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在秦岭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开发房地产 最高罚200万

据陕西广播电视台消息,9月27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陕西省秦岭生态

据陕西广播电视台消息,9月27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条例明确,省政府设立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负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由省长担任,其机构设置及具体工作职责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秦岭范围下列区域,除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应当划为核心保护区,包括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秦岭山系主梁两侧各1000米以内、主要支脉两侧各500米以内的区域;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世界遗产;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一般控制区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与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集中连片,需要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区域。

秦岭范围下列区域,除核心保护区、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应当划为重点保护区,包括海拔1500米至2000米之间的区域;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一般控制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公园的重要功能区,植物园、水利风景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国有天然林分布区,重要湿地,重要的大中型水库、天然湖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秦岭范围内除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以外的区域,为一般保护区。

条例明确,核心保护区不得进行与生态保护、科学研究无关的活动;重点保护区不得进行与其保护功能不相符的开发建设活动;一般保护区生产、生活和建设活动,应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

在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实施能源、交通、水利、国防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省政府审定。

在秦岭范围内的生产、生活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依法采取相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保证秦岭生态功能不降低。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条例第53条明确,在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禁止房地产开发。在一般保护区进行房地产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违反第53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拆除,恢复原状,处以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条例中提到,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对所属有关部门和下一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对秦岭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持续下降或者未完成秦岭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改善目标的地区,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有关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约谈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和其他公民参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实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相关建设活动进行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应当公布投诉、举报联系方式,方便公众监督。

在“法律责任”方面,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县级以上负有秦岭生态保护监管职责的部门和机构的公职人员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违反本条例规定,存在特定情形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造成秦岭生态环境和资源破坏等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些情形包括未按照规定要求编制规划、实施方案或者弄虚作假的;指使、授意或者放任分管部门,对不符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设项目,违反规定审批的;未履行法定监督管理职责或者监管查处不力的;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条例还提到,在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违法进行开发建设活动的,由县级以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恢复原状,对单位处以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