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畔听新曲

饶河县风光。徐义摄

乌苏里江日出。徐义摄

在《乌苏里船歌》的采风地之一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四排人用自己的勤劳演绎着乌苏里江的新船歌。 李建华本报记者邵国良摄

乌苏里江上。徐义摄

□本报记者施虹刘晓云董盈

引子

为了更多地了解《乌苏里船歌》诞生时的情况,去四排乡之前,我们约访了歌曲词作者胡小石。

那天,在哈尔滨松花江畔的一个茶馆,80岁的胡老忆起当年去乌苏里江边四排乡采风的情形。伴随胡老三个多小时的回忆,我们“看到”了1962年,22岁的胡小石,扛着行李卷,坐火车,换汽车,搭马车,间或扛着行李独步旷野,来到四排乡。

“那时,虽然解放十几年了,赫哲人翻身做了主人,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生活依然非常艰苦。”“采风的那几个月,我吃的最多的是生鱼,米面根本吃不到。”

当我们说要去四排看看时,胡老兴奋地说:“我经常回四排,四排的变化太大了,完全是翻天覆地。现在的赫哲人,无论是吃的、住的、用的,那是真的美好的生活‘万万年’!”

“你们如果去四排乡,替我向老朋友付占祥问好啊,他们都是赫哲人的优秀代表!”第一乐章

看罢民俗游大江

7月的一天,从哈尔滨到建三江,一夜火车,转乘近两个多小时的汽车,将近中午,我们来到四排乡。

“看,那块宣传牌是最近换上去的。”一进村,陪同采访的饶河县委宣传部的小唐就指着一块大牌子告诉记者,“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宜居宜业最美赫乡”,赫哲族聚居地紧紧跟随着全国乡村振兴共建小康的步伐。

“了解赫哲人的生活变化,四排乡的‘风情园’是一个直观的窗口。”小唐说。

小唐说的“风情园”,全名是“赫哲风情园”。从村口到风情园,宽敞的马路两旁,鲜花盛开。近处是一排排的砖瓦房,每户的小院子收拾得井井有条。旁边十几栋小洋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耀眼。

伴随《乌苏里船歌》的流传,赫哲族这个世居黑龙江省、新中国成立初期仅余300多人的极少数民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特殊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游客或自驾或随团来到乌苏里江边的赫哲族小村庄。

2000年,投资10万元的四排赫哲族风情园、民族博物馆开始兴建。2017年,省民委专项投资700万元,扩建了12000平方米的风情园二期。

走进民俗风情园,白桦林、撮罗子以及一座座夏季捕鱼、冬季狩猎的雕塑,赫哲族少数民族传统生活生产场景,跃然眼前。

在传统撮罗子风格建筑文史馆和民俗馆,90后讲解员王紫瑶娓娓为我们讲解着赫哲人的前世今生,从小南山遗址的发现,到赫哲七姓的往事,从不屈抗争外辱,到民族发展的春天。一帧帧图片和情景再现,讲述着赫哲人的昨天,更赞美着新中国成立后赫哲人的新生活。走出风情园,十米不到就是乌苏里江。一艘装饰一新的游船停靠在江边,等待着旺季游客的到来。

在风情园的引领下,四排乡推出以“嫁令阔”为特色的艺术表演、以渔猎为主题的民俗体验、以农家乐为主的民族饮食、以鱼产品、鱼皮画为纪念品的系列旅游产品,成立了赫哲族民俗旅游开发协会,开通了“乌苏赫哲”旅游微信平台,同时还建成了总面积3700平方米的自驾游广场。

旅游火了。市场的牵动让四排的第三产业迅速成长。在赫哲风情酒家,老板娘徐秋影告诉我们,200平方米的酒家,赫哲族的特色饮食塔拉哈、刨花鱼、鱼毛等最受欢迎,加上墙上挂卖的鱼皮画,四年来,她的酒家年收入最多时超百万元。这样的酒家,四排乡有5家,还有7栋特色村寨和3家农家乐民俗旅店。

去年,全乡接待游客7万多人,旅游总收入200万元,从业人员100多人。

民俗风情园外,我们走进赫哲族老妈妈付占莲的家。听说我们要去,付妈妈提前换上了民族服装,“叫我二娘,我是全村的二娘”,乐观开朗的付妈妈见到我们爽朗地说。

“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让赫哲人积累了接待游客的经验,更重要的,它让远居边疆的赫哲人自信感倍增。”小唐说。第二乐章

多业兴旺五谷芳

从另一个赫哲族聚居地街津口嫁到四排村的二娘付占莲,62岁。在她宽敞的家里,她给我们讲着赫哲人的过去和现在。她指着厨房说,以前,我就在这里做鱼毛,现在,我不做了,我是乡里鱼产品加工厂的股东。

鱼毛,赫哲族的传统食品。二娘说的工厂,是一进村口就映入记者眼帘的黑龙江赫香食品有限公司。2017年,四排村妇女主任黄维玲发动村里妇女入股成立公司,公司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妈妈的鱼毛作坊”(汉译名),开发了小包装速食鱼干等30多个品种的产品,赫香公司今年年销售额预计能达到100万元。与此同时,乡里的锦江渔业加工保鲜冷藏仓储企业也完成投资1800万元,逐步步入正轨,四排乡形成了完整的渔业产业链条。

12公里的乌苏里江流经四排乡,打鱼是赫哲族人全部的生活收入。说起食鱼文化,胡老说,当年在四排乡采风期间,赶上乌苏里江渔汛,他和赫哲男人们一起,日夜住在江边窝棚里,点油灯,吃生鱼。“当年,热情的赫哲人怕我吃不饱,天天给我送鱼吃。他们没有粮食,自己家也是只有很少的返销粮,虽说像歌里那样‘船儿满江鱼满仓’,可天天吃鱼,没蔬菜没主粮,生活物资其实是极度匮乏的。”

“现在可不一样了。”上世纪80年代曾经当过村长的60岁尤双喜说。曾经以打鱼为生的尤双喜,尽管家里还有一条渔船,但现在是以种水稻为主要收入来源。“想当年,国家扶持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给各家各户分土地,我们不愿意要,因为不会种啊。各级政府坚持一年年扶持我们,制订了'一水'(乌苏里江)带'两水'(水稻和水产)的发展方向,帮我们引进优良水稻品种,这才慢慢转变了观念。”说起这段往事,老尤感慨良多。

而现在,四排乡已有耕地52400亩,其中水稻34000亩。全乡去年粮食总产量2.2万吨,产值4990万元。今年,乡里又成立了“赫津”农业合作社。

2018年,乡里在赫哲族风情园里建设了创客孵化园,设立旅游服务课题、民族文化课题、特色食品课题、绿色农业课题四个产业课题组,每个课题都有相关带头人入驻,意在发挥致富能手的带头作用。

“种水稻加上打鱼,我这一年收入六七万,不比城里差吧?”说这话时,老尤露出自信的神情。第三乐章

赫哲兄弟建小康

7月2日,在赫哲风情园,记者赶上了四排村的党建活动日。村支书卢伟华带领支部党员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村党员在创客孵化园的大厅里举起右手,再次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卢伟华说,今天来这里重温入党誓词,就是在提醒全村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四排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带头人。

在四排赫哲族乡的发展道路上,党员的模范作用从没有缺位:

创客孵化园里,绿色食品课题的展台上,摆放的是四排乡党员张营洲牵头注册的“赫津”牌绿色水稻;

党员黄维玲,建起鱼毛加工企业。“文博会”、“哈洽会”,一个个展会的现场,都能看到她忙碌推广赫哲特色食品的身影。为了推广产品,她带领大家开通了“乌苏里江边上的美食”淘宝小店。她的朋友圈,没有炫娃,没有自拍,推广的都是赫哲的文化和旅游、赫哲的风光和美食;

党员卢艳华,跟随传承人葛玉霞学唱伊玛堪,跟随传承人付占祥学唱“嫁令阔”,她学会了赫哲语,将口口相传的伊玛堪以及新创赫哲语“嫁令阔”用国际音标或汉字注音的方式记录下来。在饶河县非遗中心,在四排乡创客孵化园,记者都看到了她演唱推广伊玛堪的身影。保护、传承并推广赫哲人的传统文化,党员卢艳华默默做着四排赫哲乡文化旅游的推广“大使”。

正是有了党员的带动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四排赫哲族乡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作为沿乌苏里江四县市率先实现城镇化试点乡和全省百镇建设试点乡,乡里建起了2万平方米的商贸旅游综合体小区,规范了农机停放中心,改造了新型供水排污系统,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正因如此,赫哲人用心声唱出“我们的生活多美好”这样的赫哲族新民歌。

尾声

“当年采风的时候,我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后,重获新生赫哲人的幸福笑脸,所以写出了《乌苏里船歌》歌词。但是,那些日子,我也听了无数遍赫哲人的伊玛堪。”胡小石说,从音乐创作的角度看,伊玛堪的旋律,在尾音上都是下沉的。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而这略显沉重的尾音,正是赫哲人新中国成立前艰难生活的反映:有苦难,有悲愤,有抗争。

胡小石说,《乌苏里船歌》将传统赫哲族民歌的尾音全部改成上扬音,从此,幸福的赫哲人形象便定格在国人心中。《乌苏里船歌》的最后一句“给根”,是伊玛堪里的一句结束语,相当于评书里的“且听下回分解”。

正像胡小石当年期盼的那样,赫哲人的幸福生活,仍然继续着,并越来越好:

卢艳华的女儿、新一代的赫哲姑娘王海源考取了大连民族大学,正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深造;

10个月的四排村娃娃小士弘,每天被奶奶抱着在赫哲风情园沐浴乌苏里江边的阳光、看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咯咯笑着;

远处,每年春天开满红杜鹃的大顶子山上,风力发电机整日悠悠地旋转;

给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