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成年轻人陪伴父母少于10天:为何“回家过节”会成为难题?

有媒体报道,近日,国内某社交平台发布《2019都市异乡青年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年轻人一年365天中,陪伴父母的时间少于10天。其中,陪父母(3-10)天占比最高,为53.1%;(10-30)天的比例为30.9%。报告还显示,在外打拼年限越长,每年回乡陪家人的时间则越少。在外(2-3)年、(3-5)年、(5-8)年的异乡青年每年陪家人时间不足10天的比例分别为44.2%、58%、59.8%。

在以上这组数据中,所谓的“陪伴父母”,其实就是“回家过节”的天数。而且,讲得更为直接一些,如果“陪伴父母”少于10天,就说明只有“春节”和“中秋节”和父母在一起。因为,就现实的境遇来讲,目前大大小小的节日中,唯独“春节”和“中秋节”还有一定的存在感,大家还有团圆的诉求。

至于,“春节”和“中秋节”以外的节日,基本上越来越没有节日的氛围,团圆的诉求越来越低。过去,但凡是一个“传统节日”,人们便会举家团聚,大吃大喝。但是,现在这样的图景,就越来越显得难能可贵。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内,近三十年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确实天翻地覆。

与此同时,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意义上的“过节团聚”,日渐失去原有的牵引力。尤其,对于“为团聚而团聚”的生活方式,在年轻一代中,早已失去应有的“仪式感”。坦白讲,就是“什么时候团聚不行”,“非得选在集体大迁移的节日里”彼此添堵。

于此,“过节不回家”就越来越常态化。有的(年轻人)人是真忙,不想回家,而大多数(年轻人)人,却是不想面对家人。因为,对于年轻一代而言,对于朴素的团聚,吃喝式的团圆,早已失去兴趣。对于父辈一代来讲,过节的意义,更多是伙食的改善,所以人们盼望过节,本质上是“饥饿惯性”的驱使。

而年轻一代,绝大多数人都能“吃饱穿暖”,所以,过节本身,如若只是“吃喝玩乐”,很容易陷入某种尴尬的图景。尤其,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认知层面也与父辈完全不同。并且,所谓的“代沟还不止一条”。无论是“婚恋观”,还是“消费观”,以及“人生观”,都极其的相悖。所以,所谓的团圆,基本上也是“尬聊”。

不得不承认,“忙碌”是不能回家过节的“主要借口”,但却不是“真正的借口”。那些漂泊在大都市的年轻人,宁愿留守在逼仄的出租屋里死宅,也不愿意买一张车票,淹没在拥闹的人海里。毕竟,放假“三天”或者“一周”,对于回家而言,可能就是回家。

因为,好不容易回家,屁股还没坐稳,就又得再出发。在重逢和分离之间,有时候就是一顿饭的功夫。这种可预见的图景,想必奔波在大都市的年轻人早已厌倦。索性“不孝子”做到底,“加班的借口”永远管用,永远会换来父母的理解。于是,“节日死宅”成为定式。

虽然,作为年轻人,也知道这样的方式并不好。但是,对于快节奏的生活来讲,这可能是对自己最友善的交代。毕竟,“三天”或者“一周”,要完成来回迁徙,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严峻的考验。至于,“人在囧途”那样的喜剧效果,放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可以逼死一个人。

与此同时,个体原子化的社会中,“享受孤独”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孤独本身是难以启齿的,也难以归类。但是,当一个人身处节日的喧嚣之中时,孤独本身也是实践。比如,“举头望月”,“低头思乡”,这本质上算是一种自顾自怜。

并且,这种孤独的感受,会因“回不去”显得更加浓烈。当然,现在的人们,也用不着对月顾盼,因为通讯设备简直太便捷,可通话,也可视频。至于食物层面的补偿,“家乡菜”在大都市里并不匮乏,有的甚至比特产地还正宗,总之,比起迁徙劳顿,天涯共此时的感觉,可能显得更浓情一些。

由此,也萌生出一大堆追问,人们为什么要团圆?是为平行空间的气氛?还是为血浓于水的仪式感?如若,只为短暂的气氛,留不住的仪式感,似乎真没必要,将一个人强行的推向拥闹的人海。尤其,在都市里打拼,很多年轻人早已疲惫,何苦再继续折腾呢?

是的,我们能回去“空间感的家”,却难以抵达“心灵深处的家”。因为,从刚成年就奔赴异乡的年轻人,对于家乡来讲,早已失去归属感。就如,李健在《异乡人》所唱:“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曾经的乡音,悄悄地隐藏”。

所以,对于心怀理想的年轻人,回家越来越成为酷刑。对于父母的渴望,以及亲戚的催婚,很多时候除却无奈,就只能暗地里苦笑。他(她)们并不嘲笑父辈一代的认知,却因认知的不同,陷入深深的忧伤。因为,他(她)们也渴望亲情和爱情。只是,所指的事物,不是一回事儿。

可惜的是,在物欲横流的大都市里,一切的理想主义都显得满目疮痍。想回家,却不甘心,这是当下多数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尤其,在一个将功名奉为至上的社会中,这几乎是极其残酷的问题。所以,只能承认,“回家”是难题,而“陪伴”终将成为“奢侈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