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岳父母、公婆治病,你会掏空家底吗?

作者| 猫妹

来源| 大猫淘保

这真的是一个灵魂拷问……

三秒钟时间,先问问自己,然后我们继续。

01

在前几天的文章里提到了一件事,一个朋友为了给母亲治病,卖了家里的房子,让母亲住了3个月ICU《卖房住了3个月ICU后才明白:不要轻易买保险》。

文章发出去,有认识的朋友私信,“她这卖的是谁的房子啊?她妈自己的,还是她和她老公的?”

“谁的房,这差别很大吗?”

“当然啦!我婆婆这些年抢救好几回了,ICU也住过,花了一百多万了,现在光是吃药请保姆一个月还得一万多。我们出钱我老公姐姐出力,就靠钱维持着,再这么下去,我家也得卖房了。我家就这一套房,卖了我跟孩子住哪?但我老公说,必须治!花多少钱都得治!他心里只有他妈,一点都不考虑我跟孩子。”

她的抱怨和担忧,猫妹可以理解。

虽然已经花了100多万了,但按照目前北京顶级医院的医疗水平,她婆婆现在的身体状况,加上她老公不惜成本的救治愿望,后面还有多少还真是未知数,这套房子恐怕是真保不住了。

而她家娃已经上小学了,身边的娃都在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不管“鸡”哪个方向,都是要钱的。

他老公的做法,猫妹也可以理解。

那是亲妈,拿命换都愿意,钱算什么?

搜了一下,网上类似的情况还不少:

● 公公癌症晚期,花了一百多万,如今找到新的治疗方案,要花几十万,是全部家底儿了,到底花不花,花多少?

● 公婆病重,老公想要抵押唯一的房子,一边是理解他的心情,一边是担心以后住哪,孩子上学。

而且不光是女性为了类似的事情纠结,男人,也一样。

● 岳母癌症晚期,不能接受妻子牺牲孩子相当长时间的生活质量换岳母几个月或半年的时间,出钱出力,要量力而行。

● 有些甚至会引发家庭矛盾,上升到离婚这个层面。

● 甚至还有在网上发起道德审判的,比如前段时间有妻子实名曝光阿里巴巴员工抛弃结发妻子及病危岳父的。夫妻俩在网上有过激烈的交锋,现在帖子已经删了,事情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外人看到的都是一面之词。

翻翻这些话题的评论,刨出去一些人身攻击、嘲讽、骂街的不提,你会发现,人和人的想法确实不太一样。

● 有感情至上、亲情至上的:

有一个网友分享了2002年自己婆婆的肝癌治疗过程,最后说:“……帐是不能这样算的,母爱值多少钱,亲情值多少钱,俯仰无愧值多少钱!”

● 也有理性派,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出现金出存款没问题!卖房?没门儿:

● 甚至还有建议未雨绸缪,婚前签好协议谁的父母谁管的:

● 还有人表达如果自己老了遇到类似的情况,会如何如何做的(这是委婉的建议做父母的自己了断吗?)

但这种事儿啊,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吗?

一个朋友做离婚律师的,只谈恋爱拒绝结婚。

她说婚姻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过程,如果不想承担责任和风险,那最好一开始就别结婚。

但恋爱了N年以后,她忽然想要个孩子……事情好像要逐渐偏离她最初的设想。

02

我们结婚的时候,都觉得婚姻是神圣的,只关乎爱情,不掺杂其他。

但过着过着会发现,婚姻关乎生活方式、原生家庭、经济收入……

再过着过着,好像又单纯起来,回到一个字,“钱”。

不是吗?中年人,想想你现在生活里的哪样大事儿不是围着钱在转?

过去十几年,不少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乘着科技、互联网的东风,从小镇、小城市来到大城市并扎了根。

● 俩人一起奋斗,有人靠自己攒下首付,有人靠掏空几个钱包,总之是买了房。

● 然后生了娃。可能一个不够,又生了第二个。

● 日常生活就是工作、加班,闲暇时光晒娃、健身,节假日国内外旅旅游,小日子也挺美的。

● 接下来呢?孩子面临教育问题,学霸的孩子总不能比自己上的大学还差吧?开始打听兴趣班、奥数班……

● 再过几年,开始打听哪家医院床位不紧张,哪家医院擅长某个癌症,哪个公立养老院有床位……

这大概就是新中产阶级的画像吧。

随着年龄渐长,焦虑也与日俱增。

焦虑这东西,它跟女人的发际线、男人头顶的发量成反比,跟口袋里的钱负相关。尤其是那些靠自我奋斗从零打拼得到现在的一切的人。

● 家庭中没有收入或者收入原地踏步的那个人,会恐慌,万一对方不愿意继续付出,自己该如何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

● 家庭收入中处于支柱地位的那个人,恐慌自己的家庭,会因自己、乃至直系亲属的一场意外、一场大病,回到曾经的一无所有。

● 没有“富爸爸”,还要面对没有积蓄、没有社保、一天天老去的父母的,是大多数。

猫妹接待过不少咨询,最现实而迫切的是关于父母保险问题的:

补缴社保划算吗,上哪能补交?

我妈有XX病,我爸XX不好,什么保险能管?

我公公得癌症了,花了好几十万,我怕我父母得病,有没有大病险?

60多岁没社保能买什么保险?

……

很多时候,猫妹是无能为力的,比如年龄太大、比如身体太差。

保险真不是你啥时候想买就能买的。之前猫妹写过一篇文章,《在老人的保险里,看到了太多无奈》,不了解的,可以扫扫盲。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年龄合适、身体尚且康健的,推荐一个好产品过去,对方看完价格之后,基本就没下文了。

一个老人一年几千,四个都买,一万了。

一年一万,十年就是十万。太贵了。

万一不出事儿,钱白花了。

不会有事儿的,哪儿那么容易出事儿啊。

……

啊?!爸住院了?!

……

其实,保险,只是一种风险转移手段。不会因为买了保险就不得病,也不会因为不买保险就得病。只不过,有了保险,能让你避开一些痛苦的抉择。

这些年,猫妹看清楚一件事:千万不要考验人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