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客走进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摄影:.H.(网名)女士 拉巴特 拉巴特是摩洛哥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位于摩西北的布雷

拉巴特是摩洛哥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位于摩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濒临大西洋,与非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同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摩洛哥政治首都。

拉巴特由两个紧连的姐妹城组成,即拉巴特新城和萨勒旧城。进入新城,西式楼房和阿拉伯民族风格的精巧住宅掩映在花树丛中。

旧城萨勒围以红色城墙,城内多古老阿拉伯建筑和清真寺,市面繁荣,后街小巷是一些手工艺品作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依然存留着浓厚的中世纪风采。

拉巴特新城,西式楼房和阿拉伯民族风格的精巧住宅掩映在花树丛中。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街心花园,比比皆是。王宫、政府机关、全国高等学府都坐落在这里。⬇️拉巴特王宫,位于拉巴特市中心,始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宫殿式样各异,其中里亚德宫最为宏伟壮丽。

皇宫作为一个城市政治门面的象征,装扮的十分肃穆。门前的马路笔直宽阔,皇宫大门有许多严格把守的军警,身穿制服,十分威严。

⬇️广场四周有古炮

⬇️广场中央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喷水池,今天喷水池没有喷水表明国王不在宫殿里,反之国王在皇宫里。

⬇️专供皇室做礼拜的麦克苏尔清真寺及寺外的廊道,建筑风格非常简朴。

皇宫里的绿化培育的整齐又美观……

⬇️皇宫附近有不少政府机关,建筑都不高,但外形现代(车观)

拉巴特旧城萨勒围以红色城墙,城内多古老阿拉伯建筑和清真寺,市面繁荣,后街小巷是一些手工艺品作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依然存留着浓厚的中世纪风采。旧城古迹古迹多多……

⬇️哈桑大清真寺遗址是整个拉巴特城的象征,棕红色的残存的围墙前,有骑马的卫兵守卫着。哈桑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2世纪,长183米,宽139米,四周有16道门,据说毁于1775年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

⬇️遗址围墙前的广场是市民和旅客休闲的极佳场所……

⬇️耸立于寺正面的哈桑塔(宣礼塔)经历了1775年的大地震却完整无损。用玫瑰色石块砌成的高塔占地16平方米,高44米,加上塔顶,共高69米。塔四周雕刻图案各异,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洛哥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

据说当年芒苏尔国王要把哈桑大清真寺建造成一座可容纳数万名士兵同时祈祷并且他本人可以骑马穿行其间的清真寺,可惜他未看见清真寺竣工便已离世。

从残存的312根高低不等的大石柱,我们可以判断:当时清真寺的建筑规模的宏伟……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穆罕默德五世为前国王哈桑二世的父亲,逝世于1961年。其墓1962年开始修建,1971年竣工。

默罕默德五世于1956年领导摩洛哥走向了独立,其陵墓建筑为典型伊斯兰风格,主体用白色大理石建造,金字塔形的屋顶用绿色琉璃瓦覆盖,庄严雄伟,风格典雅。

陵墓门前的士兵

⬇️陵墓内部由大理石装饰,地板为花岗岩,壮观的吊灯将室内装扮的金碧辉煌,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洛哥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可由二楼俯瞰陵墓内部,中间为穆罕默德五世的陵墓,两侧分列为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亲王墓,并建有陈列馆,藏有阿拉维王朝历代君主画像和五世遗物及其统治时期的历史资料与文献。

陵墓室内穹顶

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对面、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左侧的清真寺

⬇️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外的现代建筑(车观)

⬇️由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出来向东行,地势渐高,在突起的台地上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棕红色的泥砖城堡,这就是著名的乌达亚堡。

乌达雅堡最早是十二、三世纪柏柏尔人建立的阿尔摩哈德王朝的都城,他们从这里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发动了对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进攻。乌达雅堡也因此一直被看成是兵营和要塞。

乌达雅堡的城墙始建于十二世纪,现在看到的是十七、十八世纪加固的。

乌达雅堡位于布雷格雷格河注入大西洋的犄角上。小镇依山而建,上白下蓝的外墙装饰使从远处看去居然完全是一座白色城堡。

当地居民非常注重自家门前的装饰……

乌达雅堡内保留着柏柏尔民居的房屋和街道

无数的小巷子引向一座座深深庭院 巷子沿着湛蓝和雪白一路往前、向前……

穿过一座小门登上瞭望台,从这里沿着布雷格雷格河极目远望,大西洋就在眼前。

高空平台,为古时空中市场遗迹。站在平台上可俯视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拉巴特古港口和拉巴特姐妹城市—萨累市全景。

乌达雅堡是一座建在海角上的军事要塞,虽始建于12世纪柏柏尔王朝,后又为阿拉伯王朝所用,还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占领。

现代时尚美……

古典端庄美……

景因人而更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拉巴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的评语:现代都市与历史古城,一份共享的遗产,体现了拉巴特作为阿拉伯穆斯林的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深度的对话。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