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中国华南大鲵刚发现就要灭绝?

这个世界上存在许多庞然大物,那么最大的两栖动物到底是什么?科学家刚刚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答案。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9月16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对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20世纪初收集的17个标本和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大鲵一个新的亚种华南大鲵,这种生物可长到身长近两米,重达100斤,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

华南大鲵

《山海经》中曾记载:“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考据发现,这种“人鱼”和神话故事中的“鲛人”,都可能是现今俗称为“娃娃鱼”的大鲵,事实上,这种动物比恐龙更加古老,进化到现在,依然保留了远古时期的特征,是跟熊猫一样萌的“活化石”。

大鲵体形似鲶鱼,头部扁平体表光滑,长着四只脚,叫声有如婴儿“哇哇哇”的啼哭,曾经,人们觉得大鲵叫声像孩子而不敢猎杀,但现在大鲵却是餐桌上的一道珍馐美食。为了吃得更好,养殖大鲵在几十年内,在中国已经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

这也导致了,几十年前从亚热带南部到中北部山脉、再到东部河流区域都有身影、随处可见的的野生大鲵,目前已踪迹难觅,2004年还被列为濒危物种,成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世纪20年代,曾有只中国大鲵被运到伦敦动物园生活了20年,死后被制成标本保存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这只大鲵也是此次实验的标本之一。

研究人员采用下一代测序方法,利用博物馆标本,研究了中国大鲵种群的进化史和亲缘关系。

9月17日,这项研究发表在《生态学与进化》(Ecology and Evolution)杂志上,研究主要作者、伦敦动物学会的保护科学家说塞缪尔·图维(Samuel Turvey) 说:“在这个时代,直到现在才知道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是什么,真是令人惊讶。”

起初,由于不同地区的中国大鲵外貌缺乏显著差异,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大鲵(学名:Andrias davidianus,两栖纲动物)只是一个单一物种。

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发现,中国大鲵至少有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安徽种5个物种,甚至可能有8个种。

本次研究最新发现两种大鲵,报告表明中国大鲵可继续分为3个亚种,刚发现最大的一种大鲵被称为“华南大鲵”(Andrias sligoi),比现在地球上8000多种两栖动物还要大。

在伦敦动物园生活了20年的那只大鲵就是华南大鲵,虽然当时就提出这可能是一个独立物种,但过去70多年这个猜测才被证实。

第三个未命名物种来自安徽黄山,但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的样本数还太少,无法为之命名或进行定义。

但华南大鲵刚被发现,野生大鲵种群就已濒临灭绝。图尔维说,要想使中国大鲵免于灭绝风险,重点是要为其提供更好的保护工作,一切已经刻不容缓。

“活化石”走向灭绝

2013-2016年,图尔维等人曾在中国野外寻找大鲵的踪迹,在97个县进行实地调查和2872次采访,堪称中国保护生物学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查,结果却只在4个地点找到大鲵。

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两栖动物,正变得越来越难找。

历史上,中国大鲵广泛分布在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以及较小的河流系统,如发源于安徽黄山的闽浙东南部丘陵流域。

而且,即便是这些被发现的大鲵,也可能不是野生的——它们的基因与该地区应有的大鲵基因不一致,很可能是养殖农场放生或逃逸的。图尔维感慨道,这令人难以置信。

《山海经》和《本草纲目》都有记载,大鲵入药可治疗痴疾。自古以来,大鲵在中国南方就有医药和食品用途。

20世纪70年代末起,随着中国国内人口流动的自由化,加上传统上食用大鲵的南方移民扩散,对大鲵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大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贸易流动,促使大规模农业发展。

2016年,还有人试图非法走私大鲵,4只华南大鲵被扣押,之后就留在了伦敦动物园。

中国各地农场里却有数百万只养殖大鲵,长相丑萌的“娃娃鱼”是不少富豪梦寐以求的美食,曾可以卖到一万元一只的高价,现在打开手机就能买到养殖大鲵。除了果腹,大鲵也成了观赏爬宠。

野生大鲵价格更高,不少人会冒着风险非法偷猎谋利,这种现象与日俱增,非法偷猎也侧面破坏了环境。

大鲵的生长怕脏怕光,考验水质。随着城市的发展、兴建大坝、过度开发、气候变化等原因,大鲵逐渐丧失栖息地,人类介导的迁移改变了种群结构,导致大鲵物种迁移,还经历大范围衰退。

现在,野生大鲵种群的状况,可能比数据显示的还要糟糕。

好心办了坏事

为了满足中国奢侈品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通常会从野外捕捉大鲵用于商业养殖。让野生大鲵与人工养殖的大鲵进行交配,繁衍下一代。

为了保护大鲵,先前的保护管理政策是鼓励通过人工育种,但大部分都是商业化农场养殖,再将人工养殖的大鲵放生到野外。没想到,这无意中却毁了野生大鲵。

这个策略看起来能增加野外大鲵数量,但其实并不正确,弊大于利。

2008年-2018年,至少有7.2万只中国人工养殖大鲵被放生到野外。不少人认为,没有如今市场的繁荣,大鲵不经过人工大量繁殖,可能早就已经灭绝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自然环境下的雄性大鲵会打造洞穴,向雌性大鲵求偶,排出的400-1500个卵,卵子与雄性的精包结合,进行体外受精,卵会在洞穴中自然孵化。

现如今人工养殖,卵的存活率更高。但标本中,古老的大鲵基因越来越少。

被重点保护多年后,野生大鲵反而即将走向灭绝边缘。

现在人工养殖市场已经饱和,养殖大鲵价格通常在上百元一斤,四五百元就能买到五斤重的大鲵,市场需求远没有那么大,价格暴跌。

大鲵在养殖场密集的环境中,还可能会出现各种传染病,成活率无法预估,被放生后还会威胁到野生种群。

(谁能想到胚胎时期的小生物,曾是史前巨兽。)

中国大鲵的种类在310万年到240万年前出现了分化,现有保护措施却将所有中国大鲵视为同一个种,人工繁殖不考虑基因和地理种群差异,会污染本土大鲵的基因库,导致不同种之间进行杂交,生出“混血”,甚至出现变异。

变异的大鲵通常颜色为白色、黄色、粉色,却会被以高价卖给宠物玩家。

杂交会导致种群间出现竞争,不同地域品种的大鲵被放生到同一区域,因对地域的陌生可能自身难以存活,不利于物种的保护,还可能最终会驱使小种群灭绝。

陕西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商业养殖中心,因此被放生的大鲵也大都为陕西种。

每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要保护的不仅是中国大鲵的数量,更是要保护物种本身及其生态位,当野生大鲵消失后,人类需要花费更多代价去恢复断裂的生态结构。

绝大多数繁殖个体需要从野外捕获,由于养殖大鲵被随意放生地过多,放生上万只养殖大鲵,出现遗传均一化,可能最终导致野生大鲵种群灭亡。

换言之,如今刚发现的华南大鲵,可能会迅速成为过去时。

如何保护大鲵

中国几年前开始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来保护这种“活化石”。

2012年启动了中国大鲵保护项目,这一活动由英国伦敦动物协会牵头,中国政府及昆明动物所、陕西师范大学、贵阳大学等中国机构协办。

2018年12月,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闭34个水电站,长江重要支流澧水流域则拆除10座水电站大坝,效果显著。水电站和水坝被拆除后,水质好转更利于大鲵生存。

研究人员希望,本次发布的报告能让人类重视保护中国大鲵的行动,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每一个不同物种的基因完整性,保护可能仍然存在的大鲵种群。

分类学代表着大鲵往后的命运,首先要做的是进行基因评估。

农场养殖的大鲵在重新引入野生环境前,要通过筛查并鉴定基因确定物种归属,对不同物种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进行保护性繁殖。

如果大鲵灭绝,将破坏生态平衡,这与人类本身也息息相关。

相信不少人小时候,曾在小溪边看到过小小的娃娃鱼,如今已经很久再没有见到这样的“小怪物”。中国大鲵在经历上亿年的演化都没有灭绝,但世界上最大的华南大鲵,如今却可能随时在野外彻底消失。

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发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