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满百,常怀千岁忧,不如吃块红烧肉,一嘴油,解千愁

有一次夜读,读到作家池莉的一篇回忆知青年代时的访谈,叫《十八岁尝到革命的肥肉真好吃》。文章写得很是让人心酸,就像她写的那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饥饿的感觉却永远同样:饿是疼!我们这一代人,最刻骨的记忆,大约就是饥饿了……我用筷子夹起一片厚厚的肥肉,只见肉片微微颤动膘光四射喜气洋洋。那个吃肥肉的小女孩,唰唰地穿越时空来到我眼前,令我浑身发抖,热泪满眶。我低头咬了一口,竟然中邪一般耳鸣不已,脑子里隆隆有声,奇异的肉香五味翻涌。这一年我十八岁,我终于体验了那小女孩的香甜与幸福。那一天我发现了一个真理:肥肉真好吃!”

我很理解这种感觉,虽然没经历过池莉文章里那段真正饿殍的年代,但我年幼时也是曾经历过物质困乏的时期,我也忘不了那段吃肉吃的极为香的日子,我记得有个人说的好:在最饥饿的年代、味蕾最敏感的时刻出现的美食,如同正当年华情感最旺盛的时候出现的人,永志不忘却也永不再现。而这味道的背后,是味蕾的记忆,是味到浓时即为家的感悟……有些时光有些人有些事,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但有些味道,会让你在一个突然的时刻永远记起他们……

所以有时候,对我和比我年长的人来说,食物不再是简单的食物,更是一种经历一种回忆甚至一种精神。时间让一切变淡,只留下一些坚韧的东西,那些艰苦年代扛过去的苦中作乐的日子,那就是生活。

我最喜欢的是文章的结尾,“后来,慢慢地,我还是更习惯吃瘦肉。慢慢地,连猪肉都少吃起来。慢慢地,我还是更喜欢离群索居。革命也不再可以随意地让我热血沸腾。唯有肥肉那浓烈的油腻的香,从此无法淡去。因为想念,每年总有一两次,我还是要做做红烧肉的。带皮的五花肉,肥肉部分不能太少,炖得酥软颤抖,色红如醉枣,质地晶莹又剔透,含到嘴里就化,吃一口便忍不住要拍案惊奇,道:好!”

那晚。读完池莉的文章,忍不住下厨,做了一锅红烧肉。

经常有人问我做的红烧肉的法儿,我想了想,有些难以回答。因为红烧肉因为地区差异有很多种做法。有的偏甜,有的偏酱香,有的因为某些原因不用酱油用糖色,还有用红曲米来上色的……众口难调,所以呢,我只能说说我对红烧肉的理解和做法,不管何种做法,红烧肉都得油润香糯才够好,做法呢,无他,两个条件就够了,一是肉要够好,带皮五花三层猪肉是基础,要新鲜关键是要够肥才行,现在的猪养不够天数,不够肥就不够香。二是煨炖的时间要够,小火慢煨最少两个小时,才能让一锅五花肉足够香糯,滋味尽透。

说说我的做法。带皮五花三层猪肉一条,接近肋排的那块五花最好,在案板上切麻将大块,用盐水泡去血污,沸水汆烫,再温水洗净。起红锅,炒一个红润油亮的糖色,待炒到褐红色糖泡翻滚之时,下肉块裹炒,染一层饱满的琥珀色儿,复添老抽兜炒二次上色儿,找一只砂锅,放进五花肉块,一次性加足量清水,加八角一枚,香叶一片,桂皮一小片,葱一片姜一片,黄晶冰糖一大块,红烧酱油一勺,足矣,剩下的就交给灶火和时间,用微火煨炖两小时,最后大火略略收汁儿,好了。

要是茨菇上市了,用茨菇一起来烧,我最喜欢。这是王老虎家常版的红烧肉。不喜勿怪。

日啖一味的粗朴食材,才是真烟火。就像我一个兄弟老姜说的那样:人生难满百,常怀千岁忧,不如吃块儿红烧肉,一嘴油,解千愁。

生活呀,无非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如是。而已。

一嘴油,解千愁。

坚持原创美食文章,央视《味道运河》《吃货传奇》美食顾问,美食纪录片《搜鲜记》总策划王老虎与你共同搜寻舌尖上的“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