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安全标准不出来,无人驾驶难以落地

无人驾驶炒作了这么久,为什么老百姓还坐不上?无人驾驶汽车量产的泡沫破灭了吗? 9月21日,由中国人工

无人驾驶炒作了这么久,为什么老百姓还坐不上?无人驾驶汽车量产的泡沫破灭了吗?

9月21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青岛市组织举办的2019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胶州举办。

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图自主办方

大会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做了题为“未来交通、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的报告。他指出,无人驾驶已走过科学探索期,现处于产品孵化器,或者说是社会接受期、市场创新期,“让老百姓接受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过程”,之后,无人驾驶就可以进入规模化发展期。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图自主办方

李德毅认为,无人驾驶的商业应用有四个因素:技术、市场、生态和成本。“对老百姓而言,成本更为重要。”他说。

在普及无人驾驶、百姓逐渐接受无人驾驶期间,李德毅表示,有四个独角兽应用场景可以考虑,分别是自主泊车、定点接送、快速公交和有限地域无人驾驶出租车。

除了成本,老百姓关心的还有无人驾驶的安全性。

2018年3月,Uber无人驾驶测试车在行驶过程当中,突然撞到了正在横穿马路的女子,该女子后抢救无效死亡。之后,无人驾驶汽车多次发生事故。

对此,李德毅表示,一辆无人驾驶出了事故,全世界哗然。尽管人工开车每天都有事故,人们却习以为常,“这对无人驾驶是不公平的。”

“要想推动无人驾驶,政府应该推出无人驾驶安全等级的综合标准。”李德毅建议各个地区能够给无人驾驶一个准入的安全许可证,比如在市区,无人驾驶出行一万次“拿回”一个罚单,“万分之一的出错率,对人来说是很好的驾驶水平了。”他强调,安全标准不出来,无人驾驶难以落地。

文/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 尤一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