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风华·70年70人丨罗荣桓:开国元帅好家风 世代传承“不忘本”

编者按:在时间的碑林里,总有一些人、一些事,铭刻在那里。他们是革命者、拓荒者、奋斗者,更是你我一样的

编者按:在时间的碑林里,总有一些人、一些事,铭刻在那里。他们是革命者、拓荒者、奋斗者,更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但他们从来不是天生就矗立在那里。他们的每一步,都是激昂、坚守与担当。他们如丰碑般树达与铭刻,也如帛书般耐读与沉思。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衡阳市委网信办、红网衡阳站联合推出“衡阳风华·70年70人”网上展览活动,利用红网、“衡阳发布”等网络平台,通过系列报道、集中展览、网上互动、对外宣传、结集成册等,对历史致敬,发时代宣言,向先进学习,为衡阳聚力,将精神承扬。

为省域副中心而聚力,为最美地级市而奋斗,继往开来,砥砺前行,让我们走近那些人、那些事——

开国元帅罗荣桓。

位于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的罗荣桓故居。

两双皮鞋,反映的是罗荣桓廉洁齐家、始终保持劳动人民优良本色的严谨家风;两双皮鞋,也见证了他一生清廉如水、艰苦朴素的崇高品质。

马褡子见证革命精神。

红网时刻记者 石珊 整理报道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罗荣桓——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他光辉灿烂的一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脍炙人口的故事。让我们走进罗帅故里——衡东县,去探访这位伟人与故乡的不解之情。

好家风被后人代代传承

今年7月份,连日暴雨致使衡东县受灾严重,罗荣桓元帅的女儿罗北捷虽远在北京,仍时刻心系家乡78万父老乡亲,带头主动捐款伍万元支持家乡防汛抗灾,为家乡人民祈福。很多身在异乡的游子也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捐款捐物,支持家乡防汛救灾,灾后重建。

罗北捷深受其父罗荣桓元帅的影响,在家乡受灾后第一时间捐款支援。罗荣桓元帅虽没有什么遗产留给子女,但是给子女甚至全党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他的高尚品德和严谨家风被后人不断传承。

罗荣桓关爱亲友,然而对亲友的情感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丝毫不滥用感情,办事、处理问题讲原则,不徇私情,不搞特殊。

衡山解放以后,他考虑到定会有许多家乡亲友来找他,其中很可能有人以为他当了大官,来向他谋个一官半职或提出其他不切实际的要求。因此,在1949年11月间,他打电话给刚刚到职的衡阳铁路局局长郭维城,说:“衡阳是我的家乡。会有很多人想通过你上北京来找我。你要做工作,不能让他们免费坐火车。”不久,果然有一些人以罗荣桓的亲戚的名义找郭维城,要求免票乘车进京,都被郭维城一一婉言谢绝。

罗荣桓留在湖南老家的女儿罗玉英,20多年没有见过父亲罗荣桓,1949年底,她听说爸爸“当了大官”,就提笔写了封信。罗荣桓回信教育她说:“你爸爸二十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之待遇外,一无私有……不能对我有其他依靠。”罗玉英来京以后,罗荣桓鼓励她首先要刻苦学习文化,后来她参加了工作,父亲又要求她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此后,罗玉英去了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场,经过几年的锻炼,光荣地入了党。

在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里,有两双旧皮鞋,并排摆放在一起,左边这双鞋子叫将校靴,是罗荣桓1955年授勋时穿的,右边这双三接头皮鞋,是他日常所穿。这两双鞋,不只是罗荣桓穿过,罗荣桓逝世后,他的儿子罗东进、侄儿罗勇进同样也穿过。两双鞋,历经了两代三人。

罗荣桓一生简朴,对子女要求很严,衣服鞋子破了,补一补又继续穿。罗荣桓去世后,妻子林月琴独自抚养家里五个孩子,竟然拿不出多余的钱来给孩子们买新衣、新鞋。罗荣桓的将校靴,给了侄子罗勇进穿,三接头皮鞋,则给了儿子罗东进穿。这两双旧皮鞋,两位晚辈穿了十多年。

两双皮鞋,反映的是罗荣桓廉洁齐家、始终保持劳动人民优良本色的严谨家风;两双皮鞋,也见证了他一生清廉如水、艰苦朴素的崇高品质。

1963年12月,罗荣桓病重弥留之际交代子女:“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也没有什么可以分给你们的。爸爸就留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马褡子见证革命精神

在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展品——马褡子。这件展品是罗荣桓元帅的长女婿陈卓捐赠的,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就是这样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陪伴了罗帅革命生涯的大部分时间。

马褡子是一种搭在马身上的大型口袋,下垂的两头可以装东西,也叫“捎马子”。据陈列馆馆员介绍,罗荣桓1937年在延安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使用过的这件马褡子,是延安被服厂生产、统一配发的。

据相关资料记载,罗帅从行军开始,这个马褡子几乎没有和他分开过。行军时,罗荣桓总是把马褡子驮在他自己骑的马背上;宿营时,他总是把马褡子放在自己的身边……原来马褡子里面装着都是非常重要的军事文件,包括行军经过各兵站所需的介绍信和各种证明等。卢沟桥事变后,这件马褡子成为罗荣桓过黄河、挺进山东的唯一行李,也是罗荣桓所带领的这支队伍行军的“公文袋”。

罗荣桓元帅生前曾经讲过,这件马褡子来之不易,是延安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用当地棉花纺成棉纱,制成土布,用延安的黄土染过,然后缝制而成的,曾为行军转运物资,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这件马褡子吸引了前来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参观的人们的眼球,目睹这件马褡子,亲切缅怀罗荣桓元帅的丰功伟绩。

如今,位于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的罗荣桓故居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2019年1月1日至8月31日已接待游客42万人,罗荣桓一生清廉的作风和严谨的家风也成为罗帅故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