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擦亮策展人头顶的光环?

2013年,我在和某艺术家聊天中,他说(大意):“XX突然这么火,成了著名策展人了,想请他策展,都排不上号,艺术家都围着他转。十多年前我就认识他,当时我都不稀得搭理他,没想到出国镀金再回国内做事就比我牛多了。”当时该艺术家也已经颇有名气、财气,说出这些话,说明这位策展界的当红炸子鸡有多抢手。顶着名校博士,终身教授的职位迅速蹿红,其速度不亚于在拍卖市场力捧某位艺术家。

广州K11:日本当代艺术家奈良美智的作品《大头狗》。

另外一件事儿是在2017年,在某位重量级艺术家的工作室,听其说起该策展人,他策划了这位艺术家在北京和另外A市的重要巡回个展,当巡回至A市的布展阶段,艺术家由于有其他事务无法分身,委托策展人将展览统筹妥当,提出的一些展陈及布置要求,策展人也满口答应,然而当艺术家到达现场后却大失所望,发现根本没有尊重艺术家的任何意愿,很多环节粗制滥造,偷工减料,而该艺术家仍然为此支付了非常可观的费用,并且支付了丰厚的策展费。

从开始被著名艺术家追捧到合作的著名艺术家敢怒不敢言,这里面包含着很多关于策展人从业素质漏洞以及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微妙关系的变化,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在“策展人”这三个字正当红的时候,经常有人讨论策展人的专业素质、理论水准,也有人斥责三六九等之人挂“策展人”之名,做行画展览的勾当,但是都没有发现藏在自身上的一处暗疮,那就是追名,追逐策展人的学历、毕业院校和名气,却不曾看该策展人策过的展览水准高低,也不关注人品如何,就如同只买美协主席的作品一样的盲目,而最近两年“策展人”早就不是热点,各色人等的策展人层出,也难以规范,已经呈现放任自流之态,但也应适时警醒。

如果众多的机构和艺术家不去为了名气硬搭策展人,策展人也就没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某些策展人自视甚高的架子以及不学无术的作态很多艺术家早就不再买单。大概前年,艺术家胡向前在泰康空间策划了一个展览,展厅入口处播放一个视频,他表达了艺术家身份策展的缘由(大意):“每次有策展人要来工作室,都会兴奋又紧张,把要给策展人看的作品都摆好,工作室的卫生收拾干净,如同等待领导的视察。后来一想是什么导致了艺术家和策展人这样的关系,为什么艺术家不能反客为主,策划展览。”术业有专攻,策展人的确有策展的专业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只要通过专业实践,有艺术家能够策划出比某些著名策展人还有品质的展览。

部分艺术家的觉醒是某些策展人的危机,同时也是给策展界的警示。策展人早就不是混个头衔就可以招摇过市的决策者,也不是弄几个学术名词吐沫乱飞,写几篇放之四海皆准的文章就能有饭碗的明星。策展应该是艺术产业链中最为清醒自觉的人,为行业产出精彩的策展思路和推出优秀艺术家。

本文节选自《收藏投资导刊》2018年5月总第177刊《谁来擦亮策展人头顶的光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