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铺路唱响脱贫致富主旋律

好景致扮靓小村“颜值”。

金秋九月,桦南县明义乡奋斗村的村民在万寿菊田里收获喜悦。

桦南县桦南镇北柳村村民发展棚室经济脱贫增收。

日子好了,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万寿菊采摘。

乌驴代养带富周边贫困群众。

□王厚军本报记者董新英

金秋九月,高桂丰家的万寿菊田里人头攒动,盛开的万寿菊花朵被采摘下来,一会儿便装满一袋子。高桂丰的爱人卢井香算是“打头”的,也是雇主,她是桦南县明义乡奋斗村村民。“今年是第二年种万寿菊,种了3垧地,今天雇工23人,基本都是本村的,一小时10块钱,大家有说有笑就把活儿干了。”尹凤海是因病致贫户,在这里务工增收是家里收入的来源之一,他今年还利用小额贴息贷款发展玉米和大豆种植,50多岁的他勤劳能干,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每一个贫困个体摆脱贫困,汇集成脱贫攻坚的坚实答卷。桦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县,截至2018年底,全县8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08%,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产业是脱贫的治本良策,桦南县围绕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因地制宜发展“脱贫攻坚七大特色支柱产业”,唱响脱贫攻坚的主旋律。

红彤彤的西红柿成为“脱贫果”

“一早一晚干活凉快,在中午时分反而看不见务工人员身影,大棚里只有红彤彤的柿子。看这柿子长得多好,一天一车一车往出运,基本都外销了。”桦南县桦南镇北柳村党支部书记隋勇告诉记者,2018年5月,北柳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投入使用,一共有30栋大棚。收入归村集体,每年拿出6万元收益金用于带动贫困户。

“村干部带工,贫困户务工。”这是记者在这个基地了解到的“打工模式”,20户贫困户在基地务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月都能赚到4000多元。贫困户宋明权今年70岁了,栽苗、拔草、摘柿子,他啥活都干,“这活轻巧,1小时10块钱,有一个月赚了4300元呢。”

隋勇说,去年大棚就见到了收益,63户贫困户126人人均分红870元,8户边缘户分红500元,边缘户也是村民选出来的。此外,我们还给奋战在一线的务工贫困户奖励,10人得到奖励,每人500元。“早晨有露水,中午棚里热,他们务工辛苦应该给奖励,大家对这种分红模式和奖励机制都服气。去年1小时8元钱,今年涨钱,1小时10元钱,有劳动能力还肯干,应该鼓励。”

今年春节,还没出正月,隋勇就带着团队到宁安市跑订单。“那天是正月十一,我们开车到宁安市。在种之前就把销路谈好,要不然心里没底,这不现在开始收了,根本不愁销,一车一车往宁安运。”隋勇说,去年基地种植4.5万株西红柿,实现纯收益11万元。今年近7万株,每一茬西红柿价格不一样,感觉收入不会太差。

乌驴代养千驴“万”效促增收

周毅飞评价自己为“驴官”,其实她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女企业家,为人低调和善,熟悉她的人都称她“周姨”。作为家乡人,她的乌驴养殖事业与带动贫困户增收紧密联系在一起。

雨中走进桦南县乌驴委托代养产业项目园,在一块展板上,记者看到对于这个项目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这样表述的:“为创新桦南县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构建政府主导、政策引导、企业经营、产业支撑、政企共建的产业扶贫工作新格局,桦南县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与龙垦畜牧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桦南县乌驴产业园委托代养项目。由县扶贫办分2年投入扶贫整合资金6500万元,量化至相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用于购入优良可繁育母驴6000头和养殖饲料……年预计收益1100万元。龙垦畜牧有限公司将收益资金600万元于每年8月30日前支付至县扶贫办账户,用于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3728户,年户均增收3000元。”

每年都要拿出收益金用于贫困户分红,这种利益联结机制要持续8年。周毅飞说,有了扶贫资金的注入,企业能够迅速扩大养殖规模,基地养殖乌驴数量最多时达1.3万头,今年新建了3万平方米养殖驴舍。周毅飞说,养殖业不是“一刀经济”,下一步将建加工厂、药厂,把乌驴产业做成全产业链,增加企业收益,更好带动贫困户增收。

七大产业共同发力奔小康

奋斗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慧丰说,奋斗村养殖量大,有10户养殖户养羊1200多只,全村散养170多头牛,针对养殖户增加的现状,工作队积极联系帮扶单位组织养殖及防疫培训,今年牛和羊市场行情很好,养殖户对于增收底气十足。

奋斗村的小小养殖业只是村民增收的一个缩影。桦南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和重中之重,主攻产业扶贫软肋,补齐利益分配短板,全面提高产业扶贫精准度,以光伏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林下经济、中草药等产业扶贫项目,大力实施转移就业、发展电商扶贫产业等措施,七大产业路径相互促进,确保全县192个行政村贫困人口产业扶贫项目利益分配全覆盖。

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桦南县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夯实产业扶贫基石,唱出致富奔小康的时代新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