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改革排头兵

朱清时

法治周末记者 宋媛媛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听过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这句名言的人很多,懂得如何实现的人却很少,朱清时却是其中之一。

1998年,常年致力于激光光谱学、分子局域模振动等科学研究的朱清时,被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在这之后的10年间,他坚持“不扩招、不合并、不圈地”,坚持“小而精”的思路办学,曾被舆论誉为“中国最牛大学校长”。

勇于“逆势而行”

45岁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注定了朱清时的人生会颇具传奇色彩。

1974年调入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后,朱清时在二十多年间,成为了我国分子化学领域的学术中坚。

就当人们都认为朱清时应该在科研道路上走的更远时,他却转行做起了校长。1998年,朱清时正式任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的校长。

成为“一把手”不久,几乎没有基层行政工作经验的朱清时就遇到了第一个棘手的问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正是中国大学疯狂比拼规模的年代。各高校以“拉动内需,让教育产业化”之名开展扩招运动。

教育资源有限,学生多了,教育资源必然被稀释,其结果就是教学质量下降。朱清时选择逆势而行,提出“不扩招、不合并、不圈地”,坚持“小而精”的办学思路。

与其他大学每年招收三四千名本科生相比,直到现在,中科大每年仍只招收1860名本科生。但据统计,该校平均每1000名毕业生就产生一名“两院”院士和700多名硕士、博士,比例高居全国高校之首。

朱清时这种“逆流而上”的行为,曾一度被高等教育界视为“另类”。

“自授学位”此路不通

2008年,朱清时从任职10年的中科大校长职位上退下来,很快就接到了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的邀请,让其担任南科大的校长。

2009年9月10日,时年63岁的朱清时正式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的创校校长。

虽然朱清时预先想到了很多困难,但上任后才发现“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招生、招聘、人员管理,南科大早期的准备工作,伴随着一次次博弈。

2010年,南科大在等待教育部招生许可证三年未果的情况下,决定放弃等待,试行“先行先试,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自颁文凭”,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招收首批50名教改实验班学生。

2011年3月,南科大迎来了第一批学生。他们是从国内24个省市745名报考学生中精心选拔出来的45名少年。

一切还未就绪,困难又不约而至。

2011年4月中旬,教育部要求南科大已招收的45名学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最终这批学生并未走进高考考场。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争议。

朱清时的南科大之路走的艰辛异常,处处碰壁。

从2012年6月起,南科大放弃完全的自主招生、自授学位,采用“高考成绩占60%,自主招生考试占30%,平日成绩占10%”的模式。

“南科”并非“一梦”

在屡遭质疑和碰壁后,“妥协”成了朱清时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理想很高,所以妥协很多,我成了妥协最多的校长”。

2014年9月,朱清时校长任期期满后卸任。有专家指出,朱清时的卸任,标志着南科大改革的彻底失败,犹如南柯一梦。

但在一些南科大教授看来,朱清时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改革的空间。“在引进人才方面,朱清时利用自己的声望和人脉,邀请到包括著名物理学家陈应天,中科院院士葛墨林、张景中等顶尖华人专家。”

“毫无疑问,南科大改革确有其积极作用。”虽然认定南科大改革完败,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并不否认其改革的示范价值,“什么是去行政化?什么是自授学位?南科大的改革就是把多年来停留在文件中的文字具体化了。南科大的改革试水,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进行了一个思路上的宣传,极具价值。”

任大学校长时,朱清时所力推的“去行政化”“自授学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击论文造假”等在当时似乎逆势而为的举措,现在均被视为教育圭臬。

如今,朱清时终于过起了清静的书斋生活。

去年,在中科大60周年校庆时,朱清时还在校园里和校友们“合照”。在很多同学心里,他还是那位“传奇”的老校长。

责编:马蓉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