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午餐的发展史!

从1910年航空史第一块冷食三明治,到泛美时代300秒烘焙的奶油蛋糕,再到近代真空烹饪美味升级,人类已经花了100多年探索三万英尺高空饮食的可能。

然而中国飞机餐的发展却只用了世界航餐史一半的时间。

因为中国民航起步晚,在五六十年代国内才有第一架民航客机飞上蓝天,那时的中国人才刚刚吃饱没几年,所以基本上没有航空餐食这一概念。

那时中国民航的飞机餐有点像今天的食堂盒饭,配餐人员用保温桶、暖水瓶这种最原始的工具,准备妥当后骑着自行车把午餐肉、鱼罐头、水果饼干送上飞机。

飞机餐放在铝制饭盒里发给乘客,要是渴了空姐会拎着暖水瓶过来给你倒水。

上世纪60年代

当时比较精致的飞机餐组合是白煮蛋配一块蛋糕,尽管今天看有点寒酸,但那时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吃的都是黄瓜茄子,坐飞机可以品尝难得的一丝甜蜜,也算幸福感爆棚了。

早期的登机牌

有的航空公司还给乘客发“零食”,比较有名的是大白兔奶糖,好吃顺便还能缓解起降产生的耳压。

为了尽可能提升服务和尊贵感,机组还在机上“赠纪念品”,比如香烟。早期中国民航允许抽烟,甚至赠送印有“中国民航”字样的小包香烟作为纪念。

起飞前,空姐把香烟摆在托盘上递到旅客的面前,旅客非常礼貌的取走一盒,随着螺旋桨轰鸣,潇洒地点燃一支香烟,狭小的客舱中烟雾缭绕,一度让乘客像真的坠入云里雾里。

相比中国航餐的简陋朴素,那个时期欧美的空中餐食正值鼎盛的“黄金时代”。

1958年泛美航空在一则广告中说:“高级厨师亲手制作精美餐品,让您获得高级餐厅享受。”

烤箱和厨房被搬进机舱,大厨推着餐车现场为你切鲑鱼……银器、红酒、纸杯蛋糕,简直是座豪华宫殿。

对比欧美飞机餐盛况,中国当时的航餐的确可怜,但没过多久我们的空中餐食也开始强势升级。

不少朋友都见过一张早期空姐在飞机上为乘客倒茅台酒的图片,这其实还原了中国飞机餐七八十年代的情况。

1975年乘坐中国民航国际航班的旅客能得到免费茅台一瓶,除了茅台机上还有很流行的红宝桔子汁、奥林匹克可乐可选择。

70年代苏联航线配餐

改革开放后,北京直飞旧金山的航班开通,飞行中至少要供应两顿正餐,要达到西方航空标准,然而中国飞机餐却遭到了美方的嫌弃。

国际航餐领先我国30多年,当时泛美航空考察我国的航食供应能力后,觉得设备和质量都不达标,提出航班要经停东京配餐。

1970年泛美航食制作车间

一份不起眼的飞机餐引来了西方的偏见,为保证直航,1980年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成立。

作为第一家接轨国际的航空配餐公司,北京航食的食材都要精选最好。

北京民航准备的餐食

甘蓝、甜豆、青芦笋要用出口级别的,牛排、羊扒来自加拿大,从挪威进口的橘红色三文鱼,必须选有带白色油脂线的……

北京航食使中国民航机上配餐水平大大提高

为了制作地道的西式点心,北京航食还专门从澳大利亚进口面粉,采用国外先进烘焙设备。

当时北航食烘焙的点心几乎是京城网红,烤出的小面包深受邓小平喜爱,连人民大会堂、外国使馆都来订购。

北京航食早期配送车辆

随着90年代后乘客增多,飞机餐的口感越来越被重视,不少航空公司在两舱餐饮中投入鲍鱼等高端食材。

高端红酒、鸡尾酒、龙井、普洱应有尽有,为了让餐食更有层次,有些航司甚至推出“下午茶”。

当中国航食步入国际化轨道,欧美飞机餐却进入“锡纸时代”(用锡纸胡乱包装的空中盒饭)。

国外飞机逐渐成为一种寻常交通工具,便宜的票价比豪华餐更吸引人,航司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节省成本。

21世纪初美国西北航空甚至取消每位乘客的一袋饼干,如今在欧美乘机,有包花生或苏打水就很不错了。

经常坐飞机的飞友应该也发现,中国飞机餐的“萎缩期”也正在到来。

虽然从前在飞机上供餐是普遍现象,但对于选低价票、更关注目的地的乘客来说,消减餐食服务是必然的,就像欧美一样,免费牛肉饭的时代很快要结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