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释义

《道德经》第五章释义 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2003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

《道德经》第五章释义

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2003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2000年后,遵照元音老人的传法嘱咐,随缘授受,方便接引。凡是发愿证得自心真相的人,皆可与我联系。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义】

天地,生发万物之根。仁,爱物悯人之情。不仁,不落爱物悯人之情。譬如,世人所说的仁,就是能所相对的爱,就是能所相对的仁。这种能所相对的爱,这种能所相对的仁,是“以我爱他”之爱,是“以我仁他”之仁。天地之仁,就是天地之爱,不是能所相对的爱,不是能所相对的仁。

天地视万物为自己,自己与万物为一,自己之外,更无他物。大海水视波浪为自己,自己与万波为一,自己之外,更无他水。天地生万物时,不是为我而生万物,也不是为万物而生万物。天地生万物,它不是为了什么。若是为了什么,若是另有企图,若是另有动机,哪怕是“为了万物”,那也是人我二元之见,那也是能所相对之见,那也不是绝待无对的大仁,那也不是平等不二的大爱。

问:如何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答曰:刍狗,用草捆扎而成的草狗,用来象征供品。这种用草捆扎而成的草狗,供时则用,用过即休。这样的草狗,留他何用?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此心应物,“应无所住”。天地之间,万物生时,天地不迎,万物灭时,天地不留。天地生万物,如此而生,如此而灭,如此而用,如此而休,是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与万物,犹如圣人与百姓。

问:如何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答曰:圣人不是某个生命个体,百姓不是天下黎民。真圣人,只是这无相真心。真圣人,只是这无形大道。佛家有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法身无相,能生万相,是故“法身是真佛”。法身即是此佛,法身即是此道,法身即是此心。我们也可以说,此心此道,此佛此身,是真圣人。

问:如何是百姓?

答曰:圣人,只是自性圣人。百姓,只是自性百姓。弥陀,只是自性弥陀。众生只是自性众生。

圣人只是此心,圣人只是此道。百姓只是此心之相,百姓只是此道之德。

再做个比喻,大海喻圣人,波浪喻百姓。波浪生时,大海不迎。波浪灭时,大海不拒。如此不迎,如此不拒,便是大海以波浪为刍狗。

再做个比喻,天地喻圣人,万物喻百姓。万物生时,天地不迎。万物灭时,天地不拒。如此不迎,如此不拒,便是天地以万物为刍狗。

自性百姓来时,自性圣人不迎。自性百姓去时,自性圣人不拒。如此不迎,如此不拒,便是圣人以百姓为刍狗。刍狗,乃一时所用之物,用过即休,事过即弃。

世人所说的仁,是“以我爱他”之仁,是“能所相对”之仁。这种“以我爱他”之仁,这种“能所相对”的仁,不是圣人所说的仁。圣人不以“世俗之仁”为仁,是故名曰“圣人不仁”。

圣人应缘起用,用过即休。圣人随缘现相,事过不留。是故名曰圣人“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以百姓为刍狗”,是自性圣人以自性百姓为刍狗,而不是以世上的黎民百姓为刍狗。若是以世上的黎民百姓为刍狗,那就是“我圣人凡”,那就是“我贵人贱”。这样的我圣人凡、我贵人贱的圣人,这样的“以百姓为刍狗”的圣人,那就应该打倒他,免得他祸害人间。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犹,相似也。橐者,鼓风的皮韝(gou1)。籥,口吹的一种乐器。虚,虚无。不屈,不变。动,触动。出,出现。

天地之间,法界之中,就像一个皮韝。这个皮韝,至虚至无,如如不动,这就是“虚而不屈”。

皮韝是个比喻,所喻之物,就是我们的至虚至无的无相真心,就是我们的至虚至无的无形大道。

天地之间,法界之中,就像一个管笛。这个管笛,虽然无声,然而,只要我们吹它,它就会发出声音,我们越是吹它,它就会越加发出声音,这就是“动而愈出”。

管笛是个比喻,所喻之物,就是我们的应声有响的无相真心,就是我们的弹之即响的无弦琴。我们的无相真心,就像一支无声的管笛,他应声有响,应色现形,应一切缘,现一切相。

此心此道,就像这个无形无相的皮韝,如如不动。此心此道,就像这个应声有响的管笛,吹之愈出,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大道玄妙,实相无相,思之不及,说之不到,呼声捉响,徒自茫茫,不如息下狂心,安住妙体,所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体悟此心,守护此心,此乃生入无生、走向圆满的真功夫。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