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伟明 ‖ 诗意湛江

null

诗意湛江

图/文 戚伟明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湛江人。从出生到现在,我在湛江这片土地上已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我的生命,时时刻刻领受着这片土地上的阳光和雨露;也历尽了这片土地上几十年来的风暴雷电、历史变迁。这片土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我生命的旷野上,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个城市的每个区域、每条街道,在我记忆的地图中,早已留下了熟悉的轨迹。我心灵上流淌的血液,命中注定地融入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文情怀、历史精神。我和这片土地、这个城市的关系,可以说是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

诗人西川面对大海时,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大地是现实,而海是精神。”湛江,地处三面环海的雷州半岛。这里东临南中国海,西濒北部湾,北倚大西南,南出太平洋,是一个地缘战略地位既特殊而又重要的地方。生活在这里,我们每天脚踏的是大地,而更多的是面对海洋。可以说,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现实”与“精神”紧密联系的故乡。我为我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地方而深感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本土诗人,我常常总是张开诗的眼睛、展开诗的想象来观察湛江;常常总是试图从历史文化与时代脉搏的传承与开拓的路径来审视、思考湛江;常常总是追求用清新、鲜活的意象来表达湛江,用深情的笔触来抒写、描绘湛江美的意境。在此,我想通过回顾、梳理近十多年来,我用诗的方式抒写湛江这片土地的历程,以展示我心中的诗意湛江。

null

春天的E-mail

“春天送你一首诗”是《诗刊》杂志社一个闻名中国诗坛的全国大型公益活动,其口号是“让我们相约在每一个春天”。2004年,湛江市荣幸地成为其中一个分会场。这无疑是诗的春天正在拥抱湛江的一个重大机遇,更是本土诗人抒写春天湛江的一个重要时刻。

这次活动中,我创作了组诗《半岛,发来了春天的E-mail》,这组诗包括:《在半岛,建一个春天的网站》《春天,海洋大学正式开学》《在码头》《阳光真好》《一棵椰子树没想到》五首诗。在征文评奖中,我的组诗《半岛,发来了春天的E-mail》获得唯一的一等奖。后来在《诗刊·春天送你一首诗》(2004年第4期 下半月刊)专号上,发布了这次大赛的获奖名单,以及《在半岛,建一个春天的网站》等九首获奖诗歌的专辑。

与此同时,由《诗刊》杂志社、湛江市文联、湛江市作家协会、湛江晚报等单位主办的“春天的旋律 彩色湛江”诗歌舞大型文艺晚会也隆重上演,朗诵了这次获奖的诗歌。

在半岛

有多厚的红土地 就有多深的蓝海洋

在半岛 建一个春天的网站

有多响的雷声 就有多绿的梦想

有多少启航的船只 就有多少不停的鼠标

——《在半岛,建一个春天的网站》节选

null

“‘有多少启航的船只/就有多少不停的鼠标’,这是戚伟明诗歌中E时代的湛江。……在这次大赛获奖作品中,我们惊喜地感受到一些鲜活的意象,一些澄明的语言,一股勃发的生命力。”这是2004年4月4日《湛江晚报·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专页上,时任湛江市文联主席吴志强在序言中的一段话。的确,“鲜活的意象”,在创作《半岛,发来了春天的E-mail》这组诗时,是我首先要总体考虑的问题。

网络科技,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越来越走近人们的生活。于是,我想到了:网页、鼠标……等网络科技的名词术语;通过对本地人文历史地理的思考,我找到了网络科技与本地人文历史地理的关连,找到了湛江在新时代诗的密码。于是,从宏观的视角,我收获了“启航的船只”、“不停的鼠标”的意象;从春天的视角,我收获了“红嘴鸥”与“船队”在“大海的屏幕”设计“春天的网页”,网络的“网”与渔网的“网”,“春汛”与“E-mail”等一系列词语的隐喻和意象。于是,《在半岛,建一个春天的网站》的意境,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而其中的这两节诗,则比较鲜活地展示了春天湛江的生动情景:

看吧 一群红嘴鸥正按着一支捕鱼的船队

在大海的屏幕上设计春天的第一个网页

·

收到了吗 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鱼

正在欢蹦乱跳的网上

发来了春汛的第一个E-mail

null

生活在湛江这个滨海城市,我和大海朝夕相处。可以说:大海,就是我的故乡。在大海这个故乡,有海上的船,船上的红嘴鸥;有湛蓝的海水,水中的鱼、虾,还有数不清的海洋生物。这些,都是我在大海这个故乡的至亲。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它们所发出的每一种声音,都是与我有着心灵感应的语言,是我最熟稔的乡音。由此,我想到了大海的“语言”、“课堂”——这些故乡的隐喻和意象。于是,整个海洋就是一所巨大的大学的宏大构想,使我的内心豁然开朗。就这样,我很快写出了《春天,海洋大学正式开学》一诗。

诗中,我在想象“大海的校园多宽广 海水的课堂多湛蓝/阳光射进船窗 海风擦过的黑板多明亮”,于是,我就有理由发出这样的恳求:“蓝蓝的海洋大学 收留我吧/就安排一张海水浮动的椅子给我/让我与所有的小鱼和虾做同学吧”;我就有信心发出这样的承诺“春天 就让我为你翻译这大海的语言”。

null

《在码头》一诗,是通过港口码头作业区一个侧面,来展示繁忙的港口在春天的动人景象:

在码头 我看见龙门吊用最后的冬天作饵

我看见春天终于被龙门吊钓起

我看见龙门吊上的春天长出浑圆的朝阳

·

那些来来往往的船只 满载阳光

将冬天与春天在海上的界线分割

·

在春天 我看见每一块切开的海水都笑开舒畅的嘴

我看见笑开的嘴合拢时哗啦啦的浪花

我看见浪花与汽笛鸣响时龙门吊钓着港口的繁忙

诗《阳光真好》,是从个人内心对春天阳光的真切感受而展开的:“我还会到海边走走/看看那些沉睡已久的心/在春日的天空中怎样展翅/看看吹来的海风和我流下的泪水 哪个更咸”。而《一棵椰子树没想到》,则抓住“椰子树”这个隐喻和象征,通过对一棵椰子树、椰子颜色的描述,揭示出半岛的春天已经到来的信息:“一棵椰子树没想到/挂于高处的一颗颗青绿的椰子/在长长的叶腋间洩漏了半岛春天的颜色”。

组诗《半岛,发来了春天的E-mail》,无论是从雷州半岛整体层面的描绘,还是从大海、码头、个人以至一棵椰子树的具体刻画,无不散发出湛江春意盎然的、生机勃勃的气息。

null

彩色的羽翼

2010年,湛江市文联举办“我为重点项目作贡献”征文活动,我创作的组诗《腾飞吧,湛江彩色的羽翼》荣获诗歌一等奖。这组诗包括:《让我再一次写写这港口吧》《一条名叫“青年”的运河》《如果我是一只鸟》三首诗。这组诗就是分别从湛江港、雷州青年运河、城市绿化建设等三个方面来抒写湛江的。

湛江港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深水海港。自1956年开港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大陆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港口,目前拥有30万吨级航道,是华南沿海地区通航条件和原油、铁矿石接卸条件最好的港口。为此,湛江又叫“港城”。

null

湛江港,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作为港城人,我在《让我再一次写写这港口吧》中有这样的感叹:“因为湛江港 我多了一份自豪 我是港城人 /因为港城人 我多了十份骄傲 我相信/每人心中都有一个天然良港 水深浪静 但激情澎湃 ”。

是的,生活在港城的人,尽管不一定都是湛港人,但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港城记忆,湛江港在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特殊的位置:

我虽不是湛港人 但我的亲戚是 我的朋友是

我同事的丈夫或妻子是 张副总指挥是

我们在内心都有对方上万吨级的泊位 有深深的航道

·

我虽不是湛港人 但我是港城人

这座城市就是

我和我的亲戚 朋友 以及所有湛江人的碧海蓝天

蓝天碧海上最大吨级的码头

null

雷州青年运河是一项宏伟壮观的水利工程。为解决雷州大地缺水的问题,从1958年5月15日中共湛江地委作出《关于兴建雷州青年运河的决定》开始,湛江人民用不到两年的时间,以气呑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出动民工30多万人,投入工日7880万个,完成土方6580万立方米、石方87万立方米,排除万难,移山造海,腰截九洲江,建成了蓄水11.44亿立方米的“人造海”鹤地水库,建成了277公里长的青年运河总干渠和五大干渠,以及4039条支、斗、毛渠(总长5000多公里,若连接起来,相当于从雷州半岛至北京的距离)、2900多座建筑物。这些配套工程与鹤地水库连在一起,在雷州半岛形成一个纵横交织的供水网,为改变雷州半岛的苦旱面貌发挥了巨大作用。

null

奔腾不息的青年运河水,一直滋养着我的身体;而运河水日日夜夜涌动的奋斗精神,始终激励着我的灵魂:“今天 只要捧起一掬这清粼粼的运河水/你就明白 这条名叫“青年”的运河/多像青年人充满活力的手臂/始终紧紧握住雷州大地和广大人民的命脉”。

对,我终于找到了“青年”这个令人兴奋的意象——这条运河就像“青年”这个名字一样,是一条精神永远也不衰老的河流。由此,诗歌《一条名叫“青年”的运河》就这样从我的心灵涌动而出:“很多年了 一条名叫“青年”的运河/从家乡流过/土地不再板起面孔了 庄稼的笑声也绿了”;“很多年了 一条名叫“青年”的运河/从梦中流过/鸟声灌溉的天空更蓝了 吹过稻田的风金黄了”;“很多年了 一条名叫“青年”的运河/从生命中流过/精神被洗净了 幸福结满沉甸甸的果实”

是啊,雷州青年运河的建成,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于是,我想象的翅膀就这样张开了:

这条运河不是从天上来的

这条运河是从比天上更高远的梦想中来的

哦 今天你就趟一回这清粼粼的运河水吧

父辈们当年的青春梦想依然在这水中激情荡漾

……

这条运河不是从地上来的

这条运河是从比大地更广阔的情怀中来的

哦 今天你只要喝上一口这清粼粼的运河水

心就不干渴了 梦想自然就开花了

……

哦 这条运河是从天上来的

是从比人间更神奇的天上来的

这奔腾不息的运河水呀

就像“青年”这个名字

日日夜夜涌动着每一代运河建设者劳动的歌声

涌动着雷州半岛千秋不变的希望

湛江是全国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荣誉称号。在《如果我是一只鸟》一诗中,我就是这样为园林城市而放声歌唱的:“呵 如果这城市也是一只鸟/那每座公园每棵绿树每朵鲜花就是生机勃勃的羽毛/我将携所有其它的鸟儿 和你一起/腾飞吧 湛江彩色的羽翼”。

null

丝绸之路新考

湛江是21世纪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城市。2014年11月中旬,我参加了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学创作采风活动,参观了海上丝路始发港徐闻等地。我创作了组诗《海上丝路始发港徐闻纪行》,这组诗包括:《丝绸之路新考》《大汉三墩远眺》《“万岁”瓦当》《在徐闻》《一只菠萝领我去远航》五首诗。其中《丝绸之路新考》《“万岁”瓦当》2015年11月13日刊登于《中国诗歌网》首页“编辑推荐”栏目;《大汉三墩远眺》《在徐闻》《一只菠萝领我去远航》三首诗则于同年11月13日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投票名单。2016年《丝绸之路新考》一诗被选入《2015诗探索年度诗选》。

这里 除了三面环绕的海

最迷人的一片

是菠萝的海

·

这里 很多弯曲绵延的路

最长的一条

自大汉从海上一直铺来

——《在徐闻》节选

null

徐闻县,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土红地绿,三面环海,天蓝水美,是历朝经略雷州半岛、海南岛和南海疆域的前沿要地,是粤西文明的发祥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徐闻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其港:商贾云集,百舸争流,对外贸易盛极一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对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史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张开了诗的想象翅膀:“那时 西汉和东汉是两片树叶/一片是桑叶/另一片也是桑叶/经济和文化是两条健硕的蚕/丝吐漠北 丝吐南海//那时 大汉不仅仅是一个王朝/还是一架庞大的织机/驼铃马队/拉长大漠如丝的日月/楼船如梭/织海水如一匹匹柔滑的绸缎”(《丝绸之路新考》节选)。

站在仕尾岭高高的祭海神台上向古港远望,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站在八角石雕航标灯座旁眺望/望着 望着/我仿佛就是当年那座航标灯/正在迎候/等待季风的船队徐徐泊岸//讨网村前的三墩港内/樯桅林立 舟橹声声/龙泉井旁汲水声伴着人声马声/繁忙之声依稀可闻//呵 两千多年间谁能说清/来了多少轮季风又去了多少支船队”(《大汉三墩远眺》节选)。

null

在徐闻县博物馆,一片破瓦砾,准确地说,是一片刻有两个篆体小字的瓦当头,引起了我的兴趣。是的,是瓦当上“万岁”这两个篆体小字的隐喻和象征,猛然撞击我的思绪,我看到了历代封建王朝兴衰更迭的倏忽,而最终,只有土地才是永恒的这个历史事实:“因为刻有两个篆体小字/这片灰褐色的瓦当头/就像一只遗落两千多年的旧鞋跟/骤然坦露/海上丝绸之路神秘的足迹”,“万岁 万岁 万万岁的朝代/早已销声匿迹/仕尾堤围排水沟出土的这片瓦当/像一块铭牌/标记着将它深埋已久的这片土地/‘万岁’”(《“万岁”瓦当》节选)。

走进徐闻的菠萝的海,我宛若就沉迷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梦游:

汉韵缭绕

一只菠萝竟像一只蚕茧

似在缫丝又似在调琴

·

唐风悠悠

一只菠萝已是一位美人

迎风舞动丰乳肥臀的身姿

·

宋元只是两座官窑

一只菠萝 一件瓷器

谁分得清哪件真假哪件精美

·

明明清清的一杯水

一只菠萝撒下一撮茶叶

几片舒卷几片浮沉

——《一只菠萝领我去远航》节选

null

是的,站在“一带一路”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回顾丝绸之路的历史,重游海上丝路始发港徐闻,作为一个本土诗人,我的诗思就像茫茫大海,是难以平静的:“远眺两千多年的路/海水 海水 海水/呵 我的心/何时被一匹匹湛蓝的丝绸牵扯”(《在徐闻》节选)。

null

故乡的三原色

有一种红

你会说是红土 落日 英雄的颜色

而我说 这是故乡的颜色

多少年了 提起这红

情感就像红红的泥土

一攥 就渗出千年沃血

·

有一种蓝

你会说是海水 天空 晴朗的颜色

而我说 这是故乡的颜色

多少年了 想起这蓝

乡愁就像涨潮的海水

一阵一阵从心底涌起

·

有一种绿

你会说是田野 绿树 生命的颜色

而我依然说 这是故乡的颜色

多少年了 听到这绿

梦想就像春天的山坡和田野

处处绽放希望的花朵

——《故乡的颜色》节选

null

三原色,是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三原色,又分色料三原色和色光三原色。三原色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绿、蓝三原色光。这与雷州半岛的人文地理颜色红、蓝、绿是如此的吻合啊。

2013年6月,为贯彻湛江市委“蓝色崛起”战略部署,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了“湛江市‘蓝色崛起’主题系列文艺活动”。为此,我创作了组诗《生命中注定有一个半岛情结》,这组诗包括:《故乡的颜色》《画一幅半岛》《海边天堂》《过海湾大桥》《假日海边写生》五首诗。

null

其中,《过海湾大桥》在2016年4月28日晚,由湛江市委宣传部统筹,市文联、市广播电视台主办的“丝路筑梦诗文朗诵会”上,成为被朗诵的诗歌之一;而《故乡的颜色》一诗,不仅被选入诗集《中国当代乡愁诗歌精选》,还先后成为霞山区文艺晚会、湛江日报社“聆听湛江”、湛江新闻综合广播电台直播室等单位的朗诵节目,可以说,这是我乡愁诗中让朗诵者喜爱的经典。

null

创作组诗《生命中注定有一个半岛情结》,其构想是在一个宏大的生命背景下展开的。而颜色,则是我诗思的切入点:蓝色崛起的海洋“蓝”,让我想到了红土的“红”,绿野的“绿”。这“红”,是雷州半岛的底色;这“绿”,是半岛大地上希望的田野。于是,红、蓝、绿这三种充满隐喻和象征意味的颜色,就构成了雷州半岛人故乡的三原色。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命中就注定有一个半岛情结。

半岛情结,具体就体现在一个人的生命记忆和情感历程中。而在诗人的记忆映像中,不同时期的情感历程,就像图画,一幅幅被描画,经历与映像互相印证着,半岛情结的图景,就这样一幅幅被呈现了:

小时候

喜欢用五颜六色的蜡笔

画一株花 一只鸟 一条鱼 一对虾

画蓝蓝海上初升的太阳

·

长大了

喜欢用梦幻的水彩

画一片椰林 一阵海风 一叶红帆 一声汽笛

画蓝蓝海上青春的远航

·

后来

喜欢用饱满的水墨

画码头的繁忙 公园的歌声 菠萝的海洋

画蓝蓝海上一座港城的音容笑貌

·

如今

最想用深情的红土作底色

摘下蓝天一朵白云 捡起沙滩一串浪花

蘸满大海的湛蓝

画一幅半岛的山水

画心中那片碧海蓝天

——《画一幅半岛》

null

生活在半岛岸边,海,就是半岛人的天堂;海边,就是半岛人熟悉的家门。于是,来到海边,天堂里熟络而亲昵的“海风”、“海浪”,“云朵”、“波光”,“小舟”、“大船”、“汽笛声”都一一扑面而来:“早早守候的海风 第一时间扑面而来/多么熟悉的拥抱 多么亲切的吻//海浪的声音一点都不变/依旧是不高不低 一声一唤/唤得你的心情像涨落的潮水/一阵激动 一阵平缓”,“蓝蓝的海水闪着蓝蓝的波光/蓝蓝的天空飘着白白的云朵//近近的小舟 远远的大船/依旧是来来往往 不快不慢/ 汽笛声还是一声近一声远/ 叫得人心一阵欢喜 一阵兴奋/叫着远处港湾的繁忙”(《海边天堂》节选)。此情此景,人与海,在故乡天堂亲密无间的情景中,缠绵悱恻,跃然纸上……

null

生活在半岛岸边,海,又是阻隔人们抵达彼岸的现实障碍。生活与乡愁,都只能靠渡船乘载,在风浪上颠簸,在时光里漫游……等渡船,是半岛人难忘的苦恼。海湾大桥,就是一座具有新生活隐喻和象征的工程。其建成,象征着湛江人更加快捷地迈向新的生活。于是,过海湾大桥,就成为一段段感念生活,诉说乡愁的片段:

一辈子多少次站在岸边 多少次

隔海眺望 像一棵脖子伸得高高的椰子树

迎着海风 斜斜探着身子

·

一辈子到过多少渡口 踏上多少码头

船 总是船与海达成默契

承载所有的乡愁 从此岸驶向彼岸

·

一辈子搭过多少渡船 经过多少风浪

海 总是因为海

我只能与船相依为命

·

一辈子登临多少回彼岸 总是

与海和船风雨兼程

今天 我坐的汽车穿行于碧海蓝天之间

海湾大桥像一座巨臂

引领新生活从此岸抵达彼岸

——《过海湾大桥》

null

生活在半岛岸边,最惬意的是假日、周末在海边沙滩度过。那一刻的你,人,在美景中,心,早已长出翅膀。你在悠然自得地体味生活,生活将你的心灵了无声息地提升,你和周边一景一物的和谐、融合,是假日最美的风景。《海边假日写生》一诗,就是试图将这种情境描述。

null

诗评家张德明教授对这首诗是这样评价的:“这组诗中写得最细腻和生动的,应该算是《海边假日写生》,诗歌如此道来:‘还未等铺开脚下的沙滩/五光十色的贝类/不动声色/就顺着浪花的指缝/悄然爬进你假日的调色板//在这温软的画布上/几只忙碌的小蟛蜞/早已忘掉内心的那点点苦咸/正不厌其烦搬动着一粒粒小沙球/将劳动和爱的足迹留下//一不留神/一尾小鱼已俏皮地游进你的画框/而一对小虾/早就从你已然静下的心境跳出/逗得你的画笔手足无措//先按捺一下内心的激动吧/再寻一幅佳境/将散落在海边的心情/一一拾掇 好好描画//看 远处那张白色的沙滩椅/足以画出遮阳伞下的浪漫/更远处/一叶闪着蓝光的小舟/正在勾勒你生活的海平线’,为了呈现大海的生机勃勃、趣味无垠,诗人有意选择了几个细节来写,既有沙滩上的贝类‘爬进你假日的调色板’的细节,又有‘忙碌的小蟛蜞’在‘不厌其烦搬动着一粒粒小沙球’的情景,还有小鱼和小虾游进画框的动人镜头,诗歌由此满溢出令人心醉的海洋情味。”(摘自张德明《生命中注定的半岛情结——论戚伟明的海洋诗歌》)

null

以上就是我近十多年来抒写湛江的几组诗歌。其实,本人抒写故乡的诗,远远不止这些。但不可否认,它们都是在故乡的三原色中,溶入作者独特的生命情感,而编织、而生成的半岛情结:“哦 故乡的颜色/多少年了 是这红 这蓝 这绿/日复一日/编织着我生命中一个多彩的情结”(《故乡的颜色》节选)。

著名诗论家李元洛在《诗美学》一书中说:“社会生活永远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诗,是诗作者对于审美客体的生活的一种艺术反映和表现,而不是诗作者蜷缩在象牙塔中的顾影自怜,或是封闭在蜗牛角里的自弹自唱。但是,诗歌又是诗作者这一审美主体对生活的一种积极的精神审美观照,它所反映和表现的乃至再造的生活,是生活的心灵化,或心灵化的生活,是生活与心灵交会的闪光。”通过对我抒写湛江的几组诗歌创作的回顾和梳理,我更加明白: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首要的就是要让审美主体对生活的一种积极的精神审美观照;就是要追求生活的心灵化,或心灵化的生活;就是要寻觅生活与心灵交会的闪光。

null

今年七月中旬,我参加了由广东省作家协会指导,湛江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名家写湛江”大型创作采风活动。来自全国各地几十名知名文学工作者亲历湛江,采写湛江。这无疑又是一个向半岛发来的春天的E-mail,一个大力抒写湛江的时候开始了!

这次采风活动,我们参观、采访了湛江很多著名的重点项目、港口码头;游览、感受了雷州半岛上优美的风景名胜、人文地理景观。尽管对于本地作者来说,其中不少项目或景区都是多次参观、游览了,但它们日新月异的变化,还是令我感慨不已。是的,在雷州半岛这片红、蓝、绿交相辉映的热土上,从两千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徐闻,到“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港口的港城湛江,已然张开七彩纷呈的羽翼,正在腾空而起!

作为一个本土诗人的我,只有洗心革面地驱除自身的浮躁,真诚地面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以及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奋斗精神,才有可能抵达被知识遮蔽着的诗性的澄明,才有可能接近真正的诗歌,才有可能捕捉到生活与心灵交会的闪光,才有可能描绘出湛江最动人的诗意美境,呈现出湛江最令人振奋的新的精神风貌。

null

二0一九年八月十五日于逸品书斋

二0一九年八月二十九日改

null

戚伟明:男,1961年4月生于广东湛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凤凰网·大风号》个人自媒体运营者。1986年开始发表诗作,文学、摄影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国诗歌网》《诗探索》《作品》《中西诗歌》《青年诗人》《粤海散文原创文库》《凤凰网》《500Px中国版》《图虫》等刊物、网络媒体。组诗在《诗刊》社“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4年);诗作入选诗集《2004中国年度诗歌》(诗刊社编);诗作入围《诗刊》社的“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候选名单,并入选诗集《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作品》(漓江出版社);诗作入选诗刊社编辑的大型诗歌合集丛书《闪烁的星群》(时代文艺出版社);诗作连续多年入选《诗探索年度诗选》;作品荣获2012年度广东省报纸副刊好专栏奖;诗朗读声频作品《是石头要开花的时候了》首发于北岛工作室《此刻在天涯·此刻读诗》。

戚伟明诗观:诗歌是最后的光、盐和灵魂复苏之地。写诗,是用文字拯救自我;写诗,是用心灵抚摸世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