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花城》不惑,文学未老

阿来说,我是非常赞赏《花城》的坚持,不管我们之前讲先锋也好,还是讲小说的叙事方式或者是小说形式方面的

日前,《花城》杂志创刊40周年研讨会在广州白云宾馆举行。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出席研讨会,他表示:《花城》不惑,文学未老。

▲摄影|李道学

我突然发现一件事情,开始频繁参加纪念会,40年、50年、60年,今年还参加过70年的纪念会,这就说明我们已经有点老了,其实这个社会更多是年轻人的,所以我觉得将来应该多参加有年轻人参加的会,或者是早年跟刊物刚发生关系的时候,就是开笔会。

《花城》确实不容易,这20年来,中国文学有一个巨大的转向,先不说消费文学兴起以后,那些类型文学各种各样的繁盛跟发展,就是主流文学也有一个自动的转向,这些年我们讲更多的回到中国的传统审美,而中国的传统审美,其实又不是回到中国真正的诗歌跟散文当中,那种巨大的优雅传统,而是回到话本小说的传统,话本小说传统无非就是讲故事,但这个时候你要考虑文学或者小说存在的理由。

只有小说能讲故事吗?

电影不是讲故事吗?

电视剧不是讲故事吗?

再老一点,很多民间叙事的方式,茶楼酒肆里头发生的那些艺术形式,不也是讲故事吗?

所以当我们把小说的功能归结为讲故事的时候,这就发生一个问题,就是小说的合法性,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在我的理解,小说首先就是一个语言问题,或者从语言升华出来的小说结构问题。

▲摄影|李道学

所以在这点上,我是非常赞赏《花城》的坚持,不管我们之前讲先锋也好,还是讲小说的叙事方式或者是小说形式方面的探索,语言方面的探索,如果小说在这些方面的探索终止了,或者说我们没有一个合理的、好的、有影响的发表平台来支持这样的探索,恐怕将来小说越来越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我们就会越来越看到写作小说的时候已经准备好改编成电视剧,只差一个分集,我们现在已经看到大量的像长篇电视剧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可能特别适合改编成电影。如果仅仅是商业的考虑、传播的考虑,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阿来指出:因为我自己有写作的经历,也有做出版的经历,我做出版的时候就很坚持,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不太迁就读者的时候,读者会来跟随你,你可以引导他们;而我们发现过分迁就读者的时候,反而最后会失去读者。

“所以我自己觉得在这个意义上,《花城》在艺术探索、创新方面一如既往的坚持,虽然这个坚持有些艰难,我们还是对《花城》寄予希望的。”阿来说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