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引燃的美西战争?“黄色新闻”如何推波助澜,最终挑起战争的

1898年2月15日,一声巨响打破了古巴哈瓦那港的平静,当夜驻泊于此的美国“缅因号”战舰伴随着剧烈的爆炸沉于港内。

适逢美国准备对外扩张,准备问鼎世界霸权,“缅因号事件”旋即成为导火索,最终引发了“美西战争”...

“缅因号事件”美国走向霸权的起点

而在煽动公众“一致同意”发动战争的过程中,报纸或者说是媒体的作用自然是不可忽视。

如报业巨头威廉·赫斯特所说的:“你来提供照片,我来提供战争”...

事实上,正是赫斯特对手普利策间的“黄色新闻大战”,直接促成了美西战争的爆发...

一个“黄孩子”引发的血案

19世纪末,美国报纸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当时大多数报纸的印刷都平淡无奇,“字多而图少”。

因此在1895年,“现代报业奠基人”普利策作出了创新。他在《纽约世界报》上开设了一个漫画专栏,主角是一位穿黄睡衣的男孩——黄童子(Yellow kid)。

1896年2月,“黄童子”正式登刊。专栏借“黄童子”之口讲述新闻事件,图文并茂、诙谐有趣,因此广受读者欢迎。

报纸上出现的“黄童子”形象

普利策的成功引发了报纸行业的争相模仿...

一心想要称霸纽约报界的赫斯特也不例外,他的《纽约新闻报》在报纸定位、内容风格乃至排版风格上全都模仿自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

甚至,赫斯特还大挖普利策墙角,高价挖走《纽约世界报》不少的撰稿人和画家,其中还包括连环画家奥特考尔特和他创作的“黄童子”。

赫斯特的挖墙脚行为,直接导致了“黄色新闻大战”

挖走“黄童子”一事触碰了普利策的底线,促使他下决心反击。报界巨头们之间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而要想赢得这场“战争”,报纸销量无疑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于是,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无可避免的陷入了这样的竞争中:谁的标题更惊悚?谁的内容更煽情?谁的图片更精美?谁的版式更引人注意?

总之,只要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正如如今编故事的“标题党”一样...

当标题使用过度时,就不可避免的成为标题党

随着竞争的白热化,纽约城里上演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黄孩子竞赛”(双方都坚持自己拥有版权),甚至到了双方的黄孩子装饰了整个纽约广告牌的地步。

而这些“渲染、夸大耸人听闻消息”,煽动公众情绪的新闻,自然不乏反对者。

一位评论家为“羞辱”这种做法,称他们为“黄孩子新闻”,简化后就是“黄色新闻”。

你提供照片,我提供战争

为了压垮对手,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不放过任何一个“博人眼球”的机会。

从政治丑闻,到刑事案件;从两性消息,到流言蜚语,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博人眼球,他们极尽夸张,甚至是肆意捏造事实,毫无底线与操守。

而这也为后来“缅因号事件”上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留下了隐患...

不同的事件会吸引特定的人群,而战争则吸引的是全国公众。在“美西战争”这件事上,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早在1896年开始鼓吹战争。

1897年,他们还炮制了埃文赫利娜·西斯内罗斯的故事。之后又扭曲了古巴少女克莱门希·阿让的故事,企图以“色情”和“对西班牙的仇恨”来吸引读者。

来自赫斯特“黄色新闻”的头版头条:西班牙人在搜查女性乘客。事后当事人出面证明此事子虚乌有

到1898年2月9日,《纽约新闻报》又突然发表“独家新闻”,公布了一份“偷”出来的私人信件。

信是由西班牙驻美国大使,发给马德里《先驱报》编辑的。信中诋毁美国总统麦金莱,称他为“软弱的、迎合暴民的、卑劣的政客”。

消息一出,美国公众群情激奋,开始一边倒的职责西班牙。而麦金莱想以“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推行不下去了...

接下来就是6天后的“缅因号事件”,尚未等调查结果出炉,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就已经在宣传“是西班牙干的”,还公开悬赏5万美元,求犯罪证据...

《纽约新闻报》大量使用通栏标题报道“缅因号事件”,诸如“被敌人可怕武器懒腰炸断”、“干涉刻不容缓”、“美国战争狂热”等等。

可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缅因号”沉没后一切平静如初。《纽约新闻报》驻古巴的画家雷明顿还向赫斯特发电报:“一切平静,没有动乱也不会有战争,我想回去了”。

赫斯特马上回复到:“请留在古巴,你来提供照片,我来提供战争”...

“缅因号”残骸,拍摄于事发当月

赫斯特的做法也引得其他报纸争相效仿。尽管《纽约世界报》并非好战的报纸,但在这种爆炸性的消息面前也不得不低头,搞起了战争宣传。

终于在赫斯特和普利策的“联手”鼓吹下,美国公众群情激奋,美国国会也在4月18日通过了开战决议。

在隆隆的炮声中,美国人的坚船利炮打垮了西班牙人那些过了时的木船,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销量也从战前的100万份,迅速攀升到战时150万份。

“黄色新闻”浪潮退去

1898年12月10日,美西《巴黎和约》签订,美国如愿夺取了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关岛等地,跨出了全球扩张的步伐。

而对于推波助澜者——“黄色新闻”来说,美西战争既是高潮,也是衰退的起点。在一轮又一轮夸张的标题和内容的冲击下,人们已经开始厌倦了这种模式。

纽约《晚邮报》的戈德金就抨击普利策和赫斯特:“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黄色报馆的气氛大概最像地狱了。因为没有一个地方能比黄色报馆更适宜把一个青年训练成永远遭人唾骂的人”...

讽刺普利策和赫斯特的漫画

显然,在当时的美国人眼里,美国媒体已经是垃圾新闻的过度。在多方压力下,“黄色新闻”开始有所收敛...

大约至1901年后,普利策领导的《纽约世界报》退出了“黄色新闻大战”,重拾了“新闻道德底线”,开始强调准确性和真实性。

想来,如今“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还能有如此的影响力,与这一转变是分不开的。

人们奔来走去,忙的都是假消息。这大概就是那个时代美国新闻的写照了

而赫斯特和他的《纽约新闻报》,依旧走在实力作死的道路上,各类夸张的“黄色新闻”有增无减。

1901年,《纽约新闻报》为制造具有轰动性的新闻,故意将肯塔基州州长遇刺身亡的责任,推到了麦金莱总统身上(麦金莱亦是赫斯特的死对头)。

1900年大选及麦金莱当选之后,《纽约新闻报》依旧不遗余力的“攻击”他,直至最后发展成为“教唆刺杀总统”。

刺杀麦金莱画面

1901年9月6日,当利昂·乔尔戈什在泛美博览会上刺杀麦金莱时,他身上就带着一份攻击麦金莱的《纽约新闻报》。

此后,麦金莱的继任者西奥多·罗斯福公开谴责黄色新闻,公众们也加入了声讨黄色新闻、抵制《纽约新闻报》的大军。

终于,赫斯特实力玩死了自己,《纽约新闻报》被迫更名为《美国人报》,而黄色新闻的“风光”也一去不返,再也没有机会左右像“美西战争”这样的大事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