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化标准培养教育家型校长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在介绍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专项改革试点推进落实情况时指出,推进中小学去行政化、校长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在介绍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专项改革试点推进落实情况时指出,推进中小学去行政化、校长职级制改革,是理顺中小学校长管理机制,促进校长由“行政化”向“专业化”转变的重要抓手之一。

校长应该是教育家,却一直错配在行政管理体系和教师专业技术评价体系之下。一方面,校长的管理体系以往一直跟随行政管理体系,很多地方以行政官员的标准来挑选,享有行政级别,纳入科层化的行政管理体系中。理论上,行政体系本身就不符合校长的职业评价要求,现实中,行政级别又成为校长在不同学校之间流动的阻碍。另一方面,校长通常都是通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但对于校长的评价标准和专业技术标准却和教师不一样,而且,同时还存在校长和专任教师“抢岗位”、“抢资源”的问题。因此,这两项错配,无论在理论上或现实中都亟待解决。

校长显然不是官员,也不应该是老师,对校长专业化的标准和评价机制,都应该是根据教育家的特质来确定。校长职级制改革,眼下是针对去行政化的具体措施,现实中的主要客观效果是打通校长在各校之间流通的可能性,以达到优势学校和薄弱学校资源平衡的目的,但对于校长职级制改革和校长专业化的要求不应止步于此。如何通过对校长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的改革,制度化地确保对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才是长远的方向。

在制定机制之前,首先需要厘清的是,何为专业化的教育家型校长。首先,专业化的校长,须有正确的、先进的现代教育和办学理念,确保学校和师生都至少在理念上向着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其次,专业化的校长,应能带来充足的资源,并且有能力分辨资源的适用性,包括资金、场地等硬件资源,也包括教育相关的软件资源。最后,专业化的校长,还应该有管理学校的好办法,即治校能力,如何管理,确保学校顺畅有效地运作,让理念得以贯彻,资源优化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一位有理念、有资源、有办法的专业化教育家型校长,并不是通过纸上标准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的是客观而有效的全方位评价机制,来确保校长工作的不断完善和调整。以往的评价机制,通常是由教育部门等行政机构绝对主导,这样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注定很难有效而全面地评价一位校长的专业性。此次改革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并将考评结果应用于绩效分配,直接与校长的职级挂钩,是改变了评价机制自上而下的属性,让校长的专业性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评价,将评价的权力交到和校长专业性直接相关的人手里,这是值得肯定的。和其他专业人士的评价体系一样,校长的专业性如何,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评价,更需要校长工作的直接“作用者”即学校师生及间接观察者家长的评价,也需要同业即其他学校的校长和教育家的同行评议;同时,鉴于教育的长效性,不仅需要眼下的实时评价,也可以纳入反馈式的校友等长期评价。评价机制的完善需要时间来摸索,但将评价的权力转移,改变纳入激励机制的权重,是可以确认的方向。

要将校长培养成教育家,而不是教师,也不是官员,需要专业化的标准,制度化的保障,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的改革必不可少。广东推出的校长职级制改革迈出了第一步,要探索的还有很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