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中观山水 闲赏惬意人生

亭,停也

停是止,止而后观

观风景,见自己

观世界,见众生

亭,是中国建筑元素中极为活跃的一种。据记载,亭在古时大多建在路旁,以便旅客投宿,秦汉时最是盛行,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十亭一乡”之说,而后,豪门贵族修建自家庭院园林时,也开始建一方“景观亭”,大多是为休憩凭眺、观景赏心之用。

早在东晋之时,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中提笔挥墨,即兴写下闻名于世的《兰亭集序》;唐人杜牧也在爱晚亭中留下了传世绝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同样偏爱在亭中饮酒作赋,于是便有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兰亭、爱晚亭、醉翁亭,又或者是陶然亭、湖心亭、流觞亭,闻名于世的中国亭,因文人雅士的吟咏而得名,散发着馥郁的书香气息。

“因景而成,得景随形。”亭被称为园林的诗眼,是园林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明清两代更流传着 “无园不亭,无亭不园”的说法。例如拙政园中的“四亭四景”:春景旖旎的绣倚亭、热烈夏景的荷风四面亭、秋意缠绵的待霜亭、冬雪茫茫的雪香云蔚,皆成为中国建筑的代表之作,闻其名,便让人心向往之。

中国的亭,常落笔于视线交接处,不仅巧妙点缀着园中之景,更追求一种物我交融之境。一方亭台,无论六角,抑或是八角,都能使人突破有限进入无限。山水、草木、清风在亭间延伸,吐纳云气,一幅迷人诗卷就此缓缓铺展。

《园冶》中曾经写道:“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山顶、水涯、湖心、松荫、竹丛、花间,都是布置园林建筑的合适地点。在园林中巧妙的布局亭子,可达到“人立亭中,心驰千里”的境界。

沿袭苏州园林的营造工法,格調平園于示范区内精巧布置了醉翁亭、荷风亭等,每处亭子的位置都别具匠心。坐在山顶醉翁亭中,眺望全园美景,俯瞰东侧端头处隐藏的一处山池美景,顿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雅兴;静坐于荷风亭内,更可时时接受四面荷风的洗礼。

于亭中,或品茶煮酒,吟赏四时风物;或三两好友,畅叙壮阔人生,闲雅隐逸的悠然生活便在其中。格調平園,为天津敬献一座苏州园林,于江南意蕴中造亭二三,尽藏四时之风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