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的人生没有终点

郎平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马岚熙

从创造“五连冠”神话的运动员郎平,到率领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的教练员郎平,岁月打磨出一把坚韧而富有力量的“铁榔头”。郎平说,一个人的成长脚步能与国家的进步发展同步,这是她人生的幸运。

 从郎平到“铁榔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中国正式开始改革开放,人们迫切需要精神上的鼓舞振奋士气。同年12月10日,中国女排在曼谷亚运会上战胜了韩国队。那一天,是郎平的18岁生日,也是她第一次在国家队亮相。一个传奇时代悄然拉开帷幕。

1981年,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以七战七捷的优异成绩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实现中国三大球的历史性突破。郎平获“优秀运动员奖”。

比赛结束次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文中,作者写道,“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随后,在1982年的秘鲁世锦赛上,中国女排再度夺冠。接下来,在1984年的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实现了三连冠。这是新中国首次参加的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中国女排没有止步于此。在1985年的第四届世界杯和1986年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这两场世界排坛最高级别赛事中,中国女排又连续夺冠。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创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郎平则成为了“世界第一主攻手”,球迷口中的“铁榔头”。

中国女排的夺冠极大振奋了国人,尤其是那种顽强拼搏、团结奋斗、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逐渐形成“女排精神”,激励鼓舞中国人艰苦奋斗。

作为前四冠核心球员、第五冠教练员的郎平,不到30岁就成了全民偶像,达到无数人终其一生也难望其项背的高度。但她并没有在风光中迷失,而是试图寻找褪去冠军光环后的、真正的自己。

从云端回到地面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系统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1986年从中国女排退役之后,郎平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那时的中国年轻人迫切渴望走出国门,郎平毅然决定自费公派去美国留学。

到美国后,因为郎平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一度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可谓清贫。当时,郎平语言还不过关,表达起来特别费劲。

1989年,郎平受聘于意大利甲A某排球俱乐部。即便受伤严重,她仍坚持上场。“你拿人家的钱,干不了也得干,卖命地打。”她坦言。

一年后,郎平以560分的托福成绩通过了语言关,并经过严格的考试成为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直到1995年应邀回国执教,郎平在海外生活了8年。这8年里,郎平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从云端踩到地上。

从运动员到主教练

1994年世锦赛,中国女排跌落至世界第八的历史新低。第二年,郎平毅然决然回国执教,一批年轻的中国女排队员随即迅速成长起来。不到一年时间,中国女排夺回亚锦赛冠军,并摘得世界杯铜牌。

尽管郎平未能带队重返冠军领奖台,但中国女排从此走上复兴之路。可是,由于伤病的持续困扰,和照顾女儿的需要,郎平在1999年含泪告别祖国。

2013年4月25日,告别中国女排14年之后,郎平再次出任中国女排国家队教练。

2014年女排世锦赛,郎平带领中国队夺得亚军。2015年5月,郎平率中国队重夺亚锦赛冠军。2015年8月,中国女排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这是郎平作为主教练率队所得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随即中国队获得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郎平领军的中国女排在时隔12年(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再次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

“女排精神”又一次成为时代热词,郎平则给了这种精神以全新的诠释:“‘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知道有时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是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尘土,依然眼中坚定。”

郎平说:拼搏的人生没有终点。她将继续书写传奇,作为“女排精神”的代表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责编:马蓉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