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需要华为,也需要富士康

“你在富士康这些年,感触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龙华区的富士康南面有两个门,一个南大门,一个南二门;

“你在富士康这些年,感触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龙华区的富士康南面有两个门,一个南大门,一个南二门;我每次看那些从南二门进入厂区的员工,都会羡慕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大学生!“Anatomy说得认真。

他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呆了4年。微信名Anatomy,中文翻译过来是解剖。

他说,“我以后想从事运动康复方面的工作,解剖学是最重要的。”

10年前,10年后

这里是富士康,依靠人口红利走到今天的世界工厂。

周一刚发布的iPhone11从这里走出去,再被标上高于一线员工一个月薪资的价格流向世界各地。

再把时间往回拨10年。

2009年5月27日到6月6日,10天内,64万部iPhone3GS在富士康紧急组装完成,每分钟45台iPhone的速度走出生产线,全世界没有一家代工厂能做到这一点,一时风头无两。

由此,富士康和苹果绑在一起;接着,消费电子产业和富士康的亲密关系无人能敌。

那些年,“富士康”就是产值、就业、GDP的代名词,各地争相邀请建厂。

不过这一切,在2010年员工“十三连跳”后戛然而止。

2010年,60大寿的郭台铭,面对涌入的200多家媒体,三度鞠躬致歉;但同时觉得委屈,“深圳有几十万工人,99.99%都很正常,你把我从顶楼丢下去,我也不能保证后面没人自杀!”

媒体和社会对富士康进入讨伐时代,血汗工厂的帽子死死扣在了这个员工数十万计的巨头之上。

十年过去,当我随机地向几名富士康员工问及跳楼事件,答案有点出人意料。

-“跳楼?没听说过。”

-“那是十年前的事儿了吧。”

-“现在哪还有人跳楼,都是误解。“

与其说是往事,对现在的富士康员工来说,倒不如说已经成了十年前的传闻。

“企业工会制度很完善,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工会讲,还有员工关爱中心,我们都会时刻关注员工的情绪,一点儿风吹草动都会积极沟通……”

T是富士康的HR,在富士康工作4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对富士康很感激,不后悔进来,目前也没打算离开。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神秘的富士康龙华园园区。

“血汗工厂”VS“养老院”

从南二门进入园区,抬头看见一个摄像头,“刚刚摄像头拍到我了,系统就会认定我已经打过卡!很先进的!”L笑着讲。

当真正踏入园内,所有的东西都打破了进来之前对工厂的预设。

从各大食堂到开着超市、理发店的商业街,从医院图书馆到标准的游泳池和足球场,从幼儿园到自办的大学,基础设施之完善,令人咋舌。

“老头子喜欢游泳,这里有4个游泳池,对员工都是免费的,健身房也免费,员工想去都可以,谁都可以……”L边走边给我们介绍。

富士康b2区泳池,据说郭很喜欢在这游泳

这个230万平方米的园区,据说从南门骑车到达北门,需要耗时30多分钟。

“其实这里从设施到制度真的很健全了,法律要求没要求的都做到了,园区里什么都有,出入自由,我的最高纪录是三个月没出去一步。要是没什么大的志向,在这里,生活节奏也没现在的深圳其他地方那么快,养老都行!”L笑着说道。

也难怪,华尔街日报在2007进入深圳富士康龙华工业区后,给这里贴上了一个标签——“郭台铭的紫禁城”

这座城对于外人始终保持着神秘,但“血汗工厂”的污名始终缠绕。

围墙内外,声音却不尽相同。

“我平时也经常和一线工人接触,这里根本不是外面传的那样,还是很有人情味儿的。上次一个员工情绪不太对,可把我折腾坏了,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半夜要见他哥,我们就订机票,联系,凌晨两点去机场接机……”作为HR,T对富士康的评价很正面。

血汗工厂?没觉得,养老基地还差不多!哪个血汗工厂能让你说请三个月假就请三个月假的!”富士康工程师W先生很激动,“也就是你们外面人不知道才这么说!富士康都把我养懒了!”

流水线操作员Anatomy也否认了血汗工厂的说法,说自己平时都有在学习别的东西。

同一座城,不同的人生

从来都知道,同一片天空下有不同的人,那些擦身而过的人,大概率与己无关;也不想知道,自己站在那里,或许就已经被人羡慕了。

Anatomy是富士康几十万流水线员工之一,在这里也是4年,不后悔进来,一直在策划离开

出生云南农村,17岁出社会,刷过盘子端过碗,去影楼学过摄影,自认有些天分,但在他眼里那都是有钱人的游戏,玩不起。

“什么都干过,其他的工厂也进过,但说实话,要是再选,我还是会选富士康。对比下来,这里条件是最好的,社保医保什么都有,节假日都是双倍三倍加班费,每天上班8小时,有班加的时候加班,然后就看看书,学习,我想以后做运动康复方面的事情,现在还在学习。”

Anatomy也坦言,这里的大多数人只是在混日子。

“大多数人没什么想法,整天打牌,买六合彩……我不想和他们一样!”

“9月份是新人进来的时候,你去看,南二门和南大门进来的人,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我每次看见那群从南二门进来的人,都很羡慕!因为他们都是大学生。

“我身边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啊,偏远山村来的,没什么学历,能进富士康已经很好了!”

饶是如此,他还是没有选择就近上富士康自办的大学,提升学历。

“我身边的大多人都不会考虑,时间太长了,不合算!即便是学习,女孩子更多会去学个美容相关的,男生就去学个实实在在的谋生技能。”

和都愿意加班赚取更多工资一样,目的性极强,更多的人注重的是实用性,那些没办法看到直接收益的方法,并没有市场。

T是其中的少数,他选择在富士康自己的大学读书。

“我今年在读IE学院复旦大学的课程,要争取一下拿到企业的资助名额!”L进富士康的时候是中专学历,现在在读复旦专升本的课程。“要不是来了这里,我肯定在外面瞎混。”

他和一线员工有接触不少,但也不算多,告诉我有个线长40多了,在企业干了十几年了,现在孩子也在富士康。

富士康的晋升路径明晰,线长—组长—课长—副理—经理—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副总裁—总裁,这中间有十几级考核,晋升需有突出表现。

“晋升制度很明确的,只要努力,都有机会!”T信心满满。

Q是测试工程师,硕士学历,在富士康工作4年,已离职。

在他看来,IE学院很好,能给想学习的人一个机会,并且算是跳出富士康原本机制,打开了一条额外的上升通道。

离职则是因为,环境过于安逸,对自己的发展有局限,出去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更有利。

“这里其实是应届生学习的好地方,毕竟500强,再怎么糟糕,他的管理制度各方面都是最完善的,之后出去看事情问题的眼界会不一样。

“虽然这里也算是进可攻,退可守,工作是真的很累啊,但也是真安逸,一不小心就只能退可守了!”

他和流水线没有接触,想象里他们应该是辛苦的,但自己也很辛苦,“忙起来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血汗工厂了!”他笑得很开心。

在这里和深圳其他地方一样,不一样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或在努力,或仅仅只是生活着,走着各自的路,互不认识,互不干涉,对于彼此,好像见过,听说过;

但,也就这样了。

难留住人的世界500强

“就是太安逸了,根本留不住人啊!应届生的培训学校,如果自己有心,努力的话也是个学习的好地方!”L说得很认真,他刚毕业就去了富士康,呆了两年,学了不少东西。

“对外说,在富士康工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是,怎么在那种地方,大家才没有世界500强的概念,只知道是个代工厂。

L是富士康的前HR,说每年也会去各大高校招聘,但招来了也留不住。

这里制度是很完备,但问题是太过完备,考核员工的方方面面,个人的发挥空间有限,晋升也十分艰难。

留下的都是认可了自己是管理的附属物,把自己固定在自己的位置,做一个零件,日复一日

前面Q的离去,印证着“养老院”的说法。

他还告诉我,有一个北大研究生在富士康呆了10年。他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可能是待久了,职位慢慢升上去后,后面出去也不好出去找工作了,差不多的工资还不如在熟悉的地方待着,就这么一待10年。

“有斗志的估计都走了,留下的可能都甘愿被消磨吧!反正温水煮青蛙,园区里什么都有,吃得好还便宜,什么都不缺……”

Q呆了4年,转身去了隔壁

隔壁是和富士康一墙之隔的华为,中国制造业的另一座丰碑,和富士康一样,丰碑的建立,只用了30年的时间。从低端到高端,覆盖了”研发—制造—品牌“整个产业链。

10年前,深圳是富士康;10年后,深圳是华为,是腾讯,是大疆……

富士康也极力想摆脱代工厂的身份,工业富联上市,但短时间内仿佛收效甚微,从外界到自己的员工,依旧坚定地认为富士康是摆脱不了的代工厂,依旧接收着大量从中国各地而来的新生代务工者。

不曾想为富士康辨白,只是谁也无法否定,是富士康,给那些像Anatomy一样,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年轻人,那些没有高学历的年轻人,留下了一条谋生之路,留住了一线留在大城市的希望

是的,深圳需要华为,也需要富士康

感谢受访者:赵先生、spring、尹先生、龙女士、Leon、Anatomy、L、Y、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