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四法则和成办大事的三要素

成功者的四法则

在《入菩萨行论》里寂天菩萨说过如何做到成功和精进(勤奋)的四个方法:“以欲坚喜舍,勤取增精进”。也就是说以希求、坚毅、欢喜和放舍四种助缘,努力来增上精进(勤奋)。

第一、希求力,通俗讲就是想去做一件事情。要想产生希求心需要知道做这件事情有什么利益(好处),如年轻女士想去学瑜伽,她一定会了解学瑜伽能够起到美体塑型、舒缓心情和压力、增强体质和身体柔韧性等好处,才会产生欲求。

第二、坚毅力,也就是长期坚持下去的决心。学瑜伽虽然有诸多好处,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无法真正产生益处。所以,坚持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第三、欢喜力,即对所做的事情有一种欢喜踊跃之心。没有欢喜踊跃心,很容易产生疲累不愿意坚持。古人曾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虽然喜欢一件事情,但是时间一长,最初的欢喜很容易消退,导致中间打退堂鼓而放弃。好之者的比喻如同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孩童,一心系于电子游戏,上课和做其他事情都是心不在焉,只要出现玩电子游戏的机会,就会象酷热难耐的大象见到清凉的水塘一样,急不可耐地奔入。

要做到保有好乐之心,需要的是不断强化利益意识,就是多方面、多角度、反反复复的去了解所作事情带来的好处。

第四、放舍力,就是放下之意,也就是善巧调节力。放舍有两种:暂时放舍和究竟放舍。以比喻来说明这两种放舍:如要去某处,由于路途比较远,中间累了或者生病了,就休息几天,精力恢复或者病好了继续上路,此为暂时放舍;当到达目的地以后,就不再继续往前走,这是究竟放舍。

在讲到放舍力时,寂天菩萨说:“身心俱疲时,暂舍为久继”。就是身心都疲累时, 暂时放舍,目的是为了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这四种法则需要配合起来酌情增减使用。

成办大事的三要素

要成大事者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智慧、悲心和能力。

所谓的智慧就是无误辨别诸法的体相。有了智慧才会知道,何者该做,何者不该做,要怎么做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要怎么做才可以避免无谓的失误。同时在面对纷繁复杂、头绪众多的事情的时候,才能够抓住要点,不被各种枝节所迷惑。

智慧的获得需要广闻博学作为基础,融会贯通作为纽带,灵活运用作为检验标准。

悲心就是指相续中要具足悲悯之心,而不是心肠硬如铁石。不具悲心者往往会被自私自利所控制,六亲不认,根本得不到大众地认同,也就更别提能够成办真正的大事了。套用伟大的共产党的一句话,就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除了要具备智慧和悲心以外,还必须要具足能力。就拿改善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完善的构想,然后还要有造福百姓的悲心或者善心。仅仅有了前面这两者还不足够,一定要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来支持,或者虽然暂时财力物力缺口比较大,但是也要有一个可以借得到的地方作为支撑。如果财力物力缺口比较大,又无法向国际金融组织或银行乃至于其他国家筹措资金,就很难做到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改善经济的目的。

智慧、悲心和能力三者是三足鼎立、密不可分和互相促进的关系。(一)如果具备智慧,没有悲心,则会“学而助其奸”,智慧成为做坏事的工具;如果有智慧,没有能力,则出现“纸上谈兵”的笑谈。如果具备悲心,没有智慧,则会成为“悲心生下流”或者“慈悲多败儿”的后果;如果具备悲心,没有能力,则只能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起不到任何实际作用。如果有能力,没有智慧,就会出现莽夫一般的蛮干;如果有能力,没有悲心,那么干起坏事来根本挡不住,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二)如果具备智慧和悲心,没有能力,只能是有理想、有抱负,无法真正去实现理想和抱负;如果有智慧和能力,没有悲心,则智慧和能力都会用去做坏事,这样就会成为大奸大恶之人;如果具备悲心和能力,没有智慧,则悲心和能力往往用在了错误的地方,所求与结果背道而驰。

一旦掌握了四种法则,同时具备了三要素,只要不懈努力,成功就会出现在眼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