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民政70年:民政防灾救灾苦中乐

回眸民政70年来,保山民政防灾救灾由原来的肩扛手抬到骡马运送,再到今天的车子输送、部门联运等,一路走来,一代代保山民政人经历了几次民政机构改革,但为民初心始终没有变,在历次防灾救灾中虽苦却有乐,因为用实际行动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第一时间送到受灾群众手中,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早日恢复美好家园,我们的工作是快乐的、踏实的、幸福的。

回眸民政70年来,民政防灾救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步步发生着变化。

一是加大各类救灾资金投入力度,妥善安排和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灾区社会秩序稳定。

二是健全完善各项救灾制度,及时掌握受灾困难群众生活基本情况,认真落实应急值守制度,实现救灾款物发放公开透明;修订完善《保山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救灾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三是减灾救灾领导体制进一步确立,在历次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处置中得到检验;明确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综合协调作用不断强化,多部门救灾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效率、效能显著提升;19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受到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的表彰。

四是以应急指挥、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为主要内容的救灾应急体系初步建立;应急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应急能力大大增强,有效应对了地震、干旱、泥石流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市由过去基本无储备救灾物资,到现在储备省级救灾帐篷3707顶、棉被14999床、大衣2050件、衣服11500套等10多个品类的救灾物资。同时利用实物存储、协议储备和能力储备等多种方式,增加救灾物资储备种类、物资储量;全市基本建成了以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中心(包括隆阳区)、4个县(市)级库为支撑、辐射市、县(市、区)、乡(镇)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进一步提升了保山市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五是建立市、县区等政府部门与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协作开展减灾宣传教育的机制,以全国“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日”等为契机,以实施防灾应急“三小”工程、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广泛开展风险排查、应急演练、人员培训等活动,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六是发挥救灾工作社会动员机制作用,多次组织开展救灾捐助活动,得到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七是投入资金实施民房恢复重建工作,自建为主,统规统建为辅,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科学规划保证质量,公示补助对象标准,接受社会监督。

八是加强民政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监督检查,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对整改落实的组织领导,加大力度,认真抓整改抓落实,完善救灾资金管理制度,健全监督制度、加强资金监管,强化教育、提高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廉洁救灾。

九是认真开展农村民房灾害保险工作,逐步建立政策性统保、商业化补充、民政救助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救助机制,为增强农民群众抵御灾害风险能力,促进全市的“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自2010年实施以来,为全市416万户次农户住房投保4160万元,7786户受灾群众得到理赔,赔付金额2366万元,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如今,因民政机构改革,防灾救灾职能划转,但一路走来,广大民政人曾和灾民们同生死、共命运,这必将是载入民政史册的一段光辉岁月。

云南网通讯员 翟勇 孔宪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