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调水?如何调水?

一、什么是“调水”?

翡翠的水是光线在翡翠里面传播,受晶粒的多次无序交叉反射、折射后形成的一款综合状态,似迷雾萦绕,有深度,无层次感,是透明度与种、底子的结合体。在翡翠种老、晶粒细小、结构紧密,底子纯净的情况下才能产生的水,是更甚于透明度的光学现象。在翡翠的创作过程中,为了增强其质感和层次感,要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和打磨,让其更加通透、有光泽,这个过程用行话讲便是翡翠“调水”。

一般“调水”有几种做法,简单概括为:

1、在加工雕琢的过程中,如果把翡翠磨的更加薄,这样既可以增加翡翠的透光度,又可以增强它的透明度,从视觉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更加的“水”。

2、 对于实玉不雕刻的那一面,同样需要处理得当,甚至要处理得更完美。因为如果背面处理不好,那翡翠整体的表现就差,就无法凸显出其价值,而且雕刻面的所有心血也将付诸东流。翡翠背面的具体处理方法是:将其做成一个大小得当的弧面,即凹进去的光滑面。这样一来,翡翠背面的整体受光面积增加,更多光线可以穿入翡翠当中,因此达到了“调水”的目的。我们常见的翡翠弥勒佛或翡翠观音,它们的背面一般都向内凹陷,就是这个道理。

3、如果翡翠的种相对较差,且表面粗糙、颗粒感强、透明度不理想,那么翡翠则显“无水”或“弱水”。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和抛光,做到翡翠表面光滑如镜,这样即可调整光线穿入的量,同时增强了翡翠的透明度,达到了“调水”的目的了。

二、翡翠透明度与“水”的关系

透明度的概念是什么?翡翠分级国家标准将翡翠的透明度划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这五个等级,它其实反映的是翡翠的透光程度。

虽然说透明度指标不是影响翡翠“水”的唯一指标,可是如果翡翠不透明的话,又谈何水不水呢?总的来说,翡翠越透明,那么一般就越“水”,不透明的翡翠没“水”。透明度越高的翡翠,就会有更多的光线射入其中,通过光线的各种反射和折射之后,达到了理想的“水”的指标。而翡翠“调水”,通过打磨抛光,使翡翠的表面上光滑如镜面,有利于光线穿透表面上射入里面。也可以说,调整光线和透明度能抵达“调水”的目的,让更多光线进入实玉,从而达到那种弹指可破的视觉效果。

就目前市场来说,和田玉、翡翠既是玉市场的两大主力,同时以两种材质为中心也是两大雕刻体系的代表,固然在雕刻上异曲同工,面对同一块材质,玉雕师所思考的办法也是不一样。

从材料来说,一款是透明(翡翠)的材质,一款是不透明(和田玉)的材质。在雕刻中,对力度和对材料的加工是不同的,相对于翡翠,对和田玉的雕刻“薄意”就比较明显,翡翠与和田玉最大的不同便是翡翠要进行“调水”。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翡翠“调水”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阿玉也祝愿大家都可以觅得水头十足的翡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