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前的所有过失都是成功的试错

视觉中国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作者:[新西兰]安东尼·麦卡滕

译者:陈恒仕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禾刀

好莱坞有部名片《最长的一天》,描述的是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盟军自此展开对法西斯的全面反攻。为这次反攻埋下重要伏笔的当是1940年5月底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英法联军成功撤退约33.6万人,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实力。

大撤退的前夜,正是德国发动闪电战摧枯拉朽吞并欧洲的关键时刻,也是英国政坛严重动荡,畏战情绪弥漫的至暗时刻。丘吉尔临危受命,短短数天便稳定了人心——不仅坚决打击希特勒的嚣张气焰,同时也为争取摇摆不定的美国后来参战创造了条件。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一书作者安东尼·麦卡滕堪称人物传记的金牌编剧。他把丘吉尔复原为一个不完美、有血有肉的人,讲述了从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大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

“一连串灾难”般的履历

除了收获诸多好评的此书电影版,麦卡滕还是《波西米亚狂想曲》和《万物理论》的编剧。不过,本书并非对剧本的简单复制。作为光影艺术,电影更强调剧情的冲突,甚至不乏虚构。比如,国王在得知丘吉尔被提名首相时,情不自禁地说,“他的履历就是一连串的灾难”。还比如,当丘吉尔面对议和派的强大压力时,国王深夜拜访,顿时让丘吉尔与法西斯坚决抗争的信心爆棚。

作为光影艺术,电影不可避免地剥离一些缺乏故事性的内容。相较而言,文字束缚则要少得多,想象空间也更大,尤其在呈现史料真实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读者翻开本书第一页起便深感惊心动魄,眼前不时交替浮现出丘吉尔与政坛和战场对手激烈交锋的一幕幕。

多年来,电影和文学作品对二战的书写从未间断,几近形成一种特有的“谱系”。麦卡滕并不讳言,写作此书受到曾在二战中征战过太平洋和意大利两个战场,并“一生发自心底膜拜丘吉尔”的父亲的影响。但这充其量只是麦卡滕创作的由头罢了,他对丘吉尔的所有书写都有详实史料支撑。

其实,在不少人看来,或许正如电影台词形容的那样,丘吉尔的履历是“一连串的灾难”。大家公认他“善表演,好炫耀,夸夸其谈,诗人,记者,历史研究者,冒险分子,忧郁,疑为酒徒,已到65岁可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而最为人知的却是,一路走来,败绩连连,总把握不准态势,须明判时屡屡构错,且该类错误竟成家常便饭”。

无论是此前的政绩,还是战绩,抑或对党派的忠诚方面,丘吉尔鲜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唯一一次博得公众好感的,是他作为采访英布战争的随军记者在被南非俘获后成功逃出。不过,丘吉尔此前的所有过失,都像是后来力挽狂澜、帮助英国走出至暗时刻的有益试错——那些所谓履历“灾难”不仅锻炼了丘吉尔的军政才能,还炼就了他那坚忍不拔的性格。

名垂青史的三次演讲

丘吉尔走马上任首相一职看似存在太多侥幸。因为致力于绥靖政策,前首相张伯伦遭到朝野强烈的批评,原本最有力的竞争者哈利法克斯伯爵自感难以获得反对党派认同,主动辞谢首相一职。相比之下,丘吉尔一直在为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步入政坛巅峰做准备,所以他并未觉得自己出任首相是什么侥幸,反倒理所当然恰逢其时。与其说这是自信,不如说这是丘吉尔长期精心准备的结果。

众所周知,丘吉尔演讲才气过人。张伯伦交给丘吉尔的是这样一个烂摊子:“英国分裂,政府没能耐凝心聚力,反倒政派纷争,因为人人偏执于自我,对鸡毛蒜皮问题的争执无休无止。”本书中,麦卡滕着重聚焦了丘吉尔名垂青史的三次伟大的演讲。正是这三次演讲,不仅成功形塑了丘吉尔的执政理念,而且在关键时刻迅速聚拢了正在滑向涣散谷底的人心。麦卡滕认为,“他的演说读来略显老套,气势凌人,且有玩弄词藻以至于夸夸其谈之嫌,虽则如此,但绝不乏精词妙句,华彩节段,足令纵使是上下千年的听众刻骨铭心”。

丘吉尔的演讲极富煽动性,当然也极富真情实感。他特别注意演讲词句的精雕细琢。几乎同一时期,热衷演讲的希特勒频繁地大唱他的那些陈词滥调,裹挟着德军在欧洲战场上的所向披靡,希特勒咄咄逼人的演讲在欧洲制造了巨大恐慌。

两相比较,“希特勒极端自我,‘我’字贯穿其演说始终”;丘吉尔则洞若观火,“他深知,‘我们’两字在号召英国民众投身于如此一场殊死战斗时所具有的威力”。丘吉尔懂得发动人民的重要意义,他的演讲简单干脆直接,信号强烈。比如他号召英国军民团结一心抗击德国法西斯时用到了“滩涂、登陆之地、田野、山岗、海域、空中”等词语,就是为了表达与法西斯全面决战的坚定决心。

老练政治家的出色“表演”

本书有一个细节当归功麦卡滕的“发现”。丘吉尔一度同意议和派建议,即与墨索里尼政府接触,以期与希特勒实现媾和,并称“只要保住我方底线和主要力量并以此谈判,纵使割让某些领地,如果能摆脱当前困厄便谢天谢地了”。

麦卡滕通过研究发现,丘吉尔之所以这样说,更像是他作为老练政治家的又一次出色“表演”。丘吉尔出任首相时,组建了包括反对派在内的联合政府,他还将明显会同他唱反调的前任首相张伯伦以及哈利法克斯伯爵纳入战时内阁——他太懂得,危难时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重要性。

在敦刻尔克撤退关键时期,他表面同意与希特勒媾和,这样既可化解议和派压力,同时也是对希特勒的缓兵之计。历史清晰地表明:他,丘吉尔,从未动摇过战斗到底的坚定决心。

不过,麦卡滕在书中有一点没有提及,那就是丘吉尔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足以证明丘吉尔过人的文字驾驭能力,自然也会为他战时的精彩演讲加分。

责编:马蓉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