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花乡茶谷等你来

一一第三届曾卓诗歌月亮诗会在武汉市黄陂花乡茶谷隆重举办侧记

月亮来的时候,月亮诗会就来了。9月13日至14日,我应武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谷未黄老师的邀请,从武昌乘座大巴上天兴洲大桥进武麻高速公路直达黄陂蔡家榨出口到达目的地,参加由了花乡茶谷旅游度假景区、曾卓诗歌馆主办的第三届曾卓诗歌节月亮诗会,来自湖北省内外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摄影家、媒体记者、网络大咖等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13日晚,中秋之夜,明月高悬,秋风送爽,花茶飘香。花乡茶谷广场,热闹非凡,与会人员有的品酒赏月、有聆听诗歌朗诵、有的欣赏字画、有的欣赏歌舞、有的即兴吟诗……还有葫芦丝齐奏和茶艺展示,节目精彩纷呈,掌声不断。正如武汉花乡茶谷旅游度假景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隽所说,我们今天相聚在花乡茶谷,将秋思寄托于这片土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一轮圆月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之夜。

14日一大清早,我与原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樊星老师和湖北卫视记者来畏老师3人参观了茶谷花道观赏区,先出游客中心,左边是花含笑,右边是柳绿,前行约四百米,在一处野趣弥漫的松竹坡,到达云台小憩。沿五百余米的斑驳石墙,走在青石板层叠的路上,两旁是遮天敝日的古松,百年历史的老茶,一些花儿点缀其间,走出来,就见到了水月门,一大片海棠树正在点头。

穿过水月门,到达梅谷,梅花树在右手的坡上漫向谷底,回眸一望是透明的有机茶观光车间。前行三百米的平路,再弯到谷底,茶园就在你的头上,更有樱桃、蔷薇、银杏、紫藤伴你前行,到达谷底,在正思泉边、空谷亭旁,梅花树正在深处。

在一处有二百余年历史的古桃、古紫藤边,登六十八歩台阶,进入天洞,一种天上人间的梦幻,走岀来,脚下就踏上了火山岩铺就的路,偶尔会有一棵二棵的野花从火山岩的蜂眼中钻出,这段茶谷花道起伏较大,缓坡一会就是幽静的深谷,再伸向坡上,走这段路之前,你最好在隐茶亭停顿一下,养足精神再前行。

紫薇花道,婉转在半山之上,路面平缓,紫薇花对在你的脸上,偶尔的白樱花、红樱花、探出头来,还有牵很长藤的野蔷薇、参天入云的野板栗,这段茶谷花道还有很多自选活动:半坡茶亭望云水湖、石上亭观原始风貌、听风亭俯看云天湖、登天梯、摘野板栗、穿越茶山小路。茶山小路有三处,为李花茶山小路、森林茶山小路、银杏茶山小路,每条茶山小路风光各异。

在枫园处,赏尽满坡的野菊花后,往右进入一条野趣盎然的茶园小径,沿途的榆树、木籽、银杏等浓荫覆盖,你可在松坡亭望一眼桃花潭,再进入茂密深处,约五百米到达望石潭,潭中水草,犹如水下森林。

进入桃花潭,桃花潭四周皆是能在寒冷中开花的桃花,又名南极红,梅花还未开尽的花乡茶谷,她就开了,桃花潭边还有野外烧烤、射箭、孔雀园等项目,半亩园休闲区就在桃花潭下。出桃花潭进入茶工坊,此处为茶工坊文化体验区,有曾卓诗歌馆、茶愽馆、书画馆、手工制茶体验等。

穿过红岗山茶文化园门楼,到达云水湖主坝,往右、是云水湖风光,半亩园的景色若隐若现,往左、田园山川、尽收眼底。至云水湖中的废亭近处,茶谷花道终于走完,左边是红岗山会议会址纪念碑。

我们吃过早餐,与武汉花乡茶谷旅游度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隽闲聊时,他介绍说,我们花乡茶谷,位于武汉市黄陂区蔡家榨街的红岗山,又名红界山、古名洪界山,取云梦泽洪水到此为界之意,跨武汉市黄陂区、黄冈市红安县两个行政区划,一山两市,被木兰湖、云水湖两湖相拥,湖光山色相映。山上古木成林,泉多、奇石多,四季山花烂漫,恍若世外桃源。天下名山,必生灵草,而红岗山的灵草正应在了茶叶上面,出汉口往北约50公里,百里坦荡,至红岗山,山峰陡起,若展翅之龙,环抱南来东西两谷之气,红岗山茶正产于山南坡,风水缭绕之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滋养出百年茶树,万亩茶园,成就了黄陂茶乡的美誉。

红岗山为大別山余脉,湖北名山。北临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为木兰湖东岸;南达长江新城,九座山峰向南望去,大都市武汉尽收眼底,山峰脚下是清澈如镜的云天湖,有九龙归池之象。向西南发源了凤凰河,沿岸有凤凰寨,朱熹后裔的居住地;向东南发源了青龙河,岸边有曾子后裔的宗圣祠。

除凤凰和青龙河外,主要水体为吴家寺河,它源于花乡茶谷所在的苍翠山野。它洗亮层层叠叠的万亩茶树后,婉约地流经黄家楼、韩陈益进吴家寺水库,再沿途顾盼万亩荷塘,步步莲花,注入浩淼北湖。同时,它也在花乡茶谷留下了云天湖、云水湖、望月潭、桃花潭、梅花潭、莲花潭、望石潭、清潭、映日潭,二湖七潭共九水。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抱水,形成了九龙聚会的地貌,九水共生的格局。

据武汉花乡茶谷旅游度假有限公司执行经理于洋介绍,走进花乡茶谷,也就踏上了红色之旅。这里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诞生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李先念、陈少敏、徐海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及刘邓大军一纵都曾在这里进行过长期的革命斗争。

1927年11月14日,黄麻起义胜利后,国民党十二军教导师闻清霖部自豫南反攻黄安(今红安)。我军虽打退了闻军的多次进攻,但终因敌众我寡,城门被攻破,解放21天的黄安城又陷敌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鄂东军在吴光浩、戴克敏的带领下突出重围。1927年12月底,鄂东军集合主力72人经黄安七里坪,向黄陂县红岗山一带出击,转战红岗山继续开展游击战争。大雪封山,部队住山洞,宿寺观,盖茅草,吃树皮,食干苕叶,喝山泉水。他们以山洞和寺观为藏身处,以群山为屏障,以山周民众和山上僧道人士为依靠,顽强地开展革命斗争,使革命烽火燃遍了大别山。至今红岗山顶仍保留着当年革命战士防御的山寨城墙,龙隐寺香火缭绕。

当时,鄂东军在向红岗山一带转移的同时,派曹学楷、戴季英到武汉,向中共湖北省委请示工作。省委赞同黄麻特委和鄂东军领导人从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战略转移举措。同时决定为适应斗争需要,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吴光浩,戴克敏任党代表,汪奠川任参谋长。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决定由吴光浩、曹学楷、戴克敏、戴季英、汪奠川等五人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党委。

1928年3月下旬,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党委成员吴光浩、戴克敏、汪奠川、曹学楷、戴季英等在红岗山举行会议,决定缩编部队,化整为零,组成四个短枪队,分赴各地发动群众,继续开展对敌斗争。吴光浩则是地道的黄陂王家河街蔡吴家湾人,1929年牺牲时年仅23岁,毕业于黄埔军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牺牲后接替他职务的,是后来的开国元帅徐向前。

第七军成立后,取得了火烧罗家岗、教训鲍家狗、枫树店除霸、镇压李波臣、血染汪家祠等战斗的胜利。革命烽火重又燃起,渐渐燃遍了大别山。秋收起义打出了一个红一方面军,黄麻起义打出了一个红四方面军。第七军是红四方面军的“老底子”之一,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等我军著名战将,都曾在红岗山一带山浴血奋战……

中午,与会人员参加了第三届花乡茶谷品茗节月亮诗会研讨会,并在曾卓诗歌纪念馆内合影留念。这次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真想在这静谧的山水之间、松风竹露、鸟语花香里过一段惬意的生活。【杨泽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