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祥:50年痴心不改的笼屉匠

笼屉承载了刘万祥的希望。 吕慧 摄

每一道工序都不敢马虎。

老笼圈见证着这门手艺的兴衰。

刘万祥制作笼屉时一丝不苟。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吕慧

初秋巳时的阳光,虽然失去了夏日火辣辣的味道,但在推开两扇木门的刹那间,刘万祥20多平方米的平房顿时充盈起活力。这里是桥西区明德南街150号,逼仄地夹在两座临街楼房之间的小巷里,与对面繁华的城市街景相比,破旧的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刘万祥给这里起了个名字,叫恒通笼屉加工厂。这个叫做工厂的地方,实则就是刘万祥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笼屉作坊。前两年,刘万祥也时髦了一把,花钱在门楣上方做了LED显示屏。“这个能显示红色字的牌牌,再加上门口放上一摞笼屉,顾客就不会找错地方了 。”刘万祥说。

坚守了50年的老手艺

“将竹席浸水泡软,然后绷在刚刚做好的笼圈上,笼屉盖儿的雏形基本就出来了。”刘万祥一边干活儿,一边讲述做笼屉的步骤,眼睛和那双粗糙的手始终没有离开正在加工的笼圈。

这间建造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门窗都透着年代感,顺着台阶进入屋内,入眼的便是地上堆放的制作笼屉的原材料,木条、席片、竹篾……而制作笼屉的工具,有的整齐地摆放在角落,有的则杂乱无章地堆在地上,20多平方米的地方只让出一条过道,使原本就不宽敞的空间显得更加狭小。

东墙边放的一张长约2米、宽约40厘米的长条桌,便是刘万祥的工作台。将笼屉盖儿放在工作台上,刘万祥便开始打眼、穿线……刘万祥说,他的手艺是姐夫传授给他的。过去,在老家崇礼区驿马图乡驿马图村,村民在灶台上做饭离不开“镜饼子”。刘万祥从20岁开始就和姐夫学习这门手艺,到现在已经干了50年了。刘万祥说,一开始和姐夫在村里制作“镜饼子”,1985年和姐夫来到市里合伙做笼屉,之后又单干,一直到现在。

在刘万祥身旁的一个电锯上,挂着四五十个大小不一的笼圈,这些看上去颜色深暗的笼圈,似乎在诉说着它们与这一行当久远的故事。刘万祥介绍,这些笼圈差不多有30多年了,细看每一个笼圈上都用圆珠笔标注着不同的数字。挂在电锯上的只是一部分,在墙上还挂着一部分大的笼圈,最大的直径有1.2米。其实,这些笼圈就是制作笼屉的模具,凡是顾客前来订货,只要说出锅口的直径,刘万祥就可以轻车熟路地挑出圈口相应的笼圈,按照这些模具做出的笼屉,不仅大小一致,还能保证与锅口严丝合缝。

10多道工序做好笼屉

制作笼屉需要隆圈、压条、打眼等10多道工序,对于做了50年笼屉,手法娴熟的刘万祥来说,通常做一个普通笼屉也得用半个小时工夫。对于土生土长的张家口人来说,馒头、莜面是日常主食,蒸馒头做莜面都离不开笼屉。笼屉作为炊具的一个重要品种,传统手工制作的笼屉由柳木、竹片、藤线等原料制作而成,不易变形,经久耐用,而且用笼屉蒸出的馒头、包子、莜面等面食不粘屉,能保持食物的本真味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制作笼屉用的柳木变成了杨木,藤线也变成了塑料绳,但是制作笼屉的工艺没有变,10多道工序一个也不能少。客户前来定做笼屉,刘万祥询问好锅口尺寸后,首先要下料,把半成品笼圈用电锯裁成固定的宽度,做成固定的尺寸,然后再打眼用绳子拴成“十字扣”。为了便于使用,需用一根木条贯穿于笼圈中间,起到支撑作用,两侧制作把手,方便掀开笼屉,最顶层再制作一个笼屉盖儿,这样一套笼屉就完成了。刘万祥说,做笼屉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做笼圈,要选择有韧性的柳木,长宽按照需求裁成长条,然后用火烤定型,火候把握的要恰到好处。只不过现在都是购进半成品了,省去了手工制作笼圈的步骤。

刘万祥每天一大早就来到笼屉厂,将工作台上的工具摆放整齐后,便开始一天的工作。材料准备妥当后,坐在墙边的长条桌前,一干就是一天,忙起来有时候一上午都顾不得去厕所。“箅子紧,子口紧、笼帽紧”、“盖严、扣严、把手严”这些行话,是笼屉匠制作笼屉的秘诀。当年姐夫在教刘万祥做笼屉的时候,嘴里经常念叨这些“要诀”。制作的笼屉使用效果如何,就看蒸饭时是否漏气,是否用起来顺手,是否经久耐用,能不能达到这些标准,是对一名笼屉匠最大的考验。

身形渐远的笼屉匠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笼屉的需求量很大。不光是农村,市里的单位食堂、工地、饭店都需要,那时候做得多。”讲起这们手艺曾经的辉煌,几分自豪不由地洋溢在刘万祥的脸上。当时他凭借这门手艺完全能够养家糊口,而且一家6口人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在土灶铁锅被普遍使用的年代,笼屉作为铁锅的配套用品,是人们日常普遍使用的炊具之一,笼屉行业随之曾红红火火。刘万祥回忆说,当时在笼屉厂里,工人们做多少卖多少,有时候还供不应求,笼屉厂里最多的时候有20多名工匠。那时候笼屉使用广泛,而且人们又节俭,用坏的笼屉还要维修,所以一些笼屉匠除了制作笼屉,还兼营笼屉维修的副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笼屉制作行当已经走向了没落。各种新型材料应运而生,从铝锅到不锈钢锅的普及,铝制、不锈钢制作的笼屉比比皆是,传统手工笼屉制作渐渐失去了市场。从2010年以后,刘万祥的笼屉厂生意每况愈下,曾经雇用的工匠逐年流失。到现在,笼屉厂就剩下刘万祥、张进喜和徒弟王建峰三人了。刘万祥说,以前活儿多时,大儿子刘龙一直帮衬着干,这几年生意越来越不景气,为了养家糊口,儿子不得不另谋生计。去年,儿子租了一辆出租车,在市里跑起了出租车。相对于做笼屉来说,跑出租车既轻松,收入还高很多。

曾经,张进喜在这附近也有一家笼屉作坊,随着生意的惨淡,最后把作坊关了。但是心里扔不下多年的手艺,索性来到刘万祥这里,和他搭伙干,挣多挣少不说,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在一起,能聊到一块儿也是一种乐趣。干活儿的时候,他们三人的话都很少,只有闲下来后一起聊聊天,彼此温暖着、安慰着、快乐着。

50年来,除了做笼屉之外,刘万祥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养鸟,不同于其他的养鸟人,刘万祥是养而不遛,他将鸟笼挂在屋外的门框上,干活的时候,听着鸟儿的叫声,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现在,连续两三天都没顾客是常有的事。但是,当刘万祥得知一些人通过四处打听找来做笼屉,还有一些老客户将用坏了的笼屉拿过来修补,就会冥冥之中感到还有希望。刘万祥说:“只要有人还愿意找我,我就要把这门手艺坚持下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