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是大漠孤烟,也是清境桃源;是风鸣沙厉,也是心灵净土

关注我们有助于拓展国际视野哦! ○ 民智漫谈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汉书·地理志》 公

民智漫谈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汉书·地理志》

公元366年,乐僔和尚云游到敦煌城南的三危山角下。

彼时已至傍晚,落日西沉,四野茫茫。

乐僔和尚还在寻找能够借宿的地方,张望之际,忽见奇景。

三危山峰发出了万道金光,灿烂庄严,烈烈扬扬,似有千佛在跃动。

当时的乐樽和尚,刹那间激动万分。

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

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

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

和尚发愿完毕,两方光焰俱黯,苍然暮色压着茫茫沙原。

——余秋雨:《文化苦旅》

于是,敦煌鸣沙山东麓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那是莫高窟开崖建窟的锤音。

此后,莫高窟的开窟造像兴盛起来。

山麓断崖上凿壁开窟的声音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10个朝代,1000年绵延不绝。

无数后来者在前临宕泉河、东向三危山的鸣沙山东麓长1680米、高15至30米的南北两区断崖上,鳞次栉比地开凿了各种洞窟。

其中,存有塑像、壁画的洞窟多集中在南区,为古代僧侣信众礼佛的场所,现存洞窟492个、塑像2000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以及木构建筑5座;北区则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有洞窟遗址243个。

十多个朝代,一千多年的营建,世界上再没有一处文化遗产能够延续这么长的时期,而且每个时期都有相当数量的作品遗存,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都是独一无二又无与伦比的。

帝王将相、民族关系、使者朝会、商旅往来、婚丧嫁娶、耕作扶桑、屠宰射猎、音乐舞蹈、衣冠服饰、天文地理……莫高窟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大百科全书”。

同时,这座宝库也同中华民族一样,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雨飘摇。

离乱的开始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曾因藏经洞文献流失而发出这样的慨叹。

(光绪)三十三年,匈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相继至敦煌,载遗书遗器而西,国人始大骇悟。

——陈垣, 《敦煌劫余录》

如今,这句话被镌刻在敦煌藏经洞陈列馆的石碑上。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慨叹,原因在于,20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等一批国外探险家来到敦煌莫高窟,盗走大量经卷文书。

藏经洞五万余卷经卷文书中,中国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万多件的残卷,其余均分布在英、法、俄等国。

但在清朝末年,敦煌文物的遭遇并非个例。

自古以来,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就深深的吸引着外国人的目光。

丝绸之路,郑和远航,中国向世界送去了来自“天朝上国”的艺术品。

这些做工精美的“中国制造”备受外国人的追捧,对于外国贵族而言拥有陶瓷制品长久以来都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时光飞逝,工业革命席卷欧美,在生产力进步的同时,国家扩张成为了这些国家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相比,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却因落后于时代的步伐而逐渐衰败腐朽。

颓废的清帝国成了西方列强眼中的肥肉。

他们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魔爪伸向这个古老的国家。

而各种中国文物,也成了掠夺者的众多战利品之一,被放在博物馆里与列强们从其他殖民地抢来的赃物共处一室。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国外博物馆方对于修复、维护中国文物所知甚少。

书画卷轴、雕像泥塑等等脆弱文物很容易在展览过程中被有意无意的损坏。

而为了掩盖自己的强盗行径,国外这些博物馆也很少标注展品的真实来源。

更有甚者,还有一些西方主义学者宣称,自己国家是在帮助殖民地保管文物,使其免遭额外的灾祸。

种种奇葩与无耻言行的背后,是殖民者们对殖民地人民和文化的粗暴践踏和强权为尊的世界。

洋人和敦煌学

西方人发现中国敦煌时,他们中很多人都选择了劫掠这条道路。

有价值的古籍、绢画能拿走的就拿走,拿不走的就毁。

尘封百年的敦煌古卷在这段时间中散佚无数,其损失无法估量。

即便通过一代学者的努力拯救,如今国家图书馆内馆藏八千余卷敦煌古籍在质量和历史意义上都略逊于英、法、俄、日等国家的馆藏。

虽然在敦煌问题上不乏伯希和这样真切挚爱敦煌的西方学者,但是他们的行为也确实招致了彼时国内史学界的不满。

大量的转移敦煌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西方国家在敦煌学发展上长期远远超越中国。

而那个年代的中国学者本来就对敦煌学涉猎较少,再加上缺乏文献资料而更加“无史可考”。

这也成了所有敦煌学研究者心中的隐痛。

奋起直追

这种学术不平等刺激了很多中国学者奋起直追。

为了可以抄录尽可能多的敦煌文献,荣新江老先生那一代人在法国、德国、苏联等国的国家图书馆中不吃不喝的坐上一天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今日中国敦煌学发展之所以能迎头赶上,以及中国人对敦煌的广泛认识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些老先生们的汗水和手稿上的。

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激励着国内考古以及历史学界的发展。

列强的强盗行径也使更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了保护文物以及保护中国国家叙事的重要性。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简单。

我们既不能因为国外对重要文物、古籍的霸占而一味地相信西方主张而放弃了自主求索的过程。

其次,它同样不能通过冒进来实现,有太多的考古案例警示着我们盲目的发掘反而会破坏文物的历史意义。

中国只能通过教育来培养更多的专业学者,继续完善考古发掘策略和方法来最终达到这一目标。

回归故土与再出国门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文物回归故土。

这其中,既有正常购买和传播,也有海外博物馆和华人华侨的捐赠。

同时,也有一些文物走出海外,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加强中外友谊的纽带和见证。

比如,2015年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最新开放的“唐仲英中国馆”就收藏了350件来自中国的各类珍贵文物。

从石器时代到清末,从龙袍到清明上河图几乎是无所不包。

展览之所以以“钢铁大王”唐仲英的名字命名,是因为展览中至少有三件以上的重量级文物直接来源于涉足文化领域的唐仲英基金会。

和很多华裔家族一样,唐仲英自幼随家族一道为躲避战乱而远走他乡。

在海外生根发芽的华人华侨有些就选择将私人收藏捐赠给专业博物馆,这也是国外博物馆中国文物的一大来源方式。

中间为唐仲英

此外,静静躺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铁托纪念馆里的象牙球,这件宝贝就不一般:

这件国礼是毛泽东于1955年送给铁托的,不久前他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刚刚与苏联决裂并决定探索冷战中国家生存的新思路。

这样一来这种几乎只能在故宫博物院才能欣赏到的象牙球获得了非同一般的象征意义,在机关里见招拆招不正像铁托在东西阵营之中另辟蹊径的政治手段吗?

中外交流的加强也使得联合展览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海外参观者可能欣赏前所未见的中华国宝。

今年6月在华盛顿弗瑞尔&赛克勒美术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行的“中国紫禁城的皇后们,1644-1912”展览就是这样的案例。

故宫博物院集中送展了一批体现清王朝皇后生活的珍贵文物,玉玺龙袍一应俱全。

其中很多文物之前从未在美国展出过,更何况是以皇家女性生活为主体的展览。

这样的展览,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但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上升,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兴趣愈发浓厚,必然后有来者。

结语

坐落于东西交通要道上的敦煌,用千年的生命,盛开出极致。

但当中华全境遭到侵略者蹂躏之际,这座一直独立在历史纷争之外的沙漠绿洲,也未能幸免于难。

亡国灭种之危机,所言非虚。

彼时,无数磨牙吮血者趴在衰朽的古老帝国身上疯狂吸食,直至其奄奄一息。

但正如同在大漠戈壁上创造了敦煌灿烂文化的一代代僧人、供养人和无数无名画工一样,在危机深重之时,也总有中华儿女选择砥砺前行。

终于,古老的文明孕育出了新的生机,是为“涅槃”,是为“莫高”。

如今的敦煌,已渐渐恢复昔日的风采。

当年的西域,那些熟悉的名称——瓜州、玉门、交河、高昌、凉州……都一一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更加繁华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人民。

站在莫高窟前,烈烈西风裹挟着黄沙,打在脸上,心底仍有隐痛,但亦有欢喜,且满怀希望。

吾众爱敦煌:风吹沙粒鸣,又见繁华景;掠影随光现,和光动人心。

参考资料:

《甘肃日报》: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开窟篇回响千年的一声锤音。

文字编辑: 陈奕蓉

图片编辑: 陈奕蓉

图片来源: 网 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