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APP收费98,网友:太贵了

作者:IWang 知乎上有不少类似于“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这样的问题,有很多长篇大论的回答,比

作者:IWang

知乎上有不少类似于“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这样的问题,有很多长篇大论的回答,比如有文化有利于高效沟通,让自己更有教养,提升自我气质等等。

但是个人最偏爱的回答还是: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是为了秋天去滕王阁登高时看到美景会发出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真好看。”多么简单粗暴直白。

文化需要时间的积淀,从孩童时代,学拼音、学字、学词、学成语、学古文,一步一步进阶。家中必备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就像记忆中永远回不去的夏天一样,陪伴着每个人的学生时代。

传统工具书的数据化

在人与人的即时沟通中,手机对人类而言是跨越了两个世纪的爆炸性发明。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手机对人类的生活作用改变高于计算机。

就全国来看,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一台计算机,但是手机的普及率已经快到天花板了。

根据工信部网站披露的数据,截止今年6月底,移动用户电话总数达到13.6亿户,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达到10.4亿户。 4G用户保持稳步增长,总数达到8.8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5.1%。

来源:工信部

相应的,移动应用程序(APP)也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讯、打车、外卖、游戏、看小说、记账...... 2018年,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净增42万款,总量达到449万款; 其中我国本土第三方应用商店的App超过268万款,苹果商店(中国区)移动应用数约181万款。

人们对网络阅读有很高依赖性,信息获取也呈现碎片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的出现,不少盗版商也瞄准了工具书推出各种盗版软件,倒逼推动工具书向线上布局。

上海译文出版社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智能手机时代之前,《新法汉词典》年销量为1.3万册。但当智能手机逐渐普及之后,不少开发者用抓取、盗版等方式拼凑的‘词典应用’占据市场,这也致使《新法汉词典》年销量下降到3000册”。

日前,由商务印书馆推出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APP正式发布。该APP每天只能免费查找两个词语,如需要查找更多并使用其主要功能,则需要付费98元,同样一本纸质书售价93元,而京东自营的双色缩印本只需34.20元。

值得注意的是,收费的App词典并不止这一个,比如现阶段《新华字典》App的费用是40元,《现代汉语大辞典》App需60元;《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App需118元。

在应用商店搜索词典,可以免费下载的词典里都是包含应用内购买项目,否则提供的很多都是基础浅显释义或者关不掉的广告。

比如金山词霸的柯林斯离线词典一年使用权25元;欧陆词典移除广告40元......

网友各执己见

《现代汉语词典》检索结果除了所查字词外,还同时呈现同音字、同部首字,以及同音词、顺序词、居中词、倒序词、相关词等。同时,APP实现了全文任意字词“即点即查”。

“《现代汉语词典》APP的正式发布,意味着中国影响最大的汉语语文词典实现了数字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表示,此举增加了普通查阅之外的很多语言文字学习和语文应用的便捷功能,“大大提升了词典的应用价值。”

#现代汉语词典APP收费#这个话题也在微博上引起网友议论,

认为98元定价过高的人还是占据大多数,希望词典免费的人也不在少数。

也有网友语言犀利:工具书不收费你让主创用爱发电?

“实际上,工具类的词典也可以使用不收费的方式,比如可以跟入口数据相结合,由第三方付费的方式解决付费的问题”,易博士阅读器总裁杨洪表示。

工具书APP可以作为电子图书的嵌入产品,附着在移动阅读内容当中,即读即查,即查即会,阅读中碰到不会读、不了解的词语,点击它就可跳转到词典当中查询、学习,这为人们增长知识提供了一条便捷可靠的通道。

守正创新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文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表示:

传统辞书要创新更要守正。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习惯,传统辞书不能高高在上,必须朝融媒体方向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要“守正”,利用互联网进一步增强自身内容的权威性。互联网是一个大数据库,但并不是一部合格的“大辞书”;它具有大数据的优越性,但同时也有“数据偏见”。

记录、整理、归纳、传播权威规范且成体系的知识内容,是传统工具书编纂必须坚守的准则。

发展就是创新。这种创新需要站在文化前沿和技术前沿,“唯新是举”。还要尽快完善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确保网络辞书或融媒辞书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财友们,你会购买98元的词典APP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