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他是顺德人

吴群拍摄的1949年开国大典照片。 吴群的工作证。 新中国画库《开国大典》一书中收录了吴群多幅摄影作

吴群拍摄的1949年开国大典照片。

吴群的工作证。

新中国画库《开国大典》一书中收录了吴群多幅摄影作品。

吴群的工作笔记本:1949年五月-十月采访集。(北京·摄影)

吴群的女儿伍时宝向南都记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人物档案

吴群(1923-1996),男,原名伍于琛,广东顺德人。著名战地摄影记者,摄影理论家。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起,在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历任《部队生活报》《晋察子弟兵》报编辑、《晋察冀画报》摄影记者、采访组长。

1948年起,历任《华北画报》社副主任、《解放军画报》社副总编辑。1957年起历任中国摄影学会秘书长兼《大众摄影》主编、《中国摄影》理论研究部主任、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其摄影代表作有《挺进敌后》《开国大典》组照,摄影理论专著《中国摄影发展历程》。

这个泛黄、卷边,经历数次翻阅有些破损的笔记本,今年“70岁”了。

在笔记本的封面上工工整整地写着:“1949年五月-十月采访集(北京·摄影)”。

笔记本的主人,是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华北画报社摄影记者与采访组组长吴群,这位参与了拍摄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是广东顺德人。

“我父亲家乡观念很重,他16岁就离开家参加革命。后来还常回广东,他专注岭南文化研究,最喜欢去博物馆、图书馆查资料。父亲健在时,每个月都给广东的摄影杂志写稿。病危昏迷多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交代我们,这个稿子要发给谁,那个稿子要发给谁。”在北京解放军报社的活动室,女儿伍时宝将笔记本和一小摞大大小小的采访本放回一起轻轻收好,“他很喜欢顺德,想念家乡的美食。”

七十年前的阅兵

“父亲在家话不多,多数是在家写稿子、研究摄影文史。”在伍时宝的记忆中,父亲生前并不常常提起当年工作时的成绩。

大校军衔的伍时宝曾担任解放军报周末版编辑、中国军网多媒体频道主任编辑,和父亲吴群一样低调朴实,在约好南都记者进行专访的早上,伍时宝推着一辆老式的“二八自行车”出现,在车筐和车把手上前前后后挂了三个大背包。

这些,都是吴群生前的采访、摄影与研究资料。

“我父亲是开国大典的见证人之一,那天他身穿军装,手持相机,在天安门执行摄影任务,这是非常光荣和自豪的事情。”在活动室,伍时宝选了一张大的羽毛球桌,小心翼翼地将父亲吴群的资料素材徐徐铺开。

吴群的岗位在金水桥、华表南侧

在一叠叠泛黄的资料中,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的开国大典盛况被展现出来。

10月1日下午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式开始。54门礼炮齐鸣28响。国家主席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毛泽东主席按动按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时,整个天安门广场沸腾了。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华北画报社工作摄影记者与采访组组长的吴群,出任摄影科科长。

“我们每位摄影记者都有各自的角度和位置。当时,我的岗位是站在金水桥、华表南侧。我紧盯着受阅部队。聚精会神地取景,捕捉最佳时机,按动快门。”伍时宝拿出一份1994年出版的人物杂志,报道中是吴群接受采访时的场景:“当步兵师走过来时,我倍感亲切,心情十分激动。”

海军打头阵,步兵师、炮兵师等随后

盛大的阅兵式开始了,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顺序分列前进,由东向西相继跟进,17架空军飞机也在广场上空自东向西飞行受阅。

海军方队首先迈着整齐的步伐走了过来。吴群接连按动快门,拍下了以崭新姿态首次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海军。随后是步兵199师走过来了。当全师官兵在迎风招展的“八一”军旗引导下,在红军老战士、师长李水清的率领下,身着崭新的军装,手握钢枪,雄赳赳气昂昂地分列通过东三座门,进入天安门广场时,吴群立即按动快门,将开国大典阅兵式中最动人的瞬间,将这幅威武的人民军队凯旋图,作了永久的定格。

这一天,吴群和他的战友们共拍摄了近千张照片,其中很多后来成为中央档案馆收藏的珍贵史料。

泛黄的采访本

在伍时宝带来的三大背包的资料中,有一小摞大大小小的采访本。

其中有一本是“1949年五月-十月采访集(北京·摄影)”,拍摄开国大典和阅兵的照片“小样”和图片备注,被一一记载其中。

要靠一次性闪光灯泡补光

作为大会摄影的组长,吴群负责写大会摄影工作计划,大会内工作的有包括吴群在内的6人,会场外冲洗等工作的约有12个人,由北影厂照相科负责冲洗底片、印样片等,华北画报社宋贝珩负责放大照片。当时摄影量非常大,所有照片统计下来大约有1.6万多张。

直到后来,吴群还保存着当年在摄影科工作时的工作证和摄影证等。更保存着在摄影科工作时的全部照片资料。当时,吴群使用的是一台德国造的120折叠式相机,既没有电子测光表,也没有万次闪光灯,光线不足时,需要加用一次性的闪光灯泡来补助照明。吴群在回忆资料中也谈及自己的遗憾,“那时自己摄影基本功还不够扎实,技术操作也欠熟练,所以拍摄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一些精彩的镜头没有抓住。”

拍摄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除了拍摄开国大典,这一小摞采访本还记载了新中国首届政协会议、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等重大历史活动。

开国大典前夕,吴群拍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的历史性画面。

“拍摄烈士纪念碑的时候,当时是傍晚,天色渐渐黑了,没有闪光灯,相机里只有很珍贵的一些底片。抢镜头、放大光圈,把这个历史瞬间完整地保留下来了,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伍时宝回忆,“父亲提起过,包括开国大典当天,有些环节是没有预演的,当时的摄影设备不能达到很高的精度和速度,父亲和他的战友们拍摄的照片,还是很圆满地完成了这次采访摄影任务。”

当时没有数码相机、没有动辄上百G内存的手机可以连拍,每一张底片都很珍贵,历史重大瞬间就这样被这些业务水平过硬、日常积累和准备充足的新闻工作者先辈们完整记录了下来,成为了珍贵的史料。

除了按动快门时的激动,在伍时宝和很多新闻工作者整理的吴群文集中,还记录了吴群在拍摄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时的回忆与感慨,“纪念死者,鼓舞生者。”

一小袋一小袋的照片

在伍时宝的三个大背包里,除了采访本、开国大典的照片资料,更多的是一小袋一小袋的照片,每一张或者每一组照片,都附上一张小纸条,注明翻拍的内容、地点与时间等。

手中的笔和相机从未放下

“我们每次回家看望父亲,就是给他抄写稿子、翻拍照片、查资料和跑图书馆。经常干这些活。”伍时宝说到这里,笑起了父亲吴群的专注,她似乎回忆起抄稿子、整理照片资料的那段时光。

“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的新闻摄影报道工作,最大的收获是它坚定了我毕生为共和国摄影事业效劳,运用摄影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决心。”拍摄开国大典之后,吴群一直没有离开摄影工作岗位,一干又是30多年。1982年吴群离休,在生前接受采访时,他说:“我喜爱的摄影工作没有停止,手中的笔与照相机也没有退隐,我仍旧不断撰写摄影文稿。我愿意为祖国的人民摄影事业做点有益的事。”

昏迷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交稿子”

1956年12月19日到22日,中国摄影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摄影学会成立,会议决定任命吴群为学会秘书长。1957年起,吴群历任中国摄影学会秘书长兼《大众摄影》主编、《中国摄影》理论研究部主任、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发表摄影理论专著《中国摄影发展历程》。

“很多报刊只要跟他约稿,他就会写,甚至在病危的时候还念念不忘地要交稿子。”伍时宝整理好父亲吴群一小袋一小袋的照片,还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采访时的手稿,“最后一次,父亲病危昏迷了很多天,清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交代我们,这个稿子要发给谁,那个稿子要发给谁。”

“我们很震撼,他对新闻事业和摄影事业就是这样专注,念念不忘要把历史照片和文史研究的成果贡献出来。”伍时宝说。

深藏于心的家乡情

在一小袋一小袋的照片中,有的标注“广东闹市”,有的是“广东旧厂址”,还有一小袋是“一个广东的当铺”。

伍时宝和很多新闻工作者共同整理的吴群图文集显示,吴群在新闻摄影研究中,有非常多的资料和文章都是关于广东的。

一直专注岭南文化研究

在关于地方摄影生活的研究中,吴群先后采写了《20世纪30年代广东的摄影社团、摄影展览、摄影比赛》《广东早期的人像摄影》《驰骋海外的广东摄影先驱者》《精彩的广东农民运动摄影》《广东人在各地早期的摄影报道》等等。

在《广东早期的人像摄影》一文中,吴群写道:“这组新闻人物图片,取材广阔,采摄深入。形象真实、明确,报道充分、有力,看得出在采、摄、编各环节都颇下功夫。广东的摄影工作者,已经让新闻人物专题摄影在我国画报上崭露头角,一显身手,把人物摄影报道作为记录革命斗争、表扬英雄事迹的重要宣传手段了。”

“我父亲家乡观念很重,他16岁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回来还常回广东,最喜欢去博物馆、图书馆查资料。父亲健在时每个月都给广东的摄影杂志定期写稿,他对岭南文化研究很深,想给广东老照片投稿,但后来身体不好了,这也是他的一个遗憾。”

喜欢顺德,想念家乡的美食

在伍时宝的记忆中,但凡电视台播放关于摄影文史以及广东摄影方面的节目,父亲吴群都会让孩子们帮他把节目录下来,“半夜的节目也要录。这也把我们的广东情结和摄影情结感染出来了。”

“我们后来陆陆续续在整理父亲的照片、资料、手稿和家书,尽我们所能把他在摄影事业上的成果,回报给家乡人民。”伍时宝1954年出生于北京,她的个人资料上写着“祖籍广东顺德”。采访结束后,伍时宝整理好三大包资料,她说这些仅仅是父亲吴群毕生对摄影事业资料的一部分,小心翼翼地把三个大背包挂回了那辆旧旧的黑色“二八自行车”上,“而且,父亲他很喜欢顺德,很想念家乡的美食。”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路漫漫

统筹:游曼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