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上海法院创建“快捷键” 长三角“一网通办”

今年3月1日,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入驻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平台试运行,半年来,从线下到线上,从首批

今年3月1日,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入驻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平台试运行,半年来,从线下到线上,从首批10项诉讼服务到目前22项诉讼服务入驻,上海法院不断践行“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理念,深度延伸诉讼服务,为当事人创建了诉讼服务的“快捷键”。

  跨域立案:长三角地区当事人的“VIP”服务

今年8月2日,全国首例通过“一网通办”跨域立案的案件在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办理完成。

“真是太方便、太智能了!”该案的代理人黄霞一边感慨着跨域立案的高效便捷,一边说起“尝鲜”的过程:“我昨天到徐汇区法院立另一起案子时,听说‘一网通办’可以提供跨域立案服务,于是就过来了。”

黄霞代理的是一起劳动合同纠纷。立案当日,她带着材料走进徐汇区法院。跨域立案专员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窗”,将立案申请提交到了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不久,徐汇区法院的平台页面审核进度上显示“管辖法院已受理”。就这样,全国首例通过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实现跨域立案的案件成功办理完成,全程仅用了15分钟。

“立案过程非常顺利,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很充足。”作为全国首例通过“一网通办”跨域立案的协办法院,徐汇区法院立案庭庭长许斌难掩激动:“首案完成后,我们最大的感受是,这项新的举措满足了不少当事人的需求,现在平均每天都有两三个当事人来咨询跨域立案。”

事实上,“一网通办”的诉讼服务内核是“中国移动微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陈佳玉告诉记者:“‘一网通办’其实是‘中国移动微法院’的另一个入口,对长三角地区的当事人来说,只要在‘一网通办’上完成身份认证等注册程序后,就可以直接进入跨域立案等诉讼服务的窗口了。”

据悉,在今年6月举行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全面推行网上立案,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跨域立案服务全覆盖,最大限度便利群众诉讼。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当事人异地诉讼难等问题,如果当事人不愿意或者不方便自己上网操作,那么通过跨域立案,当事人不必来回奔波去异地立案,直接在“家门口”找协助法院,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立案质量。

记者从上海高院获悉,继沪苏两地首例跨域立案完成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海法院先后与京、津、浙、皖、粤、闽、滇等七地法院通过“移动微法院”系统实现跨域立案的全线贯通。

据悉,为了让诉讼服务接入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2019年5月起,上海高院作为牵头法院,积极组织长三角四地法院共同商讨诉讼服务接入事项,江苏法院率先回应这一诉讼服务建设并积极协同推进相关工作。今年7月31日,上海、江苏诉讼服务首先接入长三角“一网通办”。

“如果说‘中国移动微法院’提供的跨域立案服务是‘主食’,那么通过‘一网通办’,我们为长三角地区的老百姓还提供了一道‘加菜’。”陈佳玉说道,“当事人在不同平台上可以享受到同样标准化的诉讼服务,‘一网通办’为长三角地区的当事人提供了政务服务和诉讼服务一体化的‘VIP’服务,让当事人可以更方便快捷地享受诉讼服务。”

  22项诉讼服务:“一网通办”的“明星产品”

其实,跨域立案只是上海法院在“一网通办”上22项诉讼服务中的一项。为了实现这22项诉讼服务的入驻,上海高院经历了一番“极限挑战”。

今年1月,上海高院信息处应用管理科科长陆诚接到任务,要为接入“一网通办”做好技术准备: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客服平台、统一支付平台的接入和首批诉讼服务模块的接入。

“作为非政务单位,我们到底能不能入驻?入驻将面临服务体量激增,到底行不行?实际使用后,老百姓会不会喜欢,好不好用?”陈佳玉坦言,“能不能”“行不行”“好不好”,成为他们考虑最多的三个问题。

“最难的是统一支付平台的接入。”陆诚说:“通常财政费用的缴纳是单向的,只要缴了就可以,但诉讼费不是,它还有退费、费用移交其他管辖法院等情况,所以对诉讼费而言,是有缴、有退、有半退、有移。”

面对复杂的诉讼费缴纳情况,上海高院信息处和技术团队一边摸透诉讼费缴纳的规律,一边对接“一网通办”平台,完善技术的接入。最终,他们用了15天时间,完成了整个统一支付平台的接入。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虽然整个春节都在加班中度过,但陆诚仍是激动不已:“入驻第一个月,诉讼费用缴纳就成为了诉讼服务里的大热门,当事人反响很好,让当事人感到便利,我们的工作也就值得了。”为了让更多的当事人感受到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网页版入驻“一网通办”总门户,移动版入驻“随申办”APP。在“随申办”APP上,记者点开蓝色天平构成的图像标志,进入诉讼服务页面,上方显示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的理念“阳光司法 真情服务”,下面是“上海移动微法院”字样。页面简约明晰,用户可以选择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或当事人三种身份,进入对应的服务页面。

立、缴、查、问、看,这五个关键词囊括了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在“一网通办”上的各类“爆款”。其中,网上立案、诉讼费缴纳等功能为当事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智能法宝、限高令、曝光台等功能也成为口袋里的诉讼服务“小秘书”。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法宝里的“常见问题解答”主要以12368服务团队多年积累整理形成的《人民法院诉讼程序2300问》为依据,基本囊括老百姓在诉讼中需要了解的各类诉讼问题,可以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诉前咨询服务。

陆诚分享给记者一份功能清单,数据显示,网上立案、诉讼费用缴纳、个案查询等诉讼服务尤受当事人的欢迎。

“入驻‘一网通办’的第一个月,我有四五个案子都是通过登录‘一网通办’的诉讼服务平台完成立案、缴费和查询的,非常方便快捷。”上海至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莹告诉记者:“一些批量的劳动纠纷案虽然标的额较小,但几十个案件光是在法院立案大厅或者银行窗口排队缴纳诉讼费,往往就要花费半天的时间,现在只要一键登入‘一网通办’系统就能直接扫码缴费,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

据悉,从今年6月底开始,当事人通过“一网通办”缴纳的诉讼费已经超过线下支付,金额也已超过“一网通办”公共支付平台总金额的40%,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当事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太方便了!拿手机扫一扫,几秒钟的事儿,不用麻烦别人,也不用专门再去银行跑一趟了。”

据统计,今年3月1日至8月31日,当事人通过“一网通办”申请网上立案6.5万余件案件,通过公共支付平台(包括网站、“随申办”APP、微信、支付宝等)缴纳诉讼费近95411笔,总金额逾3.7亿元,单笔最大缴费金额达49.8万元。此外,当事人进行“个案智查”超过10万次,智能法宝的使用达8.5万余次。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入驻“一网通办”至今,运行效果良好,使用率、好评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俨然成为了“一网通办”的“明星产品”。

“‘一网通办’的定位是政务服务,但对法院来说,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及应用共享既是便民利民的有益举措,也能成为审判、执行等工作的强大助力。”陈佳玉表示,“未来,我们会把更多的诉讼服务搬上‘一网通办’,让当事人享受到法院更多、更好的诉讼服务。”

上海高院副院长张斌对上海法院诉讼服务未来的“升级”充满期待:“希望通过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与市大数据中心的数据互连互通,进一步完善提升上海法院各项诉讼服务功能,让‘数据跑路’惠及各方当事人。希望通过长三角一体化政务平台,提升诉讼服务质量和水平,让上海老百姓享受到的诉讼服务向长三角地区传递和延伸。四地形成合力,使一地当事人到家门口法院就能享受四地同质化的诉讼服务。”

  智慧法院前瞻:汇聚数据 拓展服务 智享平台

“一网通办”是上海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智慧政府建设的核心指标,也是上海高效政务服务的“金字招牌”。作为上海法院打造智慧法院的关键之举,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得以入驻“一网通办”,源于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多年的积累。

2014年1月2日,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正式开通,成为全国法院系统第一个三级法院联动、一号对外,集热线、网络、短信移动终端等多种服务方式和联系法官、案件查询、诉讼咨询、网上立案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在12368诉讼服务平台发展进入第五年之际,入驻“一网通办”成为了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的新探索。

数据显示,半年来,上海法院通过“一网通办”提供了逾40万次的诉讼服务,平均每天的诉讼服务达2000余次。除了服务数量的增加,“一网通办”诉讼服务的质量也在“数据跑路”的技术支撑下不断进化,比如个案智查服务,最初通过个案智查来查询的是单个案子的节点,今年9月经过升级后,个案智查可以一键查询名下所有案件的各个节点,这项升级服务受到当事人尤其是律师的广泛赞誉,还在全国政法智能创新评比中获得了全国法院十佳创新产品。

除此之外,移动互联、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移动支付等智慧法院的科技正在各项诉讼服务中发挥作用。比如,上海法院和上海CA认证中心通力合作,依靠人脸识别技术,基于全国人口库,实现个人实名认证,解决了网络认证难、虚假诉讼等实际问题,保障诉讼服务数据的安全性;借助语音识别、智能识别等技术,实现7×24小时全天候、无间断的法院智能服务,在智能法宝里,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定位问题,智能匹配解答,并进一步推送相关案例和类似问答,为群众了解法院、诉讼咨询提供更有效、更快捷的途径。

记者从上海高院了解到,目前,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正在推进完善电子票据功能,建成以后,当事人在网上缴费可立即自动生成电子发票,供当事人直接下载,该功能有望于今年10月上线。

据悉,包括电子票据在内的各类电子证照的完善,将极大地便利诉讼服务和政务服务,“这不是一家单位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一个大的互信平台,‘一网通办’就是这样的平台。”陆诚告诉记者,目前上海法院正在积极加入“一网通办”电子证照库的建设。

未来,上海法院在“一网通办”上的诉讼服务还将有哪些创新和延伸?

对此,上海高院副院长茆荣华表示:“上海法院要通过汇聚数据、拓展服务、智享平台,与市大数据中心开展更深层次、更为全面的数据对接,不仅从业务功能层面保证无缝对接,还要从数据库、知识库层面做到数据共享,全方位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细化完善已入驻的诉讼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使用率、体验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法院智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加快三省一市智慧法院建设和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壁垒,深化数据应用,早日实现长三角地区法院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文章来源:人民法院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