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戴志康 低头了

作者 | 周翔宇 1 编者按:他的“新中式”比泰禾还早10年,他开发的别墅成就了湖畔大学;他是文化人

作者|周翔宇

1

编者按:他的“新中式”比泰禾还早10年,他开发的别墅成就了湖畔大学;他是文化人,也是赌徒。证大集团创始人、中国私募第一人戴志康以自首结束了自己的传奇商业生涯。风财讯·深度观察系列,第五期:证大集团创始人—戴志康。

提起湖畔大学,90%以上的人想到的一所由马云、柳传志、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等九名企业家和学者等共同发起创办的公益性组织。

这所“大学”的知名度在于豪华的发起人阵容,同样也在于能够进入这一大学的学员,任何一个单挑出来也是当下赫赫有名的商业弄潮儿。

戴志康

但很少有人知道湖畔大学坐落于杭州西湖鹆鹄湾附近,它的名称源于阿里巴巴创业所在地的杭州湖畔花园小区。开发这个项目的开发商正是证大创始人、中国私募第一人,戴志康。

9月1日,上海浦东警方发布通报,“证大公司”法定代表人戴某康、总经理戴某新等人已向警方投案自首,并称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设立资金池、挪用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且已无法兑付。

曾经风光无两左右一方商业浪潮,经历数次沉浮足迹踏遍金融、房地产,谁都不曾想到,戴志康丰富的商业生涯在8月29日以这种方式作了告别。

1

戴的前半生

戴志康以及证大风波始于8月12日,一则被公开内部邮件撕开了戴志康商业“危楼”最后的遮羞布。

当日,证大金服内容邮件通告所有员工,根据政府监管要求,即日起公司暂停所有贷款新增业务,保留正常的贷款催收,并决定提前终止公司总部及下属全部分公司人员劳动合同。

证大金服停摆后,恐慌的投资者一度将矛头指向了上海证大,上海证大随后紧急澄清称,戴志康从2015年起不再是其股东,上海证大与戴志康旗下公司无任何股权联系,也无交叉持股。

事实上,由于在上海外滩项目上的失利,2015年证大集团旗下地产上市公司上海证大被迫易主。戴志康和女儿戴陌草将所持42%股权折价出售给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彻底退出上海证大,也基本退出了地产业务,至此上海证大与戴志康的证大已经没有关联。

而2015年对戴志康意义重大,从前半生的上坡路到最后5年的一路下行,2015年是一个分水岭。

很多文章都说戴志康的前半生顺风顺水,是命运的宠儿,其实不然。戴志康1964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家中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四。童年时家中十分清贫,常常吃不饱,要饿着肚子。

不过过人的聪颖加上个人的勤奋,戴志康1981年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主修国际金融专业。1985年,本科毕业后,戴志康又考进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

尽管名校毕业,也有在中信实业实习经历,戴志康的创业经历其实很不顺利。1988年,戴志康辞去了中信实业银行的秘书职位,南下海南创立了“国际金融公司”,半年多没有一笔业务,落得一文不名,被迫回到北京。这是戴志康第一次去海南。

1990年,戴志康受到研究生同学、时任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张志平的召唤,第二次来到海南。 这一次,他仿佛找到了一种创造历史的感觉。“我们一帮兄弟们在一起说:我们来发股票,没有股份公司,我们创建股份公司。”

戴志康来到海南的这个时期,正值海南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与戴志康同一时期在海南的还有冯仑、潘石屹,“万通六君子”靠着海南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2年,戴志康受命组建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富岛基金公司。戴担任总经理。富岛基金第一次募集了6000万元,主要是用于炒股票和房地产。

不过时间依旧在考验这个年仅28岁的年轻人,戴志康和很多92派企业家很快都经历了海南泡沫的破灭,所幸富岛基金在杭州投资了一个地产项目湖畔花园——马云曾在这里买了套房,并以此为起点创办了阿里巴巴。

2

文化人

杭州湖畔花园项目给予戴志康翻身的机会。但是刚开发完湖畔花园项目的戴志康无法预测自己的人生轨迹。他的前半生在1998年开始正式进入自己的时间:这一年戴志康花了3500万元,把湖畔花园项目买了过来。当年房改正式启动,整个房地产复苏,并很快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上扬行情。

杭州湖畔花园

湖畔花园初始房价

20年后,湖畔花园已经涨了20倍,但是更多人知道它是因为马云在这里买下第一套房子;1999年,阿里巴巴在此诞生。2015年3月,湖畔大学从这里起步。

因为在地产和金融领域一次又一次踩对了节奏,戴志康迅速在当时的商界崭露头角。成名之后的戴志康作派别具一格:自命商人,又喜研究哲学。他喜欢穿中式对襟褂子和布鞋,热衷搞美术馆、文化收藏。

戴志康出席众多正式场合经常以一身唐装示人。2003年7月22日,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上海期间,单独会见了8名上海商界精英,戴是其中之一。那一天,戴志康穿了一身白色的唐装,是中国男性企业家中惟一没有穿西装的。戴说:“我知道今天大家都会穿西装,我也穿西装,多没意思,所以就穿唐装。”

就算地产对于戴志康来说,也是自己的文化理想的一种物理载体。“房若载道,无往不利。”戴志康认为无论是早前开发的证大家园,还是其后的水清木华公寓、九间堂别墅,都是基于打造为一个超出地产行业本身的内容的理想上。比如,戴认为,证大即将开工的艺术大酒店,透过在酒店中注入文化的元素,早已超出房地产行业本身。

2000年前后,证大集团移师上海浦东,开发当时偏僻的联洋社区项目。随着联洋社区很快成为浦东的高端社区,证大集团在上海腾达,连续开发了证大家园、水清木华等早期住宅项目。

他对普通住宅已经不感兴趣,精力几乎都放在了文化地产项目上。“上海人特别迷外,政府的口号是引进世界500强, 企业的口号是争做世界500强。当时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景象就是大部分房子是欧洲风格,没有人说要做中式的。”戴志康心里不服气,决心要造非常中国的“现代中式”别墅。于是有了上海九间堂别墅。

戴志康的“新中式”,比泰禾还早了近10年。

但是戴志康的文化情怀并不是建立在当时市场已经形成的成熟需求上,这种基于自己理想和情况的投入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为了打造承载自己文化理想的喜马拉雅中心,他花去了超过十年时光(1998年拿地,2006年动工,2010年建成)和30亿元资金。

喜马拉雅中心

上海之后,戴志康又将延续文化地产理想的希望放在了南京。此后几年,戴志康将地产业务重心转移至南京,开发了南京大拇指广场、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等项目。

但文化情怀并未给证大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证大集团现金流日益吃紧,到了2014年,地产业务更是业绩大幅下滑出现亏损。

3

赌徒

如果说文化情怀消耗了戴志康带着证大在最好的时间里走到更高山峰的精力,那骨子里的赌徒性格则是戴志康最终跌落下“神坛”的命中注定。

黄浦江畔,中国对外开放和商业闻名的交汇点,高耸的外滩金融中心成为这个区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复星集团打造的这座地标建筑,正是昔日“百亿地王”外滩8-1地块。戴志康当时兜里怀揣不到10亿的资金,却敢以92亿元天价拍下这块外滩的核心地块。

戴志康孤注一掷:按照规划,外滩项目的体量是三个喜马拉雅中心大,开发时间仅有喜马拉雅中心的1/3。如果成功,对于戴志康这不仅意味着近百亿的盈利,也有喜马拉雅项目失利的颜面。

然而,戴志康在外滩项目上过于自信和激进。戴志康原打算借复星集团的资金杠杆完成外滩项目,但当地产宏观调控导致银行信贷无法跟上时,最终还是在资本面前碰壁,不得不将外滩地王转手。

2011年底,证大集团先是将外滩项目50%股权转手给郭广昌的复星,后又联手绿城将剩下50%股权卖给了潘石屹的SOHO中国。

戴志康在外滩项目的“赌博”以失败告终,即便他此前无论是四川长虹,还是电广传媒、中信国安、上海梅林都成功了,一个地产项目的失败对戴志康的影响让他此后近10年时间没有完全缓过来。

戴志康的成功源于自信和超前,正如他在2000年前后就判断房地产的“短平快”开发模式难以长久,必须是一种开发+持有的模式。

在2003年5月6日的年报中,戴志康曾就详细披露了证大集团的发展思路:未来五年实现“投资经营物业概念”——不单自己开发房地产项目,也会收购具有发展潜力的物业投资项目,自己经营管理,从单一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角色转变为房地产开发、投资、经营管理的角色,并形成连锁经营模式。

戴志康的失败也源于太自信和太超前,直到2012年后“商业+住宅”的双轮联动模式在内地市场开始逐步普及,市场的需求也逐渐被打开。

戴志康将他的自信保持到了最后时刻——8月26日,戴志康致信捞财宝投资者,表示“不甩锅、不跑路、不失联”。

3天后,戴志康自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