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征集展获奖名单揭晓 一等奖空缺

2019年9月1日下午3点半,由有艺文化主办,许燎源当代艺术馆承办,亚洲艺术协办的“新介质、新图式、新观念——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征集展”在成都许燎源当代艺术馆拉开序幕。策展人由一山担任,评选委员会委员有贾方舟、王春辰、童雁汝南、何桂彦、许燎源、傅文俊,并由王春辰担任学术论坛主持,张长收、王志刚、游艺担任执行策展人。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9月15日。

展览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数字绘画是数字时代特有的产物,也是任何以往其他时代都不可能存在的艺术形式,这也就决定了数字绘画的产生发展必定会伴随着质疑、否定、争议等等一系列问题,但这是艺术变革的必经之路。

众所周知,印象派在西方艺术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在19世纪60年代,印象派的年轻画家们探索创新的作品遭到官方学院派的压制,他们的作品不能在官方沙龙中展出,于是在1863年他们举办了“落选沙龙画展”,遭到学院派古典主义的猛烈攻击。再譬如,杜尚是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但是当时1917年杜尚将一个小便池起名为《喷泉》,并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这让当时的主办方哭笑不得。然而,杜尚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艺术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我们看待数字绘画应该用包容和鼓励的态度,那么数字绘画究竟有何艺术特质?

数字绘画有哪些艺术语言特征?未来有哪些可能性?

策展人 一山

关于数字绘画的艺术语言特征,本次展览策展人一山先生初步总结了四点:电子色、高密度、未来性和转化多,还有一些新的可能性需要我们共同在实践中摸索。所谓的电子色是数字时代特有的色彩,高密度是指数以万计的复杂构成方式超出人类的极限,未来性则是指未来感和未知性,而转化多是指通过数字创作的方法可以多种形式呈现,比如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等,为我们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一山先生强调了数字绘画是以绘画为本体的数字化创作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方向,是作为数字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进行独立研究。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中国批评家年会名誉主席贾方舟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国批评家年会名誉主席贾方舟谈到了数字绘画未来的走向问题,他认为数字绘画可能在数字时代为绘画找到的一种新方式,而这种新方式不是我们在电脑上、平板上拿一支笔,或者用平常所有的绘画技巧来作画,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数字绘画未来的可能性在于各种不同绘画软件的发明。艺术家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软件,创作出我们今天还看不到的那种样式和效果,这可能是数字绘画不可能被别的绘画所代替的新的方向。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认为,首先数字绘画是两个词的组合,因为绘画的存在已经是上万年了,它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语汇、模式、流派、风格、方法,包括围绕着绘画所形成的各种系统,各种体系。但是关于数字技术,这个东西其实是一个新的事物,是二战之后才有,到今天数字技术才成熟,才有了今天这种可能性。但是数字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数字会不会取代人类,成为构成世界的一种本体性材料呢?这都是大家怀疑的,包括虚拟空间。实际上,数字本质上是一个虚拟的东西。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再去想象,再去实验,它要打开一种新介质,然后才是图式和观念,而不是倒过来绘画要换一个材料,材料在历史上一直在换。

何桂彦  美术学博士、批评家、策展人,现任教于四川美院美术学系,教授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四川美院美术学系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谈到了在绘画遇到数字时代的时候发生了哪些变化。首先,数字绘画的绘画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图象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一定不是文艺复兴时代和印象派时代去学院学习。其次是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第三是观看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思考的维度仍然停留在如何生产画的方式,而没有思考它的跨媒介性以及它的观看方式的转移。

著名艺术家、设计师,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创始人许燎源

著名艺术家、设计师,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创始人许燎源认为,在他的观念里,一直强调一点,只把艺术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创造力。媒介是我们的表达过程当中所选入的金属或者纤维,只是选取的媒介不同,而创作的是一个感性世界。艺术始终是关于感性的状态,而艺术是实现感性的手段。数字绘画、数字雕塑甚至数字产生的所有生产事件的东西都提供了无边界的可能性,所以这个时候艺术和人类的分别就不存在了,所有的艺术创造都要回到我们的生活实践里面。

著名艺术家,复旦大学、威尼斯美院客座教授童雁汝南

著名艺术家,复旦大学、威尼斯美院客座教授童雁汝南谈到,随着数据的变化,科学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所造成的不仅仅绘画的变化,而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甚至是理解社会的改变,甚至我们宇宙观的改变,这是数字绘画一个很大的方向,不光是技术上。我们探讨数字绘画的同时,如果有机会,手上的技术往前推了,但是我们的世界观,我们的宇宙观可能要往回追溯,这两股力量是很重要的,就是往前进的时候一定要有回溯力,这是数字绘画往前走的时候需要同时思考的问题。

执行策展人代表、亚洲艺术杂志执行主编王志刚

执行策展人代表、亚洲艺术杂志执行主编王志刚提到了数字绘画所承载的意义与价值,他认为数字绘画连接了传统绘画方式和新媒体艺术,使得两条平行线有了交叉点。当然,作为首届举办仍有一些不足,但这将会成为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在下一届我们会考虑更加具有数字感的呈现方式和观看方式。

数字绘画参展艺术家代表付黎明

获奖艺术家付黎明认为,他理解的数字绘画艺术其中一点是区别于传统绘画技艺不能表达的手法,通过电子设备软件程序才能表现,找到其数字绘画自身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

策展人一山

对于数字绘画众说纷纭,但策展人一山表示欢迎来自各界对于数字绘画的关注和批评,同时也希望能够在下届征集展中呈现出更加多元、立体、动态的以绘画为本体的数字艺术形式作品。最后我对数字绘画也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点是现行教育体制问题,我希望不存在文理分科,而是希望让艺术与科技嫁接起来,从而加大对科学软件、科学技术的研究,让科技的翅膀实现艺术在新的维度下的飞跃。第二个是美术史要考虑的问题,现在研发出来一部分软件可以模仿和渲染出各种20世纪现代艺术各个流派的作品风格,我们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应该用其他新的软件,来探索未来属性更强的当代艺术作品。第三个是本体性的问题。开幕式发言我已经总结了数字绘画的独特的本体语言,我希望能在后续的征集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数字绘画语言。第四个是就是情感表达,不管用哪一种方式都是表达艺术,我们艺术家既要追求标志性风格,也要更看重它的思想,观念、情感和具有灵魂的作品。

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征集展获奖名单揭晓

本次展览作为一次较具前卫性和实验性的展览,相比于常规展览,组委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等奖必须要六位评委全票通过,很可惜的是并未有合适的人选。然而,这也为下一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征集展做了很好的铺垫,鼓励数字绘画创作者们继续努力,争取下一届的大奖。

二等奖颁奖仪式

荣获二等奖的艺术家有付黎明、庞楠(本人在国外,由工作人员代领),由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名誉主席贾方舟,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三等奖颁奖仪式

荣获此次征集展三等奖的艺术家有马晟哲、赵瑞、夏国,由著名艺术家、复旦大学、威尼斯美院客座教授童雁汝南、著名艺术家许燎源、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陈炯为三等奖获奖者颁奖。

执行策展人张长收为部分入围艺术家代表颁发证书

相比于以往常规的征集展,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征集展的亮点在于数字绘画介于架上绘画和装置新媒体艺术之间,使得这两条平行线有了交集。数字化时代所赋予的艺术特质在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出现的,这也就决定此次征集展是一次具有前卫性、先锋性和实验性的划时代意义的展览。虽然说数字绘画是借助数字软件、绘画板、触摸屏,形成了新的一整套绘画工具,但其背后的思维逻辑、运转过程都是亿万级的数字运算,“数字+绘画”的形式会为未来的艺术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研讨会现场

据了解,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征集展每两年一届,同时将在两届征集展之间的时间段进行全国各地的巡展,不断地拓展和深化数字绘画在国内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数字绘画组委会发起并成立了“数字绘画联盟(筹备组)”,旨在联合从事数字绘画探索和研究的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家,共同努力推动数字绘画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发展和延伸。

展览现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