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灰演变史

编者按:70年前,中国共产党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大业。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重提“赶考”,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70年“赶考”路上,共产党人步履坚实、逐梦前行,向人民和历史交出优异成绩单。从解决温饱到品天下美食,从凭票供应到全球网购,从草棚筒子楼到公寓新社区……变化既细致入微,又翻天覆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70年赶考成绩单》,展现民生变化图景,记录百姓肺腑心声。今天推出:《黑白灰演变史》。

央广网北京9月20日消息(记者周益帆 杜金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整齐划一的黑白灰,全民中山装、工装裤,到色彩斑斓的时装、张扬个性的设计,70年来,中国人对于服装的审美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同向前。新中国成立之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城乡居民穿着状态的真实写照,全国年人均购买成衣不足0.7件,年人均衣着消费26.64元,而到2018年,这个数字已达到1289元,70年间翻了近50倍。

浙江宁波,一对即将举办婚礼的年轻人来到日湖公园旁的高级服装定制店,取新郎在婚礼上要穿的衬衫——一件浅粉、一件浅蓝。

一块面料到一件成品,高级定制要经过300多道工序,这家服装店的老板戚柏军是宁波“红帮裁缝”第七代传人。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泽东主席半身标准像上,那件灰色改良版中山装,即出自“红帮裁缝”之手。“纽扣是有规定的,袖口上面是三个扣,衣服四平八稳,不可以开衩,表示国家不可以分裂。”戚柏军说。

四五十年代的中国,服装样式极为单调。男士最好的装束就是中山装,女士则是“列宁装”:双排三扣、腰间束一根腰带。

电视剧《金婚》中,女主角文丽穿了一件苏联的“布拉吉”,也就是连衣裙,甚至引起了轰动。戚柏军说,那时孩子们最盼过年,因为能有新衣服穿。“村里面就一台缝纫机,它要做到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到最后缝成鞋底,纳鞋底。”

1953年,中国开始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发放1寸、2寸、1尺、2尺不等的布票。于是“假领子”,又叫“节约领”,成为流行。不过它的缺点也很要命,无论多热,也不能脱外衣,不然就露馅了。就这么个“假领子”也舍不得随便穿,得留着见客。

戚柏军说:“假设给你五尺布,那就只能做一件衣服,家里有三个人,那做假领子大家都可以有一套,出门的时候都有一件白白的领子。”

1979年4月,国家提出要加快发展轻工业。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当月举办了新中国首场时装秀,在场记者回忆:“有位金发女模特,即兴撩起长裙的时候,台下的人竟不约而同地向后仰身,像在躲避一种近在咫尺的冲击波。”短短一年之后,新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在上海成立。那时的人们不愿用“模特”这个词,因为它不够庄重、严肃。

1984年上映的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中,女工第一次穿上无袖、鲜艳的长裙,引领了国内时尚潮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红裙的色彩,终于把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李有金那年刚好二十岁,她说,姑娘们想穿、也敢穿了。“改革开放以后,街上喜欢穿微喇叭、大喇叭的敢穿了,喜欢包腿瘦裤的也穿了,到商店买,你想穿什么基本上都有了。”

纺织品敞开供应,商场里的成品服装也多了起来,各地陆续举办起时装设计大赛。

在大连皮口,几个家庭妇女组建的缝纫社发展成为服装集团,服装出口到国外,小品创作者崔凯将这段故事写成《红高粱模特队》,搬上1997年的春晚舞台。

李有金也参加了模特队,她把自己结婚时别人送的一块六尺宽“帐子”,做成了一件喇叭袖小褂,正红色软缎上绣着金色花朵,领口烫了一圈细细的水钻。

记者:以前为什么不做?

李友金:没地方穿似的,它太鲜艳了。2008年、2009年,我那个时候学着形体模特了,就得穿漂亮、穿别人没穿过的!

如今,人们的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上海女孩阿宝,在网络上有几十万粉丝,她在微博上最新发布的一组穿搭,是芬兰独立设计师品牌的裙子和一双意大利皮鞋。阿宝说:“现在的人接受度很高,觉得这样穿很好看,我是不是也要试一下。”

四年前,从事IT行业的阿宝转行做全职博主,现在年收入以百万计算。她说,随着文化的互通互融,中国服装早已与国际时尚无缝对接:“国内的一些设计师特别厉害,在服装包括配饰方面都很棒,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多,他们希望看到一切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东西。”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记录着历史的变迁。从深蓝军绿土灰,到正红姹紫亮橘,如今又流行起莫兰迪、牛油果、柠檬黄,中国人还会将多少色彩穿到身上,无人能够猜测。不过,可见的数据是,2019年我国服装类电商市场规模预计突破万亿元大关。

阿宝表示:“不论从内容的生产和购买,到最后实现这些购买的转化,我觉得跟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没有经济基础作为保障,这些都是空谈。所以我觉得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70年“赶考”着装成绩单,您打多少分?

市民1:8分,如果能在时尚、天然和舒适的基础上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会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

市民2:其实没表现中国真正的文化。

市民3:9.5分,还有一点感觉还是有进步的空间。

市民4:基本上你只要有条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颜色,我现在对我穿的衣服就打100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