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七章释义

《道德经》第十七章释义 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2003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

《道德经》第十七章释义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释义】

“太上,下知有之”。太上,乃太古洪荒之时。老子以太古洪荒之时,比喻心境一如之状。老子所说的“下知有之”,相当于佛教所说的正法时代。

下知有之。下知,无知之知,知而无知。无知之知,知而无知,几近于道。譬如,无知无识的婴儿,他也见色,他也闻声,然而,他无“我见我闻”的观念,也无“所见所闻”的观念,他的见闻,无能无所,只是纯然的一见,只是纯然的一闻,只有纯然的一知。这个无能无所的纯然一知,是名无知,亦名下知。“太上之时,下知有之”,也就是无能无所时,有下知之知,有纯然之知。

“其次,亲而誉之”。太上之时,下知之知,纯然之知,再往下推移,那就进入了“亲而誉之”。老子所说的“亲而誉之”,如此之状,相当于佛教的像法时代。

亲者,亲近也,趋近也。誉者,赞誉也,向往也。知有大道,向往大道,是名“亲而誉之”。“亲而誉之”,即亲近大道,向往大道。亲近大道,向往大道,已是由绝对之境而进入了相对之境。相对之境,二元相对。二元相待,渐渐推进,则支离破碎。佛家所谓一念贪心起,八万障门开。向外求道,向外求佛,皆属贪心中收。就耶教而言,一念趋向苹果,一念要知天下,便是着了相,便是吃了那禁果。禁果一吃,便有了我相,人相,便进入了自他相对。二元相对,渐渐推进,便是天堂至人间的堕落过程。

就佛教来说,佛不礼佛,佛不拜佛。何以故?佛若礼佛,佛若拜佛,则成二佛,一是能礼拜的佛,二是所礼拜的佛。能所相对,则非真佛。

就道教来说,道不向道,道不趣道。何以故?道若向道,道若趣道,则成二道,一是能向的道,二是所向的道。能所相对,则非真道。

“其次,畏之”。“亲而誉之”,再往下推移,那就进入了“畏之”的状态。畏,就是畏惧,就是恐怕。畏惧什么?恐怕什么?恐怕自己不能见佛,恐怕自己不能到达净土世界。若不能见佛,若不能到达净土世界,那就得在六道里轮回。能不怕吗?老子所说的“畏之”,相当于佛教所说的末法时代。

“畏之”之人,知有大道,知有净土,然而,却无有魄力追求大道,追求净土,就像有些佛教徒,每每说到佛,每每说到净土,他就会发自内心的向往,然而,他却无有冲出牢笼的魄力,说什么“自己业障重,根器差,还是先消业障吧,还是先做功德吧,等业障消了,功德够了,在用功修行”。这正是《道德经》所说的“畏之”,畏惧自己不能证成大道,畏惧自己不能即生成就。

“其次,侮之”。“畏之”之后,再往下推移,那就进入了“侮之”。

侮者,违背也,诽谤也。违背什么?违背大道。违背大道,趣外奔逸。违背自性,追逐幻尘。此一类人,但认功名利禄,但认颠倒妄想,全然不信有大道,全然不信有净土。若人向他道,人有不死的身,寿命无有涯,何不求之?若人找到了这个不死的身,则永离生死,与天地同寿。此人闻言,大笑之。这正是老子所说的“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此一类人,属于“侮之”之人。

“亲而誉之”“畏之”的人,虽然有信,然而,信不正,亦不足。“侮之”的人,属于“不信”的人。是故经云:“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悠兮,本然解脱之状,本然自在之德。

问:如何是这个本然解脱的人?

答曰:此道此我,即是本然解脱的人。

问:此道是谁?此我是谁?

答曰:此道此我,是本来人。此道此我,是自然人。佛教称为佛,老子称为道。

这个佛,这个道,“其贵言”,一字也无。虽然一字也无,然而,却有求必应。应声而响,见色而形,正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这应声而响的是谁?这应色而形的是谁?正是此道,正是此我,正是此“自然”,正是这个“本来人”。

这个“本来人”,这个“本真的自己”,诸人还信么?若也信之,则属“亲而誉之”的人。若信不足,则属“畏之”的人。若不信,则属“侮之”的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