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江湖》第一集就劝退我了。

即便不是吃货,也很难拒绝一部优秀的美食纪录片。

当初鹅厂的《早餐中国》虽然制作的像早餐小广告,但是老槽作为吃货还是能吃得下去那枚安利。

直到看到了《宵夜江湖》。

这部豆瓣评分5.8,落后《早餐中国》一个大等级。

不要责怪老槽吐槽的太晚,实在是不看完整部也不放心吐槽。

………………开始吐槽的分界线………………

宵夜江湖,顾名思义,整部片子除了宵夜还有江湖。

然而,整部纪录片8集看下来,江湖好像只存在于第一集:沈阳。

而且是很容易引发人们心里不适的沈阳。

沈阳的宵夜最知名的自然是烧烤,曾经巅峰时期路边50米就是一处烧烤摊子,既有装潢到位的音乐串吧之流,也有推着三轮就出场的个体户,有名的“兴顺夜市”甚至还挂上了“国际”的牌子。

然而,我万万没想到到了《宵夜江湖》里,沈阳的江湖居然是这样的江湖。

美女歌舞,夜店爬梯,这样的场景存在于全国各种城市,没想到如今有幸成为“沈阳”宵夜中的特色代表。

先是热歌辣舞,接着又表演点鞭炮。

下半场表演喝酒。

还有大盆喝啤酒,这位男主角甚至吐到舞台上。。

在片子中据说这样的串吧占据沈阳宵夜江湖的一半。

非常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

整集的故事唯一的作用大概是把人们对东北的标签化观感给坐实:以前以为是那样,现在看到居然真的是那样。

我很纳闷,一部片子第一集不应该好好把握么?

为啥上来就是劝退?

后面几期倒是走上了“熟悉”的美食轨道。

武汉的烤串——

很有特色的烤烧饼。

南宁的酸嘢。

炒螺。

厦门的醋肉。

重庆自然是火锅,即便吃火锅的地方搬到了防空洞,但是吃的还是火锅。

杭州这集还是比较意外的,许多人对杭州的美食印象是西湖醋鱼、东坡肉之类的,这一集开头也是不负众望的先是片川儿、拌川、虾爆鳝。

自创的腰花拌川。

后来,就出现了绍兴菜。

有的时候看完后厨的做法都有点不太想吃这些菜。

比如广州这晚猪杂粥,一群人围着案板抢猪杂,人肉与猪肉亲密接触。

太生猛了。

西安的夜宵跟白天吃的没什么区别,也是面食,锅贴、肉丸胡辣汤,放在早晨也不是不能吃。

看的出《宵夜江湖》很努力的想给美食增添不一样的人情味。

之前无论是《舌尖》系列还是后来的《风味人间》, 美食看着美,实际上也有很大的笔墨着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这种套路,《舌尖上的中国》用到了巅峰,之后的类似美食节目再用这个办法很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

反而类似《人生一串》这种着重于各地烤串的纯料理展示走出独特的风格,也博得观众的认可。

而反观《宵夜江湖》,把美食和江湖牵连到一起,看似美好,实则艰难,且不说稍微江湖一点的几乎电视台都不让播,合法的又没啥好说,单纯的冠以“江湖”字,却没有江湖意,故事里大多是异乡打拼多不容易,但是成年人的世界里又有谁的容易呢?

情感匮乏不说,《宵夜江湖》有时候选择的一些镜头很诡异,在想要接地气的真实和想要高大上的美感之间徘徊,结局就是违和感十足。

确实,许多食物如果要追到后厨看是怎么做出来的,看官们很容易大倒胃口。但是,拍摄的手法角度和选择的镜头完全可以做到扬长避短。

《舌尖上的中国》就是现成的例子,随便一张拿出来且不说有没有食欲,眼福就很饱。

所谓“高不成低不就”,虽然不甚恰当,但也确实如此。

倒不如看看清新的《水果传》洗洗眼睛,很有意思的一部片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