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决策层痛下决心去房地产化的『背后』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地产锐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 好多年前,红姐曾经到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地产锐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

好多年前,红姐曾经到位于建国门的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采访过刘煜辉老师。那个时候红姐入行不久,就地产看地产,对他说的很多观点都是懵懵懂懂的听着,一知半解。

后来,刘煜辉老师发展越来越好,经常受邀参加国办、央行及各部委的宏观经济形势咨询会。他思维犀利,观点深刻,被誉为是“最懂中国经济的学者”。

关于当下房地产调控,『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昨天(9月5日)发了一篇文章,提到近期刘煜辉老师接受了路透社的专访,表示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到了不得不去房地产化的艰难时刻。

红姐觉得读罢此文,更有助于我们了解本轮房地产调控的深意,也有助于我们判断后边整个行业的走势。刘老师的主要理由和观点如下:

1.中美贸易战的升级坚定了中国去房地产化的决心,这从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定调可略见一斑。中国的去房产地化才刚刚开始,也能看出政府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在不断提升,建立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2.今天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就纠结在房地产上,因为在全社会资源配置中,房地产形成了魔鬼般的虹吸效应,所有的资源和要素都被虹吸过去。一业兴旺百业枯,房地产问题不解决,出再多的政策都很难有效果,因为全社会成本被高高顶在上面,导致整个经济都被深度绑架在房地产上。

3.房地产繁荣的背后就是政府力量难以遏制的扩张欲望,导致中国目前呈现出通货膨胀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动房子,什么也干不了,滞胀往深里走;一动房子,不可避免就会触雷,又要防止连环爆,这也是宏观政策做决定的时候一直很纠结的原因。

4.房地产问题实际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只是在当下痛下决心,因为中国到了一个时间窗口——

此前中国一直处于全球化的红利周期中,随着房地产经济模式对资源配置扭曲和效率挤出加剧,制造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力受到房地产挤出影响不断下滑。

之前没那么迫切是因为世界工厂还有潜力,虽然有挤出效应但还能支撑住,还能为中国经济注入现金流。

但眼下的中美贸易战,实际上是中国与西方之间关于过去40年全球化的一个清算的过程,这个时刻的到来让世界工厂的困境显现。

所以中国必须要做一个选择,在外部条件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是要世界工厂还是房地产?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命脉,答案肯定是选择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本,庞大的世界工厂支撑了中国庞大的就业,这也是中国实体经济的根,也是支撑中国经济过去20多年快速发展、成就中国现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基石。

今天北上广深高昂的房价背后,真正的支撑是无数间的世界工厂,不是货币也不是央行,从宏观到具象,世界工厂是中美掰手腕重建均衡的决胜点,这也是中国与西方掰手腕真正依托的资本。

5.看今天中国的产业状况,就是四个字——“制造如狗”。产业工厂的外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大要多,这也是决策层痛下决心的原因。在这个方向下,可以清晰地预测到房地产在未来三五年内会变成一个收益平庸的资产,只有变成收益平庸的资产才能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向。

6.在目前中国坚定去房产化的过程中,货币政策不带有扩张功能,更应侧重于危机处理功能。在目前阶段,货币政策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保证路径是有序的,不要发生失控和变成危机的释放,这才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功能,货币政策更多的是配合陷入财务困境主体的风险处理,熨平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

文章来源:地产锐观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