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斩酷刑始于周朝,李斯、晁错都死于腰斩,清朝时被雍正废止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童年阴影”?

小鱼儿的童年阴影是罗志祥版《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娄敬文因为被诬陷作弊,被判腰斩的那段情节。说是童年阴影,倒不是因为有什么血腥场面,而是法场上,娄敬文本以为自己疏通好了主审行刑时会被顶替,结果发现自己居然真的要被腰斩,当时演员满脸惊慌失措的表情,几度进入我年少时的梦境。以至于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和小朋友讨论剧情的时候,绝口不提“腰斩”二字。

不过,这给我留下心理阴影的酷刑“腰斩”,却真实的在中国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腰斩始于周朝

“腰斩”最早出现在周朝。

当时的死刑主要有车裂、斩和杀三种。其中,“车裂”就是俗话说的“五马分尸”、“杀”则是后来主流的死刑“斩首”,而 这里的“斩”就是“腰斩”了。

腰斩的残酷性在于,受刑之人不会第一时间死去,甚至不会立刻失去意识,犯人会在痛苦中感受生命的流失。

不过如此酷刑自然不是针对所有死刑犯,很多时候是触犯到了当时的利益集团甚或是皇帝的利益,这种刑罚除了惩治更多的是绝对权力的展示以及报复。腰斩运用最广的时代是在秦汉时期,李斯、晁错都死于腰斩。

李斯

曾帮助秦始皇成就一同霸业的李斯,参与制定了秦律、还统一了文字、车轨以及度量衡。本该是千古一相,但秦始皇死后,李斯勾结赵高伪造遗诏,逼迫公子扶苏自杀,并立胡亥为皇帝,后被赵高所忌惮,不日被执行腰斩。

腰斩时,李斯只对胡亥留下了一句:“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说以赵高为佐,造反之人不日就会踏平咸阳,到时野兽都能在朝堂上随意奔跑,大概是对胡亥的告诫,也是对自己最后的拯救,然而没能成功,李斯被腰斩于市。

晁错

西汉文帝时期,晁错因为文采出众一直被重用,但是因为被七国之乱所累,被骗至西安东市腰斩。

《汉书·爱盎晁错传》中用“绐载行市”形容晁错是如何去的法场,“绐”的意思就是“骗”。当时,文景帝派中尉去晁错家,骗晁错说要传他去朝中讨论要事。于是晁错专门换上了官服,上了中尉的车,但是这辆车并没有驶向皇宫,而是去向了长安东市。

到达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了处决诏书,于是晁错被腰斩时还穿着官服。

俞鸿图,最后一位死于腰斩的官员

这一酷刑一直沿用至清朝。

都知道,在我国古代考试作弊是一项很大的罪名,对于考生来说轻则游街重则全村连坐。对于主考官,则更加严苛。

清朝雍正年间,俞鸿图曾任“提督学政”,由朝廷委派到各省去主持院试,并且督查各地学官。

雍正十一年,俞鸿图主持河南院试。作为曾经被诬陷过私收贿赂的学政,俞鸿图之后每次院试都要做万分的准备,每次考试,除了下令全面封闭考场,还将值守的差役做了排班,保证时刻有人值守,且无人串岗。

然而万分的准备也挡不住有心人,尤其是有二心的枕边人。

院试当天,俞鸿图的宠妾林氏贴心地帮他整理衣物,殊不知林氏为了牟利,早已和家中下人勾结,获取了本次考试的答案要向考生售卖。而此时趁着整理衣物,就将答案偷藏在了俞鸿图的外褂里。到了学政衙门,再由下人替俞鸿图脱下外衣,取出答案传给考生。

售卖答案的次数多了,那些学业不佳的学生逐渐上位,自然一时间流言四起,大家都在传俞鸿图贪赃舞弊,更是被人一本奏折上报给了朝廷,说俞鸿图考试不公。

清朝极其重视科考,更是半点容不得舞弊行为,于是俞鸿图很快就被革职查办。

还不等俞鸿图喊冤,家里的林氏和下人早已画押认罪,而且为了逃避责任还指认俞鸿图为主谋,同时家里还搜出了赃款,可以说是“人赃俱获”,面对这突如其然而来的一切,俞鸿图真的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雍正十二年,俞鸿图被判处腰斩。处决后,一息尚存的俞鸿图用身上的血,在地上写了七个“惨”字。

大概是雍正见此刑罚太过残暴,于是下令废止了这项酷刑,俞鸿图也就成被处腰斩的最后一名官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