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纸尿裤的分类漂流

焚烧处理。 垃圾分类正在广州如火如荼上演。从居民分类投放,到分类运输,最后垃圾进入焚烧厂或生物质处理

焚烧处理。

垃圾分类正在广州如火如荼上演。从居民分类投放,到分类运输,最后垃圾进入焚烧厂或生物质处理厂等终端环节,垃圾分类关系着每一位居民的日常生活。居民在投放点将垃圾分类投放后,垃圾去向如何?分类投放后的环节是否会辜负居民在前端分类上作出的努力?为何我们要进行分类,不分类的影响究竟在哪里?分类又能否给市民带来益处?带着诸多疑问,近日南都记者以市内一普通小区一户家庭产生的小孩用纸尿裤为线索,全程跟踪采访拍摄了这片纸尿裤的去向,旨在向读者揭示一件其他垃圾的全流程。

9:40

被替换下的纸尿裤

成为其他垃圾流出家庭

家住海珠区瑞宝街明都华庭的郑叔家厨房里,摆放有两个垃圾桶:放餐厨垃圾的绿色桶和放其他垃圾的灰色桶。在客厅的凉椅下方,还有个垃圾桶专门放有害垃圾。明都华庭小区的269户居民家家有分类桶,这些都是居委会为推行垃圾分类分配到户的。

“垃圾分类说了很多年,但这一次参与分类的人确实多了很多,态度也更认真。”郑叔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广州推行垃圾分类高潮,有了清晰的分类思路。“菜头菜尾等湿的扔餐厨,纸皮之类的可回收,电池电子元器件放有害垃圾桶,其他的丢其他垃圾桶。”

要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准,可谓易,也可谓难。例如,无法将外卖餐盒绝对地归类到其他垃圾,因为一份没有沾染其他液体的干净的外卖餐盒实际上属于可回收物。干净的塑料袋也属于可回收物,但装了餐厨垃圾的被沾染过的塑料袋就得投放到其他垃圾。

对垃圾分类十分支持的郑叔也难免有分错的时候。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件需要担心的事情。在明都华庭的分类投放点,有“一桶三员”的分类投放把关模式,日积月累,让居民在实践中分类更准确。

9月19日清晨,郑叔家中小孩儿的纸尿裤到了更换的时候。这片纸尿裤属于其他垃圾。他将这片纸尿裤丢到厨房灰色桶内。早上约9点40分,这件其他垃圾从郑叔的家中开始进入分类流程。

10:20

破袋神器+三位督导员

纸尿裤顺利登上专载其他垃圾的车辆

当这片纸尿裤随着垃圾袋被投入分类容器的时候,旁边的督导员上前询问,在投放环节把关分类准确。确认分类准确后,这片纸尿片被投入其他垃圾容器中。

在明都华庭,把关分类环节的督导员总共3名,分别为回社区报到、参与社区志愿工作的党员、物管公司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及街道城管执法队员。这个模式被称为“一桶三员”,党员带头参与督导分类,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

明都华庭是一个面积并不大的小区,269户住户,887人。在小区内设置一个定时投放点和误时投放点在空间上并不允许,于是小区只有一个投放点。定时投放期间督导员站岗,误时期间居民自行投放。

而居委会则充分运用这一特点,对误时投放期间居民投放的准确度进行了统计。在投放点一侧,有一份《撤岗数据监测表》。表中记录了定时投放时间过后,督导员撤离现场后,居民投放的准确度。

督导员每返岗后,都会将垃圾桶中的垃圾倒腾一遍重新分类并检查,对分类准确度做统计。数据显示,综合四类垃圾来看,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准确度位于60%至90%之间,有时居民也能在某种具体类别垃圾分类上100%准确。

干湿分离是广州垃圾分类的一项分类标准,指的是干垃圾和湿垃圾(即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要分开,在分类投放的具体环节中,比较让居民为难的是装袋的餐厨垃圾。

垃圾袋属于其他垃圾,袋内装的垃圾是餐厨垃圾,投放得分类。明都华庭小区内的一个餐厨垃圾桶内侧装了一个“破袋神器”,一个锯齿状的金属制品。居民在投放的时候,只需要将装有餐厨垃圾的垃圾袋放于“破袋神器”上,一拉变可破袋,实现干湿分离。破袋神器成本小,便于操作,已在海珠区多个街道小区使用。

10点20分许,专载其他垃圾的车辆从小区门口渐渐驶入,停留在分类投放点旁。工作人员将其他垃圾桶放在车辆升降台上,其他垃圾完成装车,驶离小区,进入到压缩站环节。

11:19

纸尿裤进入压缩站

垃圾分类后压缩站异味少了

其他垃圾出小区后还需要经过压缩再装车,才能被运往焚烧厂。瑞宝街道的压缩站恰好就在明都华庭的马路对面。不到十分钟,驶离小区的垃圾车就停在了压缩站门口。工作人员再将垃圾桶搬下车,放到操作台上,垃圾被机械化地压缩进集装箱。

瑞宝街道垃圾压缩站的王良生是一个和垃圾压缩打了16年交道的人。对于垃圾分类带给压缩站的变化,他有切身体验。“垃圾不分类的时候,餐厨垃圾飘出来的味道让人受不了。而且有的餐厨垃圾还是过了夜的,味道更难闻。”

事态有些改观发生在2016年,“当时压缩站重新换了机器,味道好多了。”还有垃圾分类的推行也让他的工作环境变得舒服了一些。“分类后,小区运过来的都是其他垃圾,没有餐厨垃圾的臭味,好多了。”

在压缩站内,他作为机手,成天和垃圾近距离接触。9月19日当天,他没有戴口罩就上岗了。“这要是放在之前,戴口罩都是很难受的。”

环绕着压缩站外围和内部,多处安装了消毒水的喷头。为了让垃圾气味不出站,压缩站每5分钟不到便喷洒一次消毒水。11时19分,装载其他垃圾的运输车辆驶入压缩站。已经压缩完毕的其他垃圾集装箱也封箱完毕准备装车。运输车将车身嵌入压缩站,集装箱缓缓落下,位置刚好。

稳定好集装箱之后,王良生用压缩站内的高压水枪一遍遍冲刷还残留在集装箱外围的垃圾,以防这些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掉落途中。

清洗完毕,司机陈定春再三检查是否装载完毕,坐上驾驶位,将车驶离压缩站。

11:35

纸尿裤离开压缩站

广州有1321条分类运输路线

其他垃圾需要焚烧处理。位于黄埔区的第三资源热力电厂承接了海珠区其他垃圾的焚烧。离开压缩站,垃圾运输车上路向第三资源热力电厂驶去。

分类垃圾的运输有特别的要求,需要按照既定的线路和时间段行驶,不得越线和超时。每一辆垃圾运输车上都装有定位系统,后台实时监控车辆位置。在运输的过程中,垃圾运输车装载垃圾的集装箱需要全封闭,不能掉落垃圾也不能散发出异味。

截至今年7月的数据显示,广州共有分类运输车辆1.17万台,分类运输路线1321条。其中,餐厨垃圾运输线路200条,运输车辆275台;其他垃圾运输线路1121条,运输车辆1573台。这些车辆将日常产生的垃圾运往终端处理,在路上的时间涵盖了一天24个小时。

当这辆其他垃圾运输车辆越来越靠近第三资源热力电厂的时候,马路上行驶的垃圾运输车也逐渐增多。和第三资源热力电厂紧邻的还有生物质处理厂和兴丰填埋场。

13:05

纸尿裤进入热力电厂

焚烧发电实现变废为宝

中午13时,这辆装有郑叔家小孩儿纸尿裤的垃圾运输车驶入第三资源热力电厂。在监控室可以看到这辆垃圾运输车如何将垃圾倾倒入库和垃圾如何进行焚烧处理。

垃圾进入焚烧厂之后,并不会马上做处理,还需要一个滤干水分的大约5天左右的自然发酵期。

在监控室的大屏幕上,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清晰可见,包括卸料、抓取、发酵、焚烧等等。这些市民日常产生的垃圾在高于850℃的炉膛内燃烧,烟气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同时,产生的电力输入电网,实现垃圾变废为宝。

广州环投福山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希明介绍,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当前全国最大生活垃圾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之一,正以循环经济产业闭环破解“垃圾围城”,以现代城市新景观化“邻避”为“邻利”,提供垃圾处理上的广州样板。

“第三资源热力电厂的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约40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约146万吨,年发电量可达5.84亿度,是国内规模前三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周希明介绍,第三资源热力电厂至今试运行260天,已经累计处理垃圾41.8万吨,产生电量1.9亿度。

通过监控大屏幕也可看见焚烧厂排放的气体及颗粒物浓度。同2014版国标相比,第三资源热力电厂的排放数据远优于标准,例如国标要求二氧化硫的排放标准是10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而现场的测试数据为13毫克每标准立方米。这些数据如何测得?周希明介绍,“在烟囱上装有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对烟气排放浓度进行连续、实时的自动监测。”

今年8月15日,广州在部署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时描绘了未来垃圾处理零填埋的蓝图。待2022年垃圾处理二期设施建成以后,广州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一天可达3万吨。届时,广州的原生生活垃圾将实现零填埋,填埋场的存在则是一种应急性的战略储备。

“相比填埋,垃圾焚烧的好处在于不占用土地资源。填埋的垃圾还需要时间消化,土地几十年不能再使用。即使填埋场封场之后,也还需要维护成本。”周希明说,垃圾焚烧处理可以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效果,100吨的垃圾焚烧后会产生20吨的炉渣,可以制作环保砖用于市政道路铺设等。焚烧产生的电量还能供市民日常使用。

那么垃圾分不分类对终端处理的影响体现在哪里?“如果干湿垃圾不分开,处理的垃圾水分会比较多。这样的垃圾进入炉膛会影响设备的维护。餐厨垃圾中带有盐分,其中的氯离子会对金属设备产生腐蚀。”周希明还介绍,如果将有害垃圾放入焚烧,那么就会增加后期烟气处理和环保砖制作过程中的难度。

01、08版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实习生 李思睿 摄影:南都记者 魏立杰 实习生 陈少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