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第一看守所” 牡丹江市公安看守所见证公安监管历史变迁

东北网9月25日讯(王安政 记者 赵红星)走进牡丹江警察博物馆,第五展区的监管展台有几张老照片和一副

东北网9月25日讯(王安政 记者 赵红星)走进牡丹江警察博物馆,第五展区的监管展台有几张老照片和一副保存了三十多年的铁质脚镣……这个比共和国还年长三岁、被称为“共和国第一看守所”的历史变迁也清晰地呈现出来。

牡丹江市看守所现貌。图片由警方提供

据牡丹江公安史志记载,1946年1月,牡丹江市公安局设立拘留所,这是史实记载的最早担负看守羁押职能的公安机构。自1956年,中共中央对劳改工作提出“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后,牡丹江市看守所有计划地加强对在押人员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工作,组织在押人员每天学习时事政治、法律知识以及有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内容。1959年至1960年,牡丹江市看守所发动在押人员开展坦白检举活动,扩大侦破线索。据统计,这两年时间在押人员坦白余罪809件,检举各种犯罪线索1081件。

1998年看守所民警合影。图片由警方提供

为做好在押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牡丹江市看守所建立《管教干部责任制》,划定责任区,实行包安全、包管理、包教育的“三包”制度。据统计,1983至1985年,在押人员坦白交待余罪423件,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线索2199件,经查实破获大要案78件,一般案件412件。对3名余罪交待彻底、检举他人犯罪有功的人员给予了宽大处理。

1995年,牡丹江市看守所深入落实“管教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在押犯法律教育,提高了在押犯认罪率,各监所加强思想教育,坚持严格管理,保证了监所安全。1998年,牡丹江市看守所以保证监所安全作为重心,打击“牢头狱霸”,整顿监内秩序。通过整顿,打击各种大小“牢头狱霸”123人,遏制了“牢头狱霸”滋生蔓延势头,监内秩序明显好转。

1999年11月16日,牡丹江市新监所在安全设施、采光通风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落实公安部规定的24小时值班巡视和电视监控值班制度,对重点人员、黑恶分子、暴力犯罪落实专人监管。在2001年,牡丹江市看守所按照“管理像军营、教育像学校、生产像工厂、环境像花园”的目标,不断改善监所条件,美化看守所环境。同时,各监所认真执行诉讼卡制度和《关于超期羁押案件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先后清理超期羁押人员351名,共挖出各类线索775条,破获各类案件153起,追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50余万元。

2002年,牡丹江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完成了市、县两级看守所之间的信息网络连接,建成了监管支队公安网页和监管业务数据库,全市监管场所计算机统一安装了“看守所在押人员管理”软件。实现了在押人员从入所、生活管理、法制教育、卫生防疫、环节变动和出所等所有信息资料全部由计算机管理记录。

在这一时期,牡丹江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深化勤务模式改革,探索监所管理新方法,建立并完善了26项规章制度,充实了监管制度体系。仅2005年牡丹江市监管场所就深挖各类有价值犯罪线索675起,破获刑事案件512起,通过建章立制服务实战的成效愈加明显。

牡丹江市看守所面向社会开放。图片由警方提供

2010年3月,牡丹江市看守所被公安部确定为“向社会开放”首批试点单位。阳光接待大厅、看守所园林警院、警务公开橱窗,在押人员厨房、监室、淋浴室、图书室等场所都正式向社会开放;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省作家协会采风团到看守所实地参观。将看守所开放后,打消了在押人员家属的担忧和顾虑,提升了在押人员的改造热情。

2015年,全省看守所“五化建设”现场会在市看守所召开,会上归纳总结了牡丹江市看守所面对面管理工作经验、编辑了管理手册。联合法院、检察院制定出台了《看守所未决在押人员羁押表现评鉴考核暂行办法》,填补了全省监所安全管理的一项空白。在2016年,全市监管工作步入发展“快车道”,全市15个看守所、拘留所全部评为国家级达标所,国家二级所占比率达到93.3%,国家一级所数量达到3个,全市监管工作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牡丹江收容审查所合影。图片由警方提供

70年来,牡丹江公安监管工作在历史洪流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这个素有“共和国第一所”之称的“老监管”必然会乘着新时代的春风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