月22日亮相刘海粟美术馆。本展览展示“新金陵画派”五

“英满芳甸——新金陵画派播布研究展”9月1日—9月22日亮相刘海粟美术馆。本展览展示“新金陵画派”五位代表性画家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的艺术本体语言特色和实践方式,以多样性展陈形式呈现出代表性画家的个案风采,向观众传递“新金陵画派”在艺术风格上的丰富性、独特性及时代性。同时特邀20位艺术家参与本次展览,展现“新金陵画派”作为时代印迹在当下山水画发展中产生的传播和影响。展览共展出“新金陵画派五老”作品25件,其余后辈作品19件。

“新金陵画派”是20世纪在中国美术馆史上崛起、发展并产生持续性、全国性影响的中国画流派,是新中国画院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之一。在展览中,可见“新金陵画派”代表性画家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的作品、文献、影像资料以及“新金陵画派”已故著名学者马鸿增先生的文献手稿。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竣介绍,新金陵画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的画派,这些从新中国画院体系走出的画家最早提出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的口号,自觉用中国画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

1960年9月,江苏省国画院成立不久,“新金陵画派五老”便带领一批画家开始了为期3个月,行程两万三千里写生,足迹遍布南京、郑州、洛阳、三门峡、西安、延安等地,创作了一批主题性创作。通过体验生活和写生锻炼,他们探索出了用传统中国画反映现代生活的一条艺术之路,也得到了官方、学术界和人民群众的认可,这也是新金陵画派能够形成的原因之一。

当时,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都在自发性的进行这种探索和创新,但能够形成群体性风格,并得到各方认可殊为不易。新金陵画派的画家们在采风过程中,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新中国的巨大变化,他们的艺术作品没有政治说教,用艺术魅力来打动观众,也用实践证明传统中国画技法可以反映现代生活,并且可以带来极高的艺术享受。

新金陵画派的艺术成就来自于对传统技法的深刻认识和对现实生活的领悟。侯北人美术馆名誉馆长赵宗概曾跟随亚明一起采风,让他感受最深的是,许多画家喜欢一下车就开始画速写,亚明却先去跟当地村民聊天、下棋,花时间观察生活。“他曾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个农夫背了一筐萝卜到集市里卖,这些萝卜有裂开的,有带泥巴的,尽管现场有很多人抢购,但他要在旁边静静观察,选一个最好的萝卜,一把拿过来。去体验生活也是要观察最能打动你,最有感受的部分。”傅抱石亦然,他去镜泊湖写生时,一直认真观察,仔细感受,尽管当时去了很多人,画了很多写生,但最后只有他留下了成功的作品。

有鲜明的风格、一定的创作群体,有优秀的作品包括传承,都是成为一个画派的重要因素。赵宗概也是展览第二部分当代山水画邀请展的策展人,在该部分中,主要展现后“新金陵画派”时期部分画家在艺术道路上的不同抉择和探索,折射出“新金陵画派”与当代画家在审美取向与艺术风格上的传承、影响、对照、反差等内在联系和外部流变。

此次展览也是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的成果之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