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的夏天》刚刚过去,“乐队的秋天”又来了?

夏天向来是综艺节目井喷的季节。

今年夏天也不例外。

null

不仅各类综艺数不胜数,随之而来的各种梗和段子,也是各位小伙伴们一整个夏天的快乐源泉。

null

从前两年的“skr skr”,到今年抓住“明学”的《中餐厅》,梗和段子向来是综艺节目制胜的法宝。

null

没有梗和段子的产出,就意味着节目没热度,没流量。

可没有热度的节目在当下少之又少。

一是目前综艺制作普遍投资大、周期长,而且有明星坐阵本身就自带一定话题性;

二是全民上网时代国产综艺的宣发策略也发生改变,越来越“会玩”,都想着法儿的讨好年轻人。

null

这些都使得综艺节目市场愈加细分和有针对性。没有梗和段子产出的综艺,也基本快被“IP”系的综艺给淘汰了。

01

“乐队夏天”刚走

“乐队秋天”来了

近日,有一档几乎可以说是“小透明”的音乐类网综《一起乐队吧》,成功引起了小谷的注意。

null

同是乐队演出类节目,这档优酷独家的“乐队类”网综,一上线就难免被人拿来同低开高走的《乐队的夏天》进行比较。

null

可看着看着很快就会发现,这两档节目除了名字有些相似外几乎没什么共同点,在观赏性上也高下立判。

《乐队的夏天》几乎全程高能,场场有料。

null

而《一起乐队吧》第一期最让人舒服的可能都不是音乐,而是开场《一起街舞吧》的暖场舞蹈。

null

在音乐类综艺节目愈加繁多的今天,要想做一档好看又好听的综艺,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中国好声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几季下来节目的原有创意已消耗殆尽,缺乏新意和新看点,逐渐成为近两年好声音饱受诟病的原因。

null

音乐类节目与其他节目相比,虽天然具备明确的“听觉”上的优势,但这对于挑剔的观众来说显然远远不够。

只有全方位地照顾观众的感受,此类节目才能走得更远。

而且,对于习惯各种大小屏幕的年轻人来说,听觉带来的刺激往往难比视觉。

习惯视觉、图像刺激的年轻人,如今也已普遍没有耐心去听复杂的音乐。

即使是在古典音乐演出现场,世界级的大师们也要靠来来回回返场,不断调动观众情绪才能达到最终的高潮。

null

小谷在这里不得不说,这是音乐的尴尬,更可能是时代的尴尬。

02

如何让“乐队的秋天”好看

再说回音乐类综艺本身,如何才能让这类节目变得好看呢?

我们来简单对比一下《一起乐队吧》和《乐队的夏天》,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在场地设计上,《一起乐队吧》可以说是能省则省。现场布置的像个刚粉刷一新的老旧工厂厂房,隔着屏幕好像就闻得到油漆未干的味道。

null

导师们的椅子,除了用来坐,也不再具备多余的功能。

跟其它音乐真人秀比起来,嘉宾们坐的虽然更近了,但互动的趣味性却少了不止一点。

而《乐队的夏天》看起来就倍儿舒服,场地配色就像流动的音符一般。

节目的录制现场,基本延续了《奇葩说》色彩碰撞、逸动畅快的视觉风格,虽以亮色为主,但又不至于过分刺激观众。

嘉宾的衣服也都写满了年轻、个性和活力。

null

显而易见,《乐队的夏天》显然在怎么把节目做得更好看上下足了功夫,将“视觉”变为了这档主打音乐节目的又一大亮点。

由此可见,只有充分利用“视”和“听”两种手段,将重点放在视觉化呈现上,不断给观众刺激的感受,音乐类节目才会好看。

null

《一起乐队吧》在这方面显得迟钝很多。可见,这档节目似乎从定位阶段就犯了一些方向性错误。

03

乐队类节目最需要什么

节目一上线,就有网友打趣说《一起乐队吧》不是乐队节目,而是乐队大型养成类真人秀节目。

确实,与《乐队的夏天》主打成熟乐队之间的互相pk不同。

《一起乐队吧》赛制是从各方向选手中优中选优,先组建乐队,再轮番比拼。

null

从节目组的设置来看,“技术”显然被前置为乐队的首要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

事实果真如此么?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什么才是一支真正的乐队?或者说,对于一个乐队来说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null

《乐队的夏天》制作人马东的一番话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乐队特别好玩的地方在于人。音乐节目这么多,唱歌的手段,对音乐的包装,大概就是这些了,但是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发现人之间的关系是这个节目的主线,人的情感是这个节目的一个主要的方向。”

马东的话其实说的很明白。

null

乐队是由一个个人组的。相比技术,人的情感和随之产生的表达,才是《乐队的夏天》吸引人的地方。

null

我们也可以说,技术是好的,但技术发展有自身的膨胀期。

某种程度上,并不是技术越高越有意义。尤其是对人文的东西,技术再好,有时也没有意义。

就拿前几年好莱坞的爆款音乐电影《爆裂鼓手》来说,影片就没有将重点放在大肆渲染打击乐的技巧难度上,而是放在对师生关系、人与人情感的描绘上。

null

影片里鼓手一遍遍的练习,不是为了多大的奖杯和荣誉,而是为了得到一位从不会夸奖学生的老师的肯定。

null

这说明音乐是需要被理解的,是需要共鸣的艺术,音乐节目也是如此。

《乐队的夏天》很好地把摇滚乐,或者说青年音乐文化深耕进大众认知的盲区。

在这个节目里,大家看到的摇滚乐不再是穿皮衣皮裤、晃脑袋,吉他板在波棱盖上肆意摩擦的那种形象,而是一个个有趣的人之间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达到各自生命的大和谐。

null

所以,观众才愿意看彭磊这种欠到在国产电视剧里都活不过两集的人,在舞台上蹦跶,愿意反复看张亚东含情脉脉的点评环节。

null

而《一起乐队吧》目前全无此类“共鸣”的东西,单从赛制设计上,就看得出大众和小众之间、“精英化”和“通俗化”之间——那道很难跨过的坎。

不开玩笑地讲,如果说《上海堡垒》是一不小心把《流浪地球》一手缔造的“中国科幻”关上了门,那么《一起乐队吧》可能是故意把一道看起来已经被《乐队的夏天》逐渐弥合的“大小众音乐”的鸿沟,再次拓宽成一道巨壑。

并且,斩钉截铁地告诉观众,你根本不懂音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